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2: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14:43
“从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到清王朝覆亡之时,历史已经走过了一千五百来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桃花源一直是尘世的宠儿,人们对它美誉有加,极少有诋毁之词。正如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所言,作为陶渊明文化精神的一个侧面,“桃花源”被后代士人普遍接受,从此中国士人有了新的精神寄托,而且不断地苦苦寻觅这个精神天堂。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时代的巨变使唐人的桃源情结日益加重,几乎每个咏陶诗人都必言桃花源。在唐诗诸多的涉陶文化意象中,“桃花源”这一文化意象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数难以统计。士人还以“桃花源”(桃花坞、桃花溪、桃花谷)为题,用诗歌描绘出一幅幅风情各异、奇幻多姿的世外桃源图,构成了唐代缤纷绚丽的桃源长卷刘中文。”
数十年来,“桃源情结”催生了无数的乡村旅游景点,刺激了经济的增长,然而在旅游研究者看来,这并不值得叫好。例如有人说,作为旅游者观览对象的桃源佳境,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一种原始意象,是中国人对日益失落的原始家园的一种回归与追思,这种追思因旅游者远离自己的故乡而显得更加迫切。可以说恋乡情结引发了桃源情结。旅游者从自己不得已远离故乡,不自觉地意识到桃源这种人类家园,因不可遏止的力量,正变得喧嚣、躁动和紧张,而日益失去其安宁、和谐、舒缓的原始情调和温馨氛围,预感到人类正逐渐失去其原始家园。一种回归的愿望在桃源情结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释放。桃源这种原始意象,是中国人重复过千万次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它驱使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士大夫到古风犹存的乡村去体味原始家园和自己故乡的风韵,它塑造了华夏民族“向后看”的收敛的旅游性格,而没有形成如西方民族那般面对自然、勇往直前的旅游个性谢贵安。言下之意,“桃源情结”是保守的、落后的、逃避性的,因而相关的旅游也是可悲的。大概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桃花源”这类旅游现象,不过是利用人们落后的心理积极地赚钱罢了。
究其实,现代人心中的“桃花源”根基极深,在网络上诸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世外桃源”的话题很多,诸如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拥有一个桃源,这个权利是没有人可以剥夺的。人们为了现实不得不奋斗,但是在他们心中的浪漫永远不会褪色,正如陶渊明一般。有人则将包括沈从文湘西小说在内的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小说中的“桃源情结”与西方宗教中的“乐园”意识相比照,从人类精神家园与终极关怀的角度对沈从文小说的思想价值给予了更深层次的阐释,从而把沈从文的思想探索提升到了人类关怀这一更高的层面。20世纪以来沈从文等作家体现的“桃源情结”,其对立面恰好也就是城市的嘈杂、污染、拥挤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如自私、争吵、尔虞我诈、冲突等。人们尽可以说,中国人对农业社会的城市转型为商业社会的城市感到不适应,很多人从乡村来到城市生活,觉得反差太大,极不适应;然而却无法肯定祖祖辈辈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没有任何城市病,更无法肯定城市人特别喜欢听汽车的噪音,喜欢人群在身边挤来挤去,喜欢污浊的空气,喜欢互相欺骗、互相冲突的人际关系,热衷于坑蒙拐骗而不知疲倦。说到底,城市人能够适应这一切,但不可能喜欢这一切。
有人也许会把陶渊明看作“逃避主义者”,然而事实上他并不是。他想要逃避的是*,而不是生活本身。如果他是逻辑家的话,他也许会决定出家去做和尚,彻底逃避人生。可是陶渊明是酷爱人生的,他不愿完全逃避人生。在他看来,他的妻儿是太真实了,他的花园,伸过他的庭院的树枝,和他所抚爱的孤松是太可爱了;他因为是一个近情的人,而不是逻辑家,所以他要跟周遭的人物在一起。他就是这样酷爱人生的,他由这种积极的、合理的人生态度而获得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这种生之和谐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歌。他是尘世所生的,是属于尘世的,所以他的结论不是要逃避人生,而是要“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陶渊明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庭的怀抱里去,结果是和谐而不是叛逆。
幸亏有了桃花源,我们还知道人性与常态是最可贵的;还知道很多事情“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还知道“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为此,我们就更要真诚地感谢陶渊明这个伟大的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