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外交官 姓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3:0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2:09
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 湘勇」。1856年任南书房行走,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1875年初任福建按察使。1877年起,任清*驻英法公使。1878年8月被清*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他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
太平天国起义之后,随曾国藩参赞军务。在任福建按察使时,向清*上《条陈海防事宜》折,阐述自己开办洋务的主张。在官场倾轧中,秉性耿直的他得不到清*重用,於1860年,辞职还乡闲居。在赋闲两年后,郭嵩焘入幕淮军。不久应李鸿章之邀,於1882年春再度出山,任苏松粮道,后又升任两淮盐运使。由於曾国藩、李鸿章的全力支持,郭嵩焘在两淮理财顺利,卓有成效。1863年秋,他又升任广东巡抚,诏赏三品顶戴。但在任职期间,他又因耿直招怨,与前后两任同驻广州的两广总督矛盾重重。在错综复杂的种种矛盾之中,郭嵩焘在1866年6月解任,再次开始归乡闲居,而这次长达8年之久。郭嵩焘於1876年12月在上海等船赴欧,对沿途所记,编为《使西纪程》。由於在驻英期间,参观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机构,使他的观念产生根本变化,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於学」的惊乎。郭嵩焘抵达英国伦敦后不久,於1877年10月16日应英国工厂主的邀请,访问了在伦敦附近的电力厂。在参观过程中,英国工厂主特意请郭嵩焘参观刚刚发明不久的电话。这是他首次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电话。电话安装在相隔数十丈的上下楼内,郭嵩焘让随从张德彝到楼下去接听,自己在楼上与其通话。「郭问『听闻乎?』张答到『听闻。』郭又问『你知觉乎?』张应曰『知觉。』郭又说『请数数目字。』张依言而数曰『一、二、三、四、五、六、七。』」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其语言多者亦多不能明,惟此数者分明。」由此可见,这次通话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郭嵩焘还向清*大力介绍外国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措施,导致保守派人士的仇视,在官场倾轧和污蔑中,被召回。郭嵩焘把使英途中见闻写成《使西纪程》,称赞西洋政教制度、对中国内政提出效仿的建议。但他把书寄回中国后,希望总理衙门刊印,却被满朝士大夫误解,要求将其撤职查办。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於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语,郭嵩焘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而后又遭到他的副手刘锡鸿的诬陷,於是郭嵩焘因病请辞,清*同意辞职后派曾纪泽接任。郭嵩焘於1879年5月5日乘船抵达长沙。由於湘阴发生守旧排外风潮,郭嵩焘被污蔑为「勾通洋人」,遭到不明事理的百姓和乡绅帖大字报来侮辱他。他赋闲期间曾在湖南开设禁烟会,宣传禁烟。曾筹备成立船厂,未能实现。郭嵩焘病逝的时候,虽有*请旨按惯例赐谥立传,被清廷否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2:09
郭嵩焘,驻英大使
郭嵩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 湘勇」。1856年任南书房行走,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1875年初任福建按察使。1877年起,任清*驻英法公使。1878年8月被清*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他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
太平天国起义之后,随曾国藩参赞军务。在任福建按察使时,向清*上《条陈海防事宜》折,阐述自己开办洋务的主张。在官场倾轧中,秉性耿直的他得不到清*重用,於1860年,辞职还乡闲居。在赋闲两年后,郭嵩焘入幕淮军。不久应李鸿章之邀,於1882年春再度出山,任苏松粮道,后又升任两淮盐运使。由於曾国藩、李鸿章的全力支持,郭嵩焘在两淮理财顺利,卓有成效。1863年秋,他又升任广东巡抚,诏赏三品顶戴。但在任职期间,他又因耿直招怨,与前后两任同驻广州的两广总督矛盾重重。在错综复杂的种种矛盾之中,郭嵩焘在1866年6月解任,再次开始归乡闲居,而这次长达8年之久。郭嵩焘於1876年12月在上海等船赴欧,对沿途所记,编为《使西纪程》。由於在驻英期间,参观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机构,使他的观念产生根本变化,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於学」的惊乎。郭嵩焘抵达英国伦敦后不久,於1877年10月16日应英国工厂主的邀请,访问了在伦敦附近的电力厂。