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沈阳经济怎么样?有多少人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6:4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31

  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99.9万人,县(市)人口203.7万人;农业人口248.6万人,非农业人口454.6万人。
  沈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的带领下,认真贯彻*沈阳*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着眼于实现“两个不低于”和“三大目标”,深入开展“开放年”活动,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209.6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1:43.5:50.4调整为5.5:45.8:48.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39亿元,增长18.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5%,高出上年0.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5.8亿元,增长27.3%。地方财政支出330.1亿元,增长31.6%。其中,农业支出10.6亿元,增长22.5%;科技支出7.5亿元,增长42.5%;教育支出33.8亿元,增长21.7%;社会保障支出46.8亿元,增长25.2%;城市维护费支出39.0亿元,增长35.6%。

  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种植业产值 95.3亿元,林业产值 6.0亿元,畜牧业产值121.0亿元,渔业产值13.5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9.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1.4万吨;水果产量11.8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271.5万吨,增长13.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6万公顷,增长3.5%;植树4262.4万株。肉类总产量76.3万吨,增长8.4%;禽蛋产量45.8万吨,增长7.8%;牛奶产量28.8万吨,增长35.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5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7.7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4万公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创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100个;拥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6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8个;各类富民经济小区发展到3780个;蔬菜保护地面积3.93万公顷,花卉生产基地54个;千元高效田面积达到16万公顷;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1个,其中省级以上的27个,年销售额317亿元,较上年增长31%;各类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68个。全市耕地已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18.9万公顷,增长10.5%;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138个,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399个;拥有绿色食品138个,有机食品3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及大豆 万吨 321.4 -6.2
  #水稻 万吨 105.2 17.0
  玉米 万吨 197.9 -14.6
  小麦 万吨 1.9 3.4
  大豆 万吨 5.2 -33.7
  油料 万吨 3.5 5.7
  蔬菜 万吨 271.5 13.6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76.3 8.4
  #猪牛羊肉 万吨 47.5 13.9
  牛奶产量 万吨 28.8 35.7
  禽蛋产量 万吨 45.8 7.8
  生猪出栏数 万头 409.8 13.1
  牛出栏数 万头 57.1 36.7
  羊出栏数 万只 68.0 4.0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250.4 10.6
  牛年末存栏数 万头 55.1 13.3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7.1 -5.7
  水产品 万吨 16.2 8.2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29.3亿元,增长32.5%。其中,重工业增加值671.9亿元,增长34.7%;轻工业增加值257.4亿元,增长27.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8.1亿元,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19.9亿元,增长3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增长36.7%。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IT产品、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758.6亿元,增长34.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19.7亿元,增长45.2%。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189.4亿元,增长40.5%。工业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96种,其中,国家级名优产品11种,省级名优产品94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81.8亿元,增长50.1%;利润总额74.4亿元,增长64.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2%,比上年提高23.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汽车 辆 266605 92.7
  #中华轿车 辆 63298 783.3
  宝马轿车 辆 25808 165.1
  汽车发动机 万千瓦 2870 85.8
  金属切削机床 台 80681 18.2
  #数控机床 台 15216 50.2
  矿山设备 吨 106989 -5.9
  水泥设备 吨 22250 4.1
  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180 28.9
  输送机械 万米 21.2 71.4
  变压器 万千伏安 4613 28.2
  彩色电视机 万台 272 33.8
  化学原料药 吨 34758 4.0
  轮胎外胎 万条 363 12.9
  铝材 吨 45854 35.5
  皮鞋 万双 3191 9.9
  啤酒 千升 606427 13.5
  液体乳 万吨 47.1 62.1
  软饮料 万吨 118.2 22.0
  味精 万吨 5.2 12.0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施工产值 391.3亿元,增长19.7%;施工面积 3031万平方米,增长13.6%;竣工面积1408万平方米,增长 11.8%;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13万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01.1亿元,增长31.9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9.2亿元,增长2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384.7亿元,增长14.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299.5亿元,增长35.2%;民间投资1106.1亿元,增长37.3%。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 5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16.3亿元,增长37.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36.7亿元,增长26.7%。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5年的1.8:38.2:60调整为2:40:58。完成工业投资694.3 亿元,增长 36.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7.4%上升至38.8%。全市新增固定资产10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城镇开(复)工建设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1692个,完成投资133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14个,完成投资1022.2亿元。建成投产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682个。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电厂一期工程、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的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制乙烯等一批工业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沈阳机床搬迁改造、13万吨丙烯酸等项目建成投产。沈阳地铁一号线及延长线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6.6亿元,地铁二号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奥体中心体育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沈西、沈北开发大道、沈铁大道顺利竣工通车。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38.3亿元,增长30.2%。房屋施工面积3456万平方米,增长11.4%;房屋竣工面积1185.3万平方米,增长12.1%。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243.8万平方米,增长 24.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150.6万平方米,增长 23.6%;商品房销售额419.9亿元,增长 32.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366.4亿元,增长30%。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7552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铁路846万吨,剔除玉米转化减少粮食运量因素,增长7.8%,铁路货运中集装箱发运量增长26%,钢铁发运量增长28.8%,工业机械发运量增长12%;公路货运量16700万吨,增长11.2%;民用航空货运量6.3万吨,增长10.1%。完成旅客发送量9598万人次,增长11.2%。其中,铁路3096万人次,增长7.3%;公路6152万人次,增长13.3%;民用航空350万人次,增长12.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7.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1%。其中,载客汽车31.1万辆,载货汽车9.3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8万辆,增长48.2%。

