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5: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41
在爆发式火山喷发中,原来均一的熔融相岩浆,在火山通道内的碎屑化面之上就转变成了由气态物质相和颗粒相(熔浆团块、晶屑、岩屑)组成的二相流,它以极高的速度喷出火山口,在惯性上冲力的作用下,可形成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的高度和形态取决于出口处的压力、喷出物的密度(取决于气体和颗粒的量比)、喷发速度、火山口大小(是否为破火山口)等因素。典型的喷发柱,形成于普林尼式喷发,称普林尼柱(图8-10),其高度可达55km,由上、中、下3个部分构成,各部分除所携带的碎屑物质粒度大小不同外,碎屑物质的搬运和堆积方式也不同,在堆积成岩的火山碎屑岩中可形成一些具指相意义的标志(Fisher,1984)。
图8-10 普林尼式火山喷发柱的构成及搬运堆积模式
喷发柱的上部,由于粗碎屑物质的减少和与大气的充分混合,密度骤降,当密度下降到小于大气的密度时,就通过与大气对流的方式上升,形成对流柱。对流柱的高度可占整个喷发柱高度的90%,向上达到大气平流层底部,并因与大气的热交换形成蘑菇云,所携带的碎屑物粒度小(多为火山灰、尘),由喷发云浊流和风流支撑,在经历了侧向飘浮迁移后以大气空(降)落方式堆积。这类堆积物称为空落(或降落)相堆积,其特点是碎屑物粒度细小,主要为火山尘和火山灰;层理发育,常可见水平层理;分布面积广,但厚度小,常与正常沉积岩共生,或在火山碎屑岩区呈薄的夹层产出。
喷发柱的下部为侧向膨胀区,火山喷发物中的挥发分因压力骤降而超沸腾,膨胀外溢,形成侧向涌流,称火山碎屑涌流,又称底涌流(base surge)。其特点是以蒸气为主,含少量细粒碎屑,由于高温气体的膨胀和与大气的混合对流,以湍流或搅动流(见第三篇)的方式侧向流动。底涌流的驱动力主要来自高温气体的剧烈膨胀,具有较高的流速,但因密度低,动量小,一般流动不远就堆积下来,堆积物称为火山碎屑涌流相堆积。其特点是多堆积在火山口附近,少数可距火山口5km;堆积物厚度随距火山口的距离呈指数降低,并受地形的控制;堆积物略具粒度分选,可具明显的层理和低角度交错层理构造,常见增生火山砾(火山泥球)。
以湍流方式搬运、堆积的还有由蒸汽爆发的底涌流(湿涌流)和由喷发柱中部的高密度流中衍生出来的涌流(干涌流)。前者是岩浆-潜水爆发的产物,因涌流中含水蒸气较多,并因表面张力的作用而附着在碎屑颗粒表面,致使堆积物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可塑性,因此碎屑多具明显的变形,而且粒度小,以玻屑为主,有少量岩屑,晶屑很少见;后者为喷发柱外缘与大气充分混合部分,因能量快速下降而陷落的火山碎屑涌流,又称地面涌流,因来自高密度的喷发柱,碎屑含量较多,且具有一定的温度,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熔结现象,可含一定的晶屑、岩屑。
喷发柱的中部是富碎屑柱,一般认为是浓集碎屑的高密度流,当其失去上冲的动量时,就会因重力失稳崩塌,由于内部气体的膨胀出逸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可进一步分解为下部富含碎屑颗粒的高密度火山碎屑流(灰流)和上部主要由气体和少量细屑物组成的膨胀灰云。火山碎屑流具很强的活动性,其侧向迁移速度可达14~230km/h,迁移距离可大于100km。关于碎屑流的搬运方式尚有不同认识,但较多的观点趋向于层流的方式。碎屑流堆积物无分选、无层理、流动构造发育等特点支持这一观点。火山碎屑流相堆积物的特点是堆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常构成大规模火山爆发堆积物的主体;碎屑与大气间的热交换不充分,堆集速度快,因此常具熔结结构,柱状节理发育,在一个冷却单元内存在纵向和横向上熔结程度分带的现象,即同一冷却单元的底部或中下部熔结程度强,向顶部减弱;近火山口处强,远火山口处减弱。搬运和堆积方式与浊流(层流)(见第三篇)相似,因此一般无粒级分选,不具层理构造。因碎屑流密度大,具很强的搬运能力,所以堆积物中可出现各种粒级的碎屑混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