在参观过程中,英国工厂主特意请郭嵩焘参观刚刚发明不久的电话。这是他首次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电话。电话安装在相隔数十丈的上下楼内,郭嵩焘让随从张德彝到楼下去接听,自己在楼上与其通话。「郭问『听闻乎?』张答到『听闻。』郭又问『你知觉乎?』张应曰『知觉。』郭又说『请数数目字。』张依言而数曰『一、二、三、四、五、六、七。』」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其语言多者亦多不能明,惟此数者分明。」由此可见,这次通话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郭嵩焘还向清*大力介绍外国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措施,导致保守派人士的仇视,在官场倾轧和污蔑中,被召回。郭嵩焘把使英途中见闻写成《使西纪程》,称赞西洋政教制度、对中国内政提出效仿的建议。但他把书寄回中国后,希望总理衙门刊印,却被满朝士大夫误解,要求将其撤职查办。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於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语,郭嵩焘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而后又遭到他的副手刘锡鸿的诬陷,於是郭嵩焘因病请辞,清*同意辞职后派曾纪泽接任。郭嵩焘於1879年5月5日乘船抵达长沙。由於湘阴发生守旧排外风潮,郭嵩焘被污蔑为「勾通洋人」,遭到不明事理的百姓和乡绅帖大字报来侮辱他。他赋闲期间曾在湖南开设禁烟会,宣传禁烟。曾筹备成立船厂,未能实现。郭嵩焘病逝的时候,虽有*请旨按惯例赐谥立传,被清廷否决。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郭嵩焘时时作为弄潮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又不时被大浪抛开,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他从最初的理想抱负到最终的失望潦落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一生,当然与他个人落拓不羁的文人性情紧密相关,但更与时代的震荡和矛盾紧紧相连。因此,他的一生又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反映出方生与未死之际先行者的历史命运。 1818年,郭嵩焘出生在湖南湘阴一户地主之家。这一年是清嘉庆二十三年,仍是“盛世”。就在此前,英国于1816年派阿美士德(WilliamPittAmherst)率使团来华要求与中国通商,却被嘉庆皇帝坚拒,因为中国是无所不有的“天朝上国”,荒蛮之地的“狄夷”只能向“天朝”进贡,而无权与位于“天下之中”的中国“互通有无”。 中国,依然沉浸在“华夏中心”论的迷梦中,对正在迅速变化的世界大势毫无了解。谁能想到,“英夷”在20余年后竟悍然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凭借现代化的船坚炮利打败堂堂天朝上国呢! 与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郭嵩焘从小就受传统教育,走科举功名的道路。1835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2:10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郭嵩焘时时作为弄潮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又不时被大浪抛开,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他从最初的理想抱负到最终的失望潦倒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一生,当然与他个人落拓不羁的文人性情紧密相关,但更与时代的震荡和矛盾紧紧相连。因此,他的一生又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反映出方生与未死之际先行者的历史命运。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 湘勇」。1856年任南书房行走,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1875年初任福建按察使。1877年起,任清*驻英法公使。1878年8月被清*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他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
