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1:2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20:12
动物外表亮丽的颜色能够帮助许多动物找到同类并且与其交流。这些颜色还可以有助于动物更好地隐藏于它们的栖息地。然而鲜亮的颜色还可能用来充当警告色。许多有毒或是味道糟糕,或者两者兼具的动物,它们都是身披鲜艳警告色的物种。这些颜色仿佛是在告诉掠食者:"越美丽的东西越危险,别想打我的主意,你会后悔的。"
当一些掠食者*到、口衔或咬到带有警告色的动物时,常常就会放弃猎物或将其吐出。这种猎物可能味道糟糕或刺激掠食者的口部。如果该猎物的毒素很强,还会导致掠食者难受、呕吐。一次或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掠食者就会知道菱击这样的猎物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它们就不可能去追逐另一只看起来像是这种灾难性一餐的动物了。对于被猎捕的动物来说,通过这种方式令掠食者恶心、难受可能要比置之于死地更加高明。这在"教育"附近的掠食者方面非常有用处—掠食者会马上远离猎物。
最广泛使用的警告色有红色、橙色、*、黑色或这些颜色的混合色。例如,铁十字水泡甲虫拥有黑色的身体、红色的头部以及嵌有黑翼带的*覆羽。铁十字水泡甲虫在被猎捕时会分泌刺激性油脂。这种油脂会使掠食者的皮肤长出水泡。
另一种有毒动物——南非的泡沫蝗虫,为黑色附带红色条纹。遇到攻击时,其体内会排出一种有毒气泡,味道难闻。这些气泡不仅使这种蝗虫很难吃,而且其毒性足可以杀死一只狗。同样,美国东南部的钝蝗也身披黑黄相间的警告色。它们吐出的刺激性泡沫足以杀死一只鸟。吞下一只钝蝗的负鼠会迅速把它吐出来。
瓢虫也身着亮红色外壳和黑色斑点的警告色。靓丽的图案表示它会让吃它的小动物痛苦或丧命。如果一只鸟、蜥蜴或昆虫忽略了这种警告色并捕捉到虫,它们会被再次警告,这是一种瓶虫关节处分泌出的*液体,气味、味道都很糟糕。这种分泌过程称作"反射出血"。除了糟糕的气味和口味,这种液体会堵塞昆虫掠食者的颚部。橙色、黑色相间的瓢虫幼虫也会利用反射出血进行防御。味道糟糕而且有毒的蛾子、蝴蝶和毛虫也都具有警告色。例如,帝王蝶的毛虫身体呈白、黑、*,它们是有毒的。布满*和黑色条纹的朱砂蛾毛虫也是有毒的。
欧洲的喜鹊蛾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显眼的花纹。幼虫时期,它们的毛虫身体布满白色、黑色和*,会分泌出味道糟糕的液体借此令掠食者将其吐出。毛虫吐出的茧呈光亮的黑色边上带有*条纹。破茧的成年喜鹊蛾拥有白色、黑色和*的条纹。
许多蝾螈、蛙类和其他两栖动物也拥有红色、黑色、*和橙色的图案。这些明亮的颜色也用于警告掠食者远离它们。例如,欧洲的火蜥蜴为黑色,并带有*斑点或条纹。有时它们的皮肤上还会出现红色或橙色。如果掠食者抓到它们,毒液会从皮肤流出。火蜥蜴甚至还会喷出毒素。
还有一种两栖动物—欧洲铃蟾,当它们受到惊扰时会向后躬身露出下侧亮丽的红色或*。捉到这种蟾蜍的掠食者尝到它们有毒的皮肤后会迅速将其丢下—尤其当受到惊吓的铃蟾分泌了大量毒素布满全身的时候。
毒箭蛙有着彩虹般的警告色。依种类不同,它们会呈现出红色、橙色、*、橙绿色或中蓝色,同时带有黑色条纹。遍布非洲的红带蛙皮肤有毒,颜色呈黑色,带有红色条纹或斑点。当受到攻击时,红带蛙会分泌一种厚重的黏液,足以令小型掠食者中毒,而且其毒性足以对人类的皮肤产生刺激。
警告色不仅仅在陆生动物上出现,甚至在水下警告色也会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珊瑚礁的彩虹世界更是如此。例如一种动作缓慢的海水鱼——圆点箱鲀鱼,它体表呈*,带有黑色斑点,格外醒目。当这种鱼遇到攻击时,其花色生动的表皮会喷出有毒的黏液。如果这还不足以令攻击停止,这种箱鲀鱼会借助其结实、像箱子一样的身体来保护自己。像大多数具有警告色的动物一样,圆点箱鲀鱼是一种强壮的生物,不会轻易受伤或遇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20:13
我们不太清楚这些生物结构是如何进化的,但至少我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是如何产生美丽的色彩的,大自然没有精密的技术如电子相机来蚀刻薄膜材料,所以它必须靠巧妙的构造,如果工程师们能够掌握这些原理,他们也许能够开发出像乌贼保护色那样可以随时改变颜色的廉价布料,或者将计算机芯片中的电子电路转换成可以高速传输信息的光学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