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及心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6: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9 06:55
符号预习法:“圈圈点点”效率高
在预习的时候,不要只看教材,看时手里可以拿一支笔,随手把自己疑惑的、思考的、体会的东西记下来,在课本上做一些简单记号;当老师讲课时,你就能很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对知识的理解就能更深入细致,印象更深刻,从而既达到了预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预习最大的作用就是对新课程的内容做到提前领会,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大大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紧张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益于知识的当堂消化和吸收。
表格预习法:一定要把预习落到实处
在预习过程中,重要的是找出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做一个初步的归纳,自己做一个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的预习表格,这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体现出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提纲预习法:让头脑里的知识体系更清晰
提高预习法,就是通过预习,把你所学的内容列成不同形式的提纲,或者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知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你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这种方法适合多个科目的预习。
在提纲预习时,只要做出大概提纲,梳理出重点内容即可,如果做得过于详细,反而会使提纲看上去纷繁复杂,重点不突出,这样不仅不利于预习,还会使预习效率大大下降。
问题目标预习法:要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1)首先,提出问题,即把你在预习中遇到的、想到的不明白的问题都记下来;
(2)其次,将你提出的问题带入到课本中去,进行第二次预习,一边预习一边找问题的答案,如果再有疑问就做出记号,这部分
内容属于难点内容,做记号是为了方便提醒你上课时认真听讲;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带过;
(3)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按照课本的提示或所给出的例题的启发,试着自己推理该结论、定理和公式的由来过程,能推
理出来的,就说明你已经理解了本节课的内容;推理不出来,再单独找出来,等到老师讲到这里时多下一些功夫,争取弄懂。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想出类拔萃,走在别人的前面,最重要的本领就是对遇到的问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预习时,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全部列举出来,每弄懂一个,就划掉一个,听课之后仍然不理解或理解模糊的,就再次记入笔记中,这样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抓住重点。
“三读三步”法:怎样预习语文课本
(1)初读,把文章读顺:我们首要做的是找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弄清它们,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2)细读,把文章读通: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细读课文又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大声朗读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直到读顺为止;
——当你达到“顺”的程度后,对课文进行总体的概括和总结,甚至记忆;
——在理解了全文的大意以及主旨之后,再进行大声朗读,很快你就发现课文你已经能够背诵出来了。
(3)精读,把课文读透:精读就是提问和思考的过程。要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边读边写下心中的疑问,
然后带着疑问再去阅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
“三步”则是为了配合以上的“三读”而总结出来的预习方法:
(1)首先是准备阶段:把自己在“初读”后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全部标准出来;
(2)其次是查漏补缺;
(3)最后是验收:对所预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提问。
“读中生疑,以疑导读”:阅读中没有疑问不能算学,更不能算读了书。“疑”的同时要把所“疑”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样又便于上课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思考,紧跟老师思路。
“粗线条”法:阶段性预习不可少
阶段性预习是一种宏观性、综合性的预习,主要任务是了解一整块知识的脉络和体系,对近期将要学习的功课从整体上进行粗略浏览,以便获得初步印象的一种预习方法。一般来说,阶段预习以一章或一单元为目标比较合适。阶段预习,可以采取看标题、读目录、读概述、读提示语、读结语等“粗线条”的办法。
(1)以单元为目标:根据单元学习的目标和学习要求进行预习,预习后再对照目标和要求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2)图表整理:即把在预习中涉及到的概念、原理、公式、重点、难点、疑点等,用图表的形式列出来,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
预习中如果发现问题,能自己解决则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记录下来,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思考,而是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这样听课时,你的目标就会非常明确,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学期预习法: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连起来
在学习新知识时,如果学生能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建立起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学生来说,新旧知识最容易脱节的时候,恐怕就是在寒暑假之后,新学期之初。因为经过一个长长的假期,学过的知识在头脑里变得有些模糊了,又突然开始学习全新的内容,这会使很多同学不适应。