  沈阳与国际29个城市、国内37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83条,其中,国际航线34条,国内航线49条。运输飞机起降4.8万架次,增长13.6%;机场旅客吞吐量534万人次,增长17.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7亿元,增长11.6%;电信业务总量138.2亿元,增长25.7%。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29万门,比上年增长18.9%。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74万户,增长3.3%,其中城乡住宅电话用户322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39万户,新增1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12万户,新增64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登记注册用户达到83.4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65.9万户,增长33.1%。固定电话普及率为5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8部/百人。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按商品用途划分,食品零售额392.9亿元,增长14.9%;服装零售额230.8亿元,增长14.1%;日用品零售额425亿元,增长14.6%。据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统计,汽车零售量6.8万辆,增长15.7%;数码相机6.2万台,增长92.5 %;移动电话89.6万部,增长17.2 %;房间空调器10 万台,增长42.6 %;摄像机4.2万台,增长61.0 %。

  全市处于营业状态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和专业超市54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40家。连锁店铺达4500余个。

  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33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商品销售总额3626.2亿元,增长13.9%,其中批发2728.9亿元,增长13.0%。

  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63项,外资额8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9%。

  全年进出口总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26.3亿美元,增长18.6%;出口总额26.6亿美元,增长13.4%。完成出口商品供货值182.7亿元,增长11.2%。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同金额28803万美元,增长177.5%;实现营业额12700万美元,增长43.4%;外派人员1.59万人次,增长10.9%。

  截止2006年底,同世界上12个国家的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4553 万人次,增长28.9 %,其中世博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8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0万人次,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272.7 亿元,增长20.5%,旅游外汇收入 2.3 亿美元,增长33.5%。三个“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5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累计181家。星级饭店(宾馆)111家,其中,三星级54家,四星级15家,五星级5家。全市星级饭店(宾馆)客房出租率达到64.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业

  年末全市银行机构及网点 1063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01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14.5亿元,增长10.9%;贷款余额2614.4亿元,比年初增长12.4%。银行现金收入8944.4亿元,现金支出869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 12.1%。收支相抵,货币回笼 244.5亿元。全年证券交易额29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其中,股票交易额2595.9亿元,增长2.2倍;国家债券交易额113.2亿元;基金交易额38.4亿元,增长4.9倍。

  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144家,实现保费收入54.3亿元,增长1.6%。其中,国内财产险保费收入17.9亿元,增长15.6%;人身险保费收入36.4亿元。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18.3亿元,增长38.1%。其中,国内财产险赔款金额8.9亿元,增长0.8%;人身险赔付金额9.4亿元,增长1.1倍。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0.8,消费品价格指数102.2。分类别看,食品类指数103.4,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1.1,衣着类指数10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10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0,交通和通讯类指数9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6,居住类指数102.2。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102.9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107.05。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6.6,其中住宅商品房价格销售指数106.9;房屋租赁价格指数102.3,其中住宅租赁价格指数101.2。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5.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7亿元,增长4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2亿元,增长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5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8.5亿元,增长10.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5亿美元,增长56 %;出口6.2亿美元,增长15.4%。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6.3%。重点实施了西部开发大道、胜利南大街延长、沈北开发大道和沈铁大道4条区域*通干道建设工程,建成了卫工桥。开工建设兴华地道桥、北一路公铁立交桥、三好跨河桥、南阳湖跨河桥等桥梁工程。完成了105条二级以下街路、65万平方米的小巷改造工程;建设了1012公里农村公路。

  市区铺装道路总长度2533公里,总面积4323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2932 公里,路灯 15.3万盏,永久性桥梁233座。

  公用事业

  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到1710公里,比上年增加22公里。年内新增更新公交车辆536辆,公交标准运营车辆5587标台,比上年增长3%,其中小公汽409标台。市内公交运营线路142条,比上年增加6条;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9.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年末全市出租汽车19318辆。

  全年新增供水管网7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965公里,供水量 5.24亿立方米,综合日供水量155.1万吨。新、改、扩建热源20处,供热面积达到15800万平方米。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295公里,人工煤气、天然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达到153.8万户。

