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职能定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1:3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00:27
我国*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要求确立*职能市场化的地位。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效地*———而不是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根据WTO的要求,对*职能重新定位,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是“放松管制,收缩*的经济职能”。
中国*职能的重构具体表现为:*职能的重新定位———由单元取向向多元取向的转变;*职能的转变———由功能性向结构性的转变;*职能的创新———建构与再造。*职能结构性的转变意味着*职能要从传统的、单一的、整体的*职能向分散的、多元的*职能转化,打破*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一元结构模式。
第一,要建立责任型*。各级*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变化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这就对*的宏观*能力和维护经济安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加强对于金融风险和冲击的防范和抵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的扩大要求*相关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要相应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传递效应也要求*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因此,*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准确运用其对公共权力的垄断地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扬弃,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确定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促进本国发展战略的完成。
第二,要建立服务型*。在美国,*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给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降低企业社会成本,使企业低成本扩张,刺激经济发展。在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充分认识自己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中承担职能的时机、领域、方式,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认识清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命令式管理向协调、监督与服务方面转变,有效解决*“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快速形成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环境。正确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搞好宏观*,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有效率的市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为内资和外资企业、为不同所有制的经济成分发展创造良好、平等的*环境;正确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保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化解经济与社会矛盾,维护经济与社会稳定,为企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扶植民族企业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应有的公*品和公共服务,提高*的行政运转效率。
第三,建立法制型*。*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建立约束自己行为的机制,在治理国内市场失灵和世界市场失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克服自身的“*失灵”,最大限度地兴利除弊。这就要求首先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主体、市场经济客体和市场经济载体的法律法规,兑现开放市场对现行涉外法律、规章与*提出改革的承诺与时间表,努力构建并实施符合国际规则,透明、统一、公正的法律体系。建立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管理*和法律体系,依据市场竞争的法制体系,培育和发展有序竞争的市场。理顺*与地方*的执法权限,建立相互协调的有权威的执法机构,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第四,建立科技型*。重视、鼓励、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长久活力。培养和稳定人才队伍,发挥人才作用,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在*机构中培养一支精干高效、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第五,建立开放型*。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对外经济贸易法律法规,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合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开放原则,*和企业联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拓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坚定地扮演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忠实代表,规避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寻租”行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00:27
社会主义市场里,*还是市场主体。当然因为,生产经营,生产结构,生产关系,生产消费的*更要做的好是,,合理统筹,追问上海理工大学考研的题目,论述题,没那么简单,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