学期预习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使之不被遗漏忽略,同时尝试把旧知识运用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到了新知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其效果自然要比单纯的预习新课要大得多。通过学期预习,逐渐培养我们善于建立新旧知识关联的好习惯,我们脑海里的知识系统就会越来越完善和全面。
(1)首先,学期预习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一整本教材的知识结构。①学会自己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章节安排;②初步了解全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③对自己预习时产生的疑惑和难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判断。这样做非常有利于锻炼大家的自学能力。
(2)其次,在刚开始接触学期预习时,最好先选择某一门学科来进行练习,比如选择你最擅长、最拿手的一科。因为是你的优势学科,知识掌握程度比较高,所以你能比较容易地看出新教材的难易程度,预习时也能做到如鱼得水,从而对新学期的学习充满信心,同时对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心理鼓励作用。之后,当你在某一科的预习中摸索到了经验,掌握了方法,那么下学期开始前你就可以尝试将其他科目都进行一次学期预习。
(3)进行学期预习时,不要纠缠于具体的知识难点与难题。学期预习的目的在于培养从整体上熟悉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新学期开始后,当老师讲到某一知识点时,只要你能明确知道这一知识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那就已经达到预习的目的了。
荤素搭配法:合理安排预习科目
(1)文理搭配:文科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理科学习以抽象思维为主。在预习时,采取文理科相互交叉搭配的方式,会减轻大脑的疲惫。
(2)难易结合:简单的只需要花费一小部分时间,而剩下的大部分精力用来预习较难的学科。
预习三注意: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②持之以恒,逐步提高;③精力要集中。
零散时间利用法:小时间里有大财富
大块的时间可以用来读正篇文章,或者记忆史地政等系统性强的知识,而把那些零碎的知识写在小纸片上,随身携带,利用零散的时间记忆,则最好不过了。
因科制宜法:预习也要符合学科特点
(1)预习语文的方法:首先通读课文、注释以及习题,画出生字、生词和不好理解的句子。其次,查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给生词注释。再次,尝试归纳出课文的重心、段意、人物特征和表现手法等,这些预习内容都可以在听课时与老师的讲解对照,以加深自己的理解。
(2)如何预习数理化:理科知识的连续性强。集中时间做阶段预习、学期预习、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首先,阅读课文,理解定律、公式。其次,扫除绊脚石。数理化的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一定无法继续下去。预习时如果发现学过的知识有不明白的,一定要课前弄清楚。最后,试做练习。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精挑细选出来的,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效果的好方法。
(3)怎么预习英语:英语预习分为单词预习和课文预习。①单词预习可以直接看课后的单词表,也可以通过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单词做下记号;②课文预习可以尝试用铅笔画出课文中的习惯用语、固定搭配,接着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尝试翻译课文,把不懂之处标记下来即可。
在预习英语课文时,可以在预习单词的基础上,将课文当做听力材料,仔细听几遍课文的录音带,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听力,也能够对新课文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
课前预习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认真通读教材,边读边思考,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第二步:利用工具书、参考书扫除障碍;第三步: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存在的知识缺陷要及时补救;第四步:读完教材后合上书本,围绕预习任务进行思考;第五步:可以做一些练习题,检查一下预习效果。
学习心态:
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有时候成绩不好,我们往往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然而努力过后,下一次仍然考不好,我们就会怀疑自己不够聪明。这种在心理上的自我否认,会造成恶性循环,对以后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的提升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它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能让你把已有的知识、能力发挥到最好的状态。可以说,自信心的调整是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在学习过程中,心里踏实,充满自信,就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做题;心理积极,就能够不断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保持对于学习的热情,不被暂时的失意所击败。
其实,自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在自信心激励方面,除了自己的不断努力,我还得感谢我的父亲!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怎么冒尖,当时同宿舍有个女孩子,学习成绩好,人缘又好,真让我羡慕。我也曾多次向父亲提起。
一个星期天,父亲送我回宿舍,凭感觉,父亲很快就认出了那个女孩。去教室的路上,父亲问我:那个女孩是不是某某?我觉得奇怪:我并没有告诉过父亲哪一个是她,父亲是怎么认出来的呢?于是我问父亲:“你怎么知道?”
开始父亲不告诉我,说这是秘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父亲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因为她的眼睛像你一样透着灵气!”