  环境保护

  全面展开生态城市建设,沈北新区、于洪区、辽中县、法库县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市级环境优美村28个、生态环保模范小区(单位)19个、市级绿色社区22个,创建安静小区19个。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1天,实施了污染源烟尘治理、拆除分散供暖锅炉房、扬尘污染控制等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全市范围内拆除烟囱210根,锅炉297台,完成6万户棚户区的改造,搬迁企业45家,全市“三堆”覆盖率达到96%,建成区内裸露地面覆盖率达到92%。实施细河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建成运行20万吨/日仙女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15万吨/日西部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3%;对细河24公里城市段进行了清淤工作,清除了30万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底泥。开展重污染行业整顿行动,对64家造纸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实施了48条街路机动车禁鸣工作。围绕噪声污染热点扰民问题,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

  城市绿化

  主要实施了和平大街、方型广场等5块街头公共绿地,黄河北大街、东陵路、迎宾路三条出口路重点部位绿化工程,浑河南岸植树,以及市区内主要街路植树工作,新增绿地1.3平方公里。植树 60万株。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33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1%,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0.14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项目74项,举办重大科技活动26项。科技型企业达到5100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其中1人为双院士。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17个。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3185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110项(国际领先15项,国际先进95项);达到国内水平3075项(国内领先141项,国内先进2172项,国内一般762项)。高新技术产值1500亿元,各类技贸机构技术贸易成交额40.2亿元。专利申请433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77件;专利授权251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2件。

  教育

  普通高等院校 30所,其中,高等专科职业技术院校10所。招收本、专科学生8.8万人,在校生30.1万人,本、专科毕业生6.7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10007人,在校研究生25880人,毕业研究生 5575人。

  普通中等学校472所。其中,普通中学348所,在校生36.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5所,在校生5.8万人;职业中学85所,在校生5.5万人。技工学校32所,在校生1.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5%。

  小学校849所,在校生37.8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5%。

  文化

  成功举办第六届沈阳艺术节,推出10台精品剧目。全市各专业艺术院团共演出1000场,演出收入突破1200万元。全市100多家民营演出团体共演出15000场。全年共组织8大系列文化活动20000余场,受益群众达千万人次。文物保护及展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接待观众166万人次,门票收入4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新发现青铜时代遗址等一批历史遗迹。锡伯族家庙、高台山文化遗址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金融博物馆建成开馆。全年引进境外文化活动22起,组织出国演出团组18起。

  年末拥有市级群众艺术馆2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个。

  卫生

  全市有卫生机构659个(不含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及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211个,卫生院1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9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年末实有病床3522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721人,其中,执业医师16770人,执业助理医师1624人,注册*16871人。

  体育

  参赛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创造了省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城市包揽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的新纪录,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先后举办中日韩三国围棋元老赛、沈阳龙舟大奖赛、“浑河晚渡杯”沈阳万人生态慢跑、奥林匹克健身路命名仪式暨“三星电子杯”迎奥运万人长跑、“哈啤杯”万人横渡浑河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到2006年底,全市体育人口达355万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沈阳足球赛区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场建设进展顺利。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9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5万人。216.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46.9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为72.9万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8.08万户、15.87万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8亿元。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260元/月。4.47万户、8.58万农村特困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30万元。农村低保标准三县一市为每人800元/年,其他区为每人1000元/年。9.13万城市特困居民享受*医疗救助,累计救助金额2432万元。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74个,床位13455张,收养各类人员9436人。全年通过发售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810万元,接受社会捐款1172.7万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99.9万人,县(市)人口203.7万人;农业人口248.6万人,非农业人口454.6万人。人口出生率6.93‰,比上年下降0.1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81‰,下降0.3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12‰,上升0.2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5。

  就业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0.2万人,比上年增长0.02%。在岗职工95.3万人,比上年减少0.3%。其中,国有经济单位56.3万人,增加0.8万人;集体经济单位6.8万人,减少0.5 万人;其他经济单位32.2万人,减少0.6万人。从在岗职工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0.7万人,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37.2万人,减少5.6%;第三产业57.4万人,增加3.4%。年末离岗职工19.4万人。

  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0.1万个,实现实名制就业25.5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1.02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951万元,新增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15.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1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5.07%。

  居民收支、工资及人均储蓄

  全年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平均工资19812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392元,增长17.6%。城乡居民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7415元,增长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1.4元,增长 15.4%;人均消费支出8670.3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5712.5元,增长1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94.3元,增长12.9%。

  居住水平

  城镇住宅建设投资40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新建成住宅1067.1万平方米,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5.2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9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31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河平原的中部,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等国家的许多重要城市均处于等距之内。东*白山余脉—辽东丘陵蜿蜒延伸,苍松挺立,翠柏如林。由东向西流经市区的浑河,与新开河、南运河相互辉映,如银色丝带一般,装点着市容。市内多为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缓缓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西部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沈阳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松辽平原上。 沈阳市辖1市、9区、3县,总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20万,其中市区人口为506万。沈阳是一个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等32个少数民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32

2010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7亿元,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8106171人
辽宁省都哪十个大市?人口分别是多少,按经济排名次依次是?

