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3: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0:27
发生在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清*虽然丢掉了澎湖、葬送了福建水师,但取得了如基隆、淡水、镇海、临洮、镇南关、凉山等一系列陆上战斗的胜利,军事上而言,不能说失败,然而清*却迫不及待的于不那么强,且已经陷入*、财政危机的法国议和,使得发动战争的法国完全通过和约基本达到了挑起冲突的目的。这确实是中国近代史是最悲哀的一幕。
一般来说,只有在遭到军事上的明显失败以后,才会*签订不平的条约,然而清*的行为显然不是*,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但在命左宗棠办边防时,上谕中明确指出:“该国列在藩封,不能不为保护,且滇粤各省土地接壤,倘藩篱一撤,后患何可胜言?”,由此可见,老佛爷还是懂的唇亡齿寒的道理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清*干出这种“不败而败”的事情来呢?
首先,清*始终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
中法因为越南问题发生冲突后,清*的态度比较软弱,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欣,地方实力派人物李鸿章惧怕法国武力优势,没有抵抗决心,老李的外交态度,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能不打就不打,忍让发展才是王道。所以战争爆发后,朝廷虽然向前线调兵遣将,支持刘永福黑旗军抗击法军,也在东南沿海组织抵抗,但始终寄希望于外交谈判和列强调停。即便是正式宣战后,公开或秘密的求和活动始终没有停止。
而且清廷的主战派也是一些不掌握实权打了鸡血的文人、湘系*。大多时候,这些人多时意气用事,抗敌决心不坚定,被派往前线后畏缩不前,甚至在战斗中临阵脱逃。比如一开始激烈主战的经佩论在被派到福建任会办大臣后,再也不意气风发,高谈阔论,而开始期盼能够和谈成功。在战争中不做战守准备,居然允许法国舰队进入马尾军港停泊,在马尾海战中最后弃守逃跑。
正是因为清*没有坚定的抗战决心,当法国作出放弃割地、赔款要求的让步后,清*立即就统一签署和约。
其次,清军军备落后、国力虚弱,难以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
说到底,战争最终还是要归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比拼。大清王朝在此之前,搞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从国外购买新式装备、编练新式陆海军,军队战斗力较为以前确实增强,但也极其有限,因为足以应付近代战争的国防体系远远没有建立起来。
同时,清朝的海防更是漏洞百出,比如海防重地台湾,基隆之战前夕,炮台上只有洋炮五尊,炮台只有当门一面,敌人从旁边攻击,大炮却不能反击......南洋防务之空虚,可见一斑。
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可遗憾的是,清王朝烧了几十年“洋务运动”的香,还是个学渣,而“佛脚”也没有地方可以抱的。
严重的经济困难,也使得清*难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虽然朝廷财政有结余的银子,可问题是,这些银子,宁愿捂在口袋里,也不愿意拿出来支持军队建设哎。
再次,越南阮氏王朝公开投降法国,使得清*丧失了援越抗法的依据
最悲哀的某过于,清*本来是来帮助越南的,但是越南却投降了。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是中法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之一,中越之间存在不怎么紧密的藩属关系,但是清*援越抗法却具有保藩固边的双重作用,既承担了宗主国义务,又可以维护西南边疆安宁。
越南国王阮福时为了不使全越沦为法国殖民地,呼吁清*出兵援助,但遗憾的是战争还没打完,他就死掉了,继任的阮福生惧怕法国人,在清朝和法国之间首鼠两端两面三刀,甚至不敢接见清朝*,到了1884年6月越法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阮氏王朝公开宣布断绝与清朝的藩属关系,接受法国的保护,并将象征中越藩属关系、由清朝办法的国印、封册等送给法国代表当中销毁。这使得清*失去了出兵的正当理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更夸张的是,投降法国的越南阮氏王朝明令禁止百姓与黑旗军和清军往来,鼓励开城投敌......
最后,帝国主义列强偏袒法国,清*在列强压力下*接受法国的和谈条件
被列强打怕的清*,习惯在外交上寻求列强的调停,然而英法德美等国怀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争相调停中法冲突,而且在调停中一味偏袒法国。
最积极的英国一方面公开发对法国扩大战争并利用法国在战争的失利迫使法国接受英国的“调停”,而另一方面以长期战争将引起国内“民变”和列强干涉来恐吓清*,并迫使清*满足法国的要求下缔结和约。
软弱的清*在列强的威*利诱之下,最终妥协屈服。
总而言之,《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订,是中法双方互相妥协的结果。中法实力相差悬殊,清朝要去的对法战争的全貌胜利非常困难,而法国想要在失利的情形下端起内取得胜利也非易事,最后签订了这么一个不平等的和约,说到底,还是清王朝太弱了,也太没有骨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