某某女孩本是我学习的榜样,爸爸居然说她的眼睛像我一样透着灵气!这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从此我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功课,我不再老用羡慕的眼光看别人这个好那个好了!因为我心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榜样居然还是“像我一样透着灵气”的,我只要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是最棒的!当然,别人有优点,我们向别人学习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以自信为基础。在此,我也希望天下做父母的,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要老觉得自己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正如父亲常对我说的:“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话深刻揭示了兴趣对于做任何一件事的作用。 兴趣能够激发人的活力,调度人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某一方面。如果我们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我们就会比别人多出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更重要的是,兴趣能调动人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会使我们不放过从自己身边划过的每一个知识,从而激发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冲劲。
培养兴趣也并非一件难事,在这里我介绍两种方法:
1、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地投以极大的热情。
人这一辈子,虽然读书上大学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但是在当今发展中的中国,在我们家族没有强大的*背景或强大的经济后盾的情况下,读书成才毕竟还是最好的一条路!何况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辈子受用的事,将来即使自己创业当老板,也还是要学习,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是很难长久立足的!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努力争取学得好一点,一方面,这样能得到别人的鼓励与认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总会对自己投入了较多时间和精力的事物更具有好感,所以它可以培养我们对学习的兴趣。
2、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不要让自己太过疲惫。
如果一个人总是疲劳的时候读书,一学习就想睡觉,长此以往,学习和睡觉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的时候总是无精打采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上课总爱打瞌睡的缘故了。另外,疲惫时学习,效率低下,容易对自己产生失望情绪,不利于进一步的兴趣培养,甚至会动摇自己的自信心。
为了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我建议:可以在学习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比如深呼吸、远眺、听听轻音乐、想想开心事),把自己调整到精力充沛的状态。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愉快、良好的状态。以后,愉快与学习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高兴,一高兴就学习。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了解不同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
(高一)年级:《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量比较少,这一年级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学习方法的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比我们在班里、年级里考个前几名还重要。我的很多同学,高一不怎么的,到了高二下期突然厉害起来了,其实基础是在之前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
(高二)年级:《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要掌握的知识量在(高)中三年里面是最多的。这一年的主要任务是用他在第一年所掌握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建议大家除了按时做作业,一定要多看辅导书,多做辅导练习。
(高三)年级:所要掌握的新知识也比较少,是复习巩固、冲刺(高)考的决胜期。高三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突然厉害了很多,原来不会的现在都会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复习(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是一个让水平突飞猛进的阶段,所以复习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走,自己额外做一些参考资料,确保知识完全、有效地掌握。
四、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重基础、重精华、重方法、重自学
1重基础。全国各地每年的中考、高考标准试卷,基础题占了80%,综合拔高题仅占20%。要想考得好,必须保证基础题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很多人在考试以后,每门功课都有因为基础不牢丢的分,不少人认为是粗心造成的,其实不然,我认为在考试中不存在所谓的粗心,而是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准确、不熟练。
2、重精华。多年来的中考、高考试题,对于某一个知识点或某种解题能力的考查,出题的方式主要就那么几种,这就是“题海无边题型有限”。因此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各种题目类型的归纳和解题思路的总结,并尽量把总结写在本子上,从而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的目的。对那些很简单自己明显已经会的题,就不用再重复做了。
明白了以上两点,我们就要力图掌握过硬的基础知识,这是学习的核心问题。扎实的基础可以使成绩稳定,使我们每一次考试都无所惧怕而坦然面对。
据我理解,做题是打牢基础、提高成绩最好的方法,老师留的题一定要做,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补充一些练习。但不同的人做题会有不同的效果。做题少的人不一定学习差,做题多的人也不一定就成绩好。为什么呢?
因为选题上是有学问的。做什么样的题要根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来决定。如果要使自己基础更加牢固,做题更加熟练,就需要找一些比较普通但涵盖面广的题来做,这种题不厌多做,甚至可以做上几遍;如果要改掉自己做题时常犯的一些毛病,就找一些类似的题目做,或者把犯错的题目抄起来(尽量多抄些),隔一段时间以后再做。对于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要多见识各种类型的题目,就要找一些新颖的题;如果要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就要找大题难题由浅入深地做下去。
要把平时的做题当成考试,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就像我们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平时高考化,高考才能平时化”(这些话在前面“写作业”部分提到一次,这里再提一次是因为它的确很重要)。做题一定要做细,要落在笔上,最好在纸上写出过程。只有做精做细,才有条件将来做大做强。做题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要浮躁。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就不要做题(指理科题)。当然,抽空做题也不是不好,但最好把细微的时间用到文科上,这样文科和理科就能够综合地发展了。
最后,做完题一定要总结归纳,把同类型的题放在一起,比较、琢磨,举一反三。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3、重方法。前面所说的大都是学习方法。关于学习方法,我们还要认识到两点:
(一)学习方法不是天生的,是一点一点学习得来的。
当然,如果有人进行适当的指导,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如果没人指导,也不要灰心,因为:
(二)学习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我们的。
每个人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4、重自学。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是扶着我们走的,所以我们不容易摔跤;到了初中,老师只是领着我们走,我们只要留心,勉强也能跟上;但是到了高中,老师是在看着我们走。怎么走,大部分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所以升入中学后,尤其是升入高中后,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锻炼相当重要。如果“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阶段总结”这几个阶段都能够按照上面说的去做,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把握好“重基础、重精华”的方向,那么,学习能力的提升将是必然的结果!