1. 沈阳市,辖10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人口约为700万。经济排名在辽宁省内靠前。2. 大连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人口约为500万。大连是辽宁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排名首位。3. 鞍山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人口约为300万。...

沈阳是几线城市?它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场名城,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沈阳的总人口达到了829.4万,沈阳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核心的商圈城市,所以沈阳是一线城市,它的经济状况挺好的,每一年都在增加。沈阳也是东北重工业的企业基地主要涉及到了这些方面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邮政和运输行业, 那...

沈阳人口实现了逆势持续增长,205万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哪里呢?

通过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在2020年沈阳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907万人相比于第6次的人口普查,增加了96万人,使得全省人口比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全省乃至于整个东北三省当中沈阳呈现出来了持续的增长态势,

沈阳有多少人口

914.7万人。根据中经数据网可知,截止到2023年7月5日,沈阳人口总数为914.7万人,沈阳市,古称盛京、奉天,辽宁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

沈阳有多少人口

5万人。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中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市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下辖10区、2县、1县级市,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

沈阳现在有多少人口

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沈阳是联结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机场,有60多条航线飞往国内外主要城市。沈阳铁路网密度在全国位居前列。目前,沈阳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300多公里,成为全国拥有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环城高速公路标准最高的城市。在以沈阳为中心的150...

沈阳有多少人口

2023年沈阳市常住人口为911.8万。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中部,别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及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特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1.286万平方千米。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

沈阳人口具体是多少?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现辖九区一市三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总人口698.6万人,市区人口495.9万人。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

沈阳简介

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过400公里,决定了沈阳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在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驰名世界的辽宁中部工业城市群;沈阳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

沈阳人口有多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沈阳市常住人口为907009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106171人相比,10年共增加963922人,增加11.89%。年平均增长率为1.13%。全市共有家庭户3748824 户,集体户199849户,家庭户人口为8172935人,集体户人口为89715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

沈阳市有多少人口 沈阳多少人口2019 沈阳市常住人口2019总人数 沈阳多少人 沈阳总人口 沈阳常住人口 沈阳市区人口 沈阳经济 2019沈阳人口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居住证改地址去哪里 北京居住证 多久拿证 北京居住证怎么办理 北京居住证办理流程 在北京居住证如何办理 一本提档线是什么意思 各高校在河北2012年的国防生或各军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谁知道2010你河北高考提档线是多少啊!! ...可以告诉我今年河北省高考分数的提档线是多少啊?谢谢.请连同消息来 ... 07年河北专科提档线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有什么专科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销售提成 万年县人民政府官网汪家乡新乐畈路灯安装那家公司中标 建筑劳务公司开发票可以开安装路灯吗 汽车行驶证进了水图片看不清,怎么办? 求“问渠哪得清如许,只为源头活水来”的图片! 怎样能把洗照片的水变清 哥哥姐姐们啊!!! 帮我找一下电脑壁纸啊!我以前的,绿色风景,有河,水很清,河是弯的 看到水害怕,特别是很清的水 求一张清明透澈的湖水照片,可以看到鹅卵石那样的清澈图片 生活需要宽容么 为什么生活中需要宽容 一个人怎么才能学会真正的宽容? 生活需要宽容 围绕“人生需要宽容”写一篇小作文,至少用两种论证方法 150字 生活需要宽容的名言 海口一火锅汤底捞出8只蟑螂后续如何了?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宽容的 人为什么要生活需要宽容 生活需要宽容1600字 人生需要宽容 为工程挖土是什么纠纷 KMS激活的win7、8.1升win10后,现在还是直接永久激活的吗? 故园情深对一个人来说是什么意思- 问一问 故园情深血浓于水,千里梦在爱重如山怎么翻译? 故园情深血浓于水,千里梦想爱重如山。求解释 请问哪个网站是日语聊天室网站 故园情深产生的原因? 200分求超级经典搞笑的话…能让我笑的就给分! 北京爷们儿写给他私奔媳妇儿的信...乐死我了... 故园情深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什么? 老婆在外有男友,我该怎么办??? 故园情深可以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个词? 大学语文中《别赋》和主题故园情深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怎样面对寂寞 我对故园情深的理解1500字 从北京站到北京西站有多远?坐什么车最快捷?做出租到北京西车 故园情深对一个人来说是什么意思 心灵孤独该怎么办了? 敬天恪物是什么意思 季羡林被国内外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