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1:2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8:45
那是因为古人的“茶”和我们现在的“茶”不一样啊,古时候的“茶”更像是一道菜或者一碗大杂烩之类的吧。我们现代人,喜欢喝茶的,往往会冲泡一杯茶,捧在手中,闻着那清香,抿上一口便觉得是人间至味,觉得自己沉浸在淡泊的气氛之中。但是呢,在古时候,起码在唐朝之前包括唐朝,这个“茶”可不是像现在这样的。
在最初的时候,神农发现了茶叶。《诗经》有记载“堇荼如饴,皆苦菜也。” 。而后随着社会发展,到了唐朝,便将炒好的茶叶放在火上烘烤,而后将其磨成粉末,最后再加上类似于葱、姜、薄荷等东西一起熬煮,熬制成粥的样子,然后再去吃它,这就是唐朝时期的“吃茶”了。那个时期还出了个茶仙陆羽,他写了三部《茶经》,对于我国茶道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宋朝,和唐朝就不太一样了。宋朝人追求风雅,不喜欢加那些乱七八糟的调味料,他们通常选用花生、芝麻、核桃等东西,用这些东西和茶一起,也是熬煮成粥的样子,还有些人,喜欢在里面加点鲜花瓣,来衬托自己的风雅。这是宋朝时期的吃茶,据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使节来到中原学习,顺便就把茶的文化带了回去,最后发展出了抹茶。
这种将茶叶煮成粥吃的风气,一直被沿袭下来,直到后来明清时期,茶才从熬煮变成了冲泡。所以说,从最开始的时候,茶这种东西并不是饮品,而是一种药材,因为其口感苦涩,所以才导致大家在里面加入一些调味料或者其他的干果之类的掩盖它的苦味。一直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茶叶的处理工艺水平得到提高,才可以直接冲泡,茶也变成了饮品,从“吃茶”变成了“喝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8:45
在华东一带盛产品质好的茶叶,所以华东地区的人们喝茶时,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是不会吐出来的,而是把茶叶嚼碎,吞入腹中。吃茶即喝茶一义由此而来。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8:46
喝茶还是吃茶?- -"吃茶"这个词起码是有千年了,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喝茶的另一种说法,真正以茶叶为食的历史并不很长,细细思来,茶食与素食境况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茶与素食都需平心静气,讲究井然有序,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静、安逸。茶食和素食曲径相通时值春季,又是喝茶的好时节,中国人善饮,于是又从茶中延伸出庞大的茶文化,茶食即是其中一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一个泛指名称,而在茶学界,茶食是指用茶搀和其他可食之物料,调制成茶菜肴、茶粥饭等茶食品,即是指含茶的食物。茶食与素食看似关联不大,其实细细思来,两者境况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茶与素食都需平心静气,讲究井然有序,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静、安逸。素食多与佛学结缘,而茶也与佛学有很大关系,日本茶道兴盛,也是由中国的和尚东渡带过去的。茶汤茶点女孩子最爱同样,茶食也是绿色环保健康的食品,这与素食的概念是一致的。同样茶食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茶膳,有茶点,都是以茶入食,水*融。用茶汤烹制菜肴自然有茶香,最好入菜的茶汤是绿茶,淡淡的清清的香味很容易调味。不论菜中调入何种茶,都会本着不影响菜肴本身香味的原则,只是在初品与回味中在你的味蕾上落下淡淡的茶香。而茶的作用不仅局限于菜肴的味道,关键是分解营养,以帮助人体的吸收,减肥、促进脂肪的分解是每个女孩子津津乐道的事。而茶点的品种更加丰富,制作起来也更加方便,把各种茶叶弄