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考试结果。
考过试了,就很自然地要分析考试结果。分析得正确与否,关系重大。
第一步,想一想,这次考试自己满意不满意,对什么满意,又对哪些方面不满意。结论一般是一下两种:
1、考得不好!但不代表我不聪明,我努力,我就不信下回考不好!
2、考得好!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一时侥幸,还得努力!
第二步,分析每道题丢分的原因:是粗心丢分、知识不牢丢分、还是因“不会”而丢的分?
1、粗心丢分:看错、想错、算错、抄错、还是书写不规范?
2、知识不牢:知识不熟练、掌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入、还是举一反三能力差?
3、不会丢分:缺少思路、缺少方法、题型生疏、还是概念生疏?
第三步,建立“错题本”。
错题本的作用:考前复习有针对性,保证曾经错过的题不会再错。
错题本的内容:日期、原题、错解、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解法。
第四步,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上,贯穿始终的就是计划的制定。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短期计划要不停地制定,例如:晚上先写什么作业,最近几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做哪些课外题、攻克哪方面的难关……)这都很好制定。长期计划制定以后,必须谨记,必须坚持,要有耐心!
计划的制定切忌过高过大,尤其是短期计划,制定时必须考虑到它的可行性,而且每一步都要按照计划实行。制定计划还要重视它的指导性,必须要看出通过计划能让你的效率提高、你的学习、生活不再是那么没条理了。
由于制定长期计划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比较多(如:自身的基础,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等),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七、不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进步
有的时候,努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效的。我们不要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进步。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收获巨大的成绩,很难。我们的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在于点点滴滴,一时半会看不出巨大的进步,但如果放到长远上看,我们会蓦然发现相比以前的自己,水平已经大有长进。
当然,在日常学习中“突然很厉害”的人似乎很多,但其实他们的“突然”都是建立在长久努力的基础上的,这是量变达到质变的道理。
所以在这里,我建议:一定不要太希图短时间内的巨大进步,学习一定要有耐性,要一丝不苟地按照计划来做,并始终相信结果是美好的。 (罗班注:只有坚持落实计划,抓好每天中的每一步,结果一定会有好大的进步。《落实是一种意志》)
八、要劳逸结合
学会玩。玩,主要指在学习之余要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还要通过玩来放松身心,使下一次的学习更有效果。兴趣爱好可以使人有机会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通过更换自己的注意力所在,来调整自己的兴奋点。我建议:课间十分钟一定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觉,到走廊上远眺或和朋友聊天都是很好的办法;早晨和傍晚,做做消耗体力的运动(比如跑步)能够缓解脑力上的疲劳。
学会偷懒。偷懒实际上是指寻找更好的方法。对于简单的题目,如果已经做过了很多遍的,就不用花时间去做了,跳过;当遇到一道十分复杂的题,一时难以攻下,不要急于苦思冥想,也不要直接去看答案,先放在一边,有空闲而且精神状态很好时,再想想有没有好的方法。这样不仅节省了解这道题的时间,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女生学理科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偷懒。
多看看文学书。不是说理科生就不要读文学了,看看文化大家的著作不仅能拓宽自己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人的内在修养。经常做到以上几点,可以使我们变得有灵气。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不那么努力却会取得很好成绩的道理。我建议,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看一些散文或者哲理故事书,古典诗词、小说也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放放松,吸吸养料。
九、要正确对待网络
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我们学习、成长的的重要作用:网络是重要的学习工具。
当今信息时代,全球的资讯已相当发达,互联网为我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捷径,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学会上网查找学习资料,了解各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