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3: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08
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顺与曹军结怨太深
高顺作为“陷阵营”的统领,在与曹军的作战中肯定给曹军造成过很大的伤亡,曹军将士中很多人肯定对他恨之入骨,对这样的劲敌不杀,也会伤害了自己将士的心。
2、他们被捕时的表现
张辽先骂吕布后骂曹操,这是一种临死前的发泄,反正要死了,索性把所有不满全都说出来;
高顺一句话不说,昂首挺胸,是一股傲气和不屑,在曹操看来,这样的人没法招降;
而张辽既然骂了吕布,说明他对吕布非常不满,充斥着满腔愤慨和不甘心,所以有招降的可能,事实证明,确实招降成功了。
张辽的结局: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
张辽之疾久未痊愈,曹丕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自己则车驾亲临,握着他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来送御膳。
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军中,然后率军与朱灵一同还屯合肥,忠于职守。
后孙权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
之后张辽的病情却日渐严重,最后终于在江都逝世,曹丕为之流涕,谥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分封张辽、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户,对他们两人各自的一个儿子赐爵为关内侯。
正始四年(243年),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08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的恶魔,也不是权倾天下的帝王,而是高顺这样坚刚不可夺奇志的人。
高顺和张辽自幼相识,同样能征善战,然而人生的走向却截然不同。
造成这一切的结症所在无非两点。
其一,人才虽好,但能否为我所用,曹操心里自有衡量,他是一个心术高手。
高顺本是吕布手下的大将,可惜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但却被吕布防范疏远。
他的勇猛善战并不亚于张辽,手下七百余人的“陷阵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尝令敌人闻风丧胆,虽不如霍去病的八百轻骑,但其战力在当时也算首屈一指。
而曹擦最是爱才,按理说对这样可为他征战天下的良将,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劝其归降。
然而他只问被俘的高顺:“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见高顺无言,便令人将其勒死。
与高顺的待遇截然不同,张辽不但没死,还被曹操重用,成了曹操手里一把锋利好用的钢刀。
曹操之所以留下张辽。
一方面是因为张辽在吕布兵败之际,有过投降的举动,对曹操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劝降的信号。
我们都知道,在对犯人进行审讯的时候,如果咬紧牙关,誓不松口的犯人突然要烟,那不是烟瘾犯了,就是想要招供了。
大势已去,张辽没有殊死抵抗,而是选择投降,这本身就说明他已经放下了自己的忠诚和坚持。
在面对曹操时,他破口大骂,先骂吕布贪生怕死,后骂曹操*该亡,他看似坚定激烈,实则内心防线在主公吕布乞怜求活的时候就已经崩溃。
所以张辽的心是能够被曹擦攻克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高顺对曹操的问话默然以对,全不理会,他的态度很明确,不管自己辅佐之人有多么烂泥扶不上墙,他自己却不能违背忠义之心。
你可以说他很傻很倔强,也可以说他原则性很强,强到连生死都无法让他动摇。
如说投降和叫骂是张辽崩溃的信号,那么默然无视就是高顺心意已决,断无更改的信号。
这样的人,*厚禄不足以动摇其心,严刑拷打不足以摧折其志,他们的内心自有比身家性命更重要的坚持。
与其白费口舌,把自己气个半死,不如成全其死忠的决心。
其二,曹操是玩弄人心的高手,一杀一留,方能收获一枚死忠。
他喜爱关羽,奈何刘备不死,关羽终不能全心全意为他所用,可好话说在前头,杀掉关羽,未免有碍他求才若渴的美名。
高顺的态度,甚至更甚于关羽,劝降的成功率为零,那不如就当一块磨刀石,帮曹操去磨掉张辽那已经少的可怜的敌意。
张辽大骂,实际上内心未尝没有一赌的意思,高顺的死,曹操的狠,以及曹操对他的礼遇,短时间内的种种冲击对他的内心来说都足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影响。
曹操成功的震慑的张辽,又收获了他的感激于忠诚,也算是收获颇丰。
我们只能说,帝王心术,深不可测,能成为一方霸主,曹操确有不凡之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08
高顺和张辽都是吕布当年的部下,两个都能征善战,尤其是高顺他所统领的“陷阵营”凶悍无比,所向无敌。其威猛并不亚于张辽,而且和张辽一样,也都是忠义之士。
可为什么二人被俘之后,曹操留下了张辽,而杀了高顺呢?高顺在被抓后,默然不语,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也没有摇尾乞怜。但曹操还是把他杀了,为什么还要杀掉他呢?
一、高顺作为“陷阵营”的统领,在与曹军的作战中肯定给曹军造成过很大的伤亡,曹军将士中很多人肯定对他恨之入骨,对这样的劲敌不杀,也会伤害了自己将士的心!对待俘虏,该杀的还是要杀的!所谓“该杀的”,就是那些给自己的将士造成严重杀伤、“罪大恶极”、“军”愤极大的。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平“军”愤,不能够让将士泄愤解恨,对稳定军心、激励将士是很不利的。
二、对被俘的敌方将领,有杀有留,才能够体现出差别。有被杀掉的,留下来的才会感到恐惧,才会有敬畏之心,才会感恩戴德!曹操爱大将,都杀了舍不得;但是一个不杀,那么留下来的这些降将就会没有恐惧感,没有幸运感,自然也不会感恩戴德,还会心生傲慢,忠诚度也会大打折扣!另外,估计张辽也不像高顺那样“血债累累”,留下他也不会使自己的将士们心里不平衡。
三、他们被捕时的表现来看,张辽先骂吕布后骂曹操,这是一种临死前的发泄,反正要死了,索性把所有不满全都说出来;高顺一句话不说,昂首挺胸,是一股傲气和不屑,你曹操不配和我说话,这样的人没法招降;而张辽既然骂了吕布,说明他对吕布非常不满,充斥着满腔愤慨和不甘心,所以对招降来说就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09
主要是因为张辽受曹操的亲自劝降而投降了。高顺是宁死不降啊!!高顺的陷阵营可是真牛的啊!据《三国志—吕布传》中记载,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这种帅才跟了别人就是给自己添堵,所以砍掉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10
因为张辽肯投降,而且有一定的号召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