太平天国起义之后,随曾国藩参赞军务。在任福建按察使时,向清*上《条陈海防事宜》折,阐述自己开办洋务的主张。在官场倾轧中,秉性耿直的他得不到清*重用,於1860年,辞职还乡闲居。在赋闲两年后,郭嵩焘入幕淮军。不久应李鸿章之邀,於1882年春再度出山,任苏松粮道,后又升任两淮盐运使。由於曾国藩、李鸿章的全力支持,郭嵩焘在两淮理财顺利,卓有成效。1863年秋,他又升任广东巡抚,诏赏三品顶戴。但在任职期间,他又因耿直招怨,与前后两任同驻广州的两广总督矛盾重重。在错综复杂的种种矛盾之中,郭嵩焘在1866年6月解任,再次开始归乡闲居,而这次长达8年之久。郭嵩焘於1876年12月在上海等船赴欧,对沿途所记,编为《使西纪程》。由於在驻英期间,参观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机构,使他的观念产生根本变化,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於学」的惊乎。郭嵩焘抵达英国伦敦后不久,於1877年10月16日应英国工厂主的邀请,访问了在伦敦附近的电力厂。在参观过程中,英国工厂主特意请郭嵩焘参观刚刚发明不久的电话。这是他首次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电话。电话安装在相隔数十丈的上下楼内,郭嵩焘让随从张德彝到楼下去接听,自己在楼上与其通话。「郭问『听闻乎?』张答到『听闻。』郭又问『你知觉乎?』张应曰『知觉。』郭又说『请数数目字。』张依言而数曰『一、二、三、四、五、六、七。』」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其语言多者亦多不能明,惟此数者分明。」由此可见,这次通话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郭嵩焘还向清*大力介绍外国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措施,导致保守派人士的仇视,在官场倾轧和污蔑中,被召回。郭嵩焘把使英途中见闻写成《使西纪程》,称赞西洋政教制度、对中国内政提出效仿的建议。但他把书寄回中国后,希望总理衙门刊印,却被满朝士大夫误解,要求将其撤职查办。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於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语,郭嵩焘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而后又遭到他的副手刘锡鸿的诬陷,於是郭嵩焘因病请辞,清*同意辞职后派曾纪泽接任。郭嵩焘於1879年5月5日乘船抵达长沙。由於湘阴发生守旧排外风潮,郭嵩焘被污蔑为「勾通洋人」,遭到不明事理的百姓和乡绅帖大字报来侮辱他。他赋闲期间曾在湖南开设禁烟会,宣传禁烟。曾筹备成立船厂,未能实现。郭嵩焘病逝的时候,虽有*请旨按惯例赐谥立传,被清廷否决。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郭嵩焘时时作为弄潮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又不时被大浪抛开,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他从最初的理想抱负到最终的失望潦落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一生,当然与他个人落拓不羁的文人性情紧密相关,但更与时代的震荡和矛盾紧紧相连。因此,他的一生又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反映出方生与未死之际先行者的历史命运。 1818年,郭嵩焘出生在湖南湘阴一户地主之家。这一年是清嘉庆二十三年,仍是“盛世”。就在此前,英国于1816年派阿美士德(WilliamPittAmherst)率使团来华要求与中国通商,却被嘉庆皇帝坚拒,因为中国是无所不有的“天朝上国”,荒蛮之地的“狄夷”只能向“天朝”进贡,而无权与位于“天下之中”的中国“互通有无”。 中国,依然沉浸在“华夏中心”论的迷梦中,对正在迅速变化的世界大势毫无了解。谁能想到,“英夷”在20余年后竟悍然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凭借现代化的船坚炮利打败堂堂天朝上国呢! 与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郭嵩焘从小就受传统教育,走科举功名的道路。1835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2:10
是郭嵩焘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郭嵩焘时时作为弄潮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又不时被大浪抛开,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他从最初的理想抱负到最终的失望潦倒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一生,当然与他个人落拓不羁的文人性情紧密相关,但更与时代的震荡和矛盾紧紧相连。因此,他的一生又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反映出方生与未死之际先行者的历史命运。
坎坷仕途
1818年,郭嵩焘出生在湖南湘阴一户地主之家。这一年是清嘉庆二十三年,仍是"盛世"。中国,依然沉浸在"华夏中心"论的迷梦中,对正在迅速变化的世界大势毫无了解。谁能想到,"英夷"在20余年后竟悍然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凭借现代化的船坚炮利打败堂堂天朝上国呢!
1835年,18岁的郭嵩焘考中秀才,第二年进入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强调经世致用、坚忍不拔、不尚玄虚、摒弃浮词是湘学传统,历史悠久的岳麓书院一直是湘学重镇。岳麓书院的学习对他影响很深。但更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2:11
郭嵩焘 曾国藩的同乡,儿女亲家。中国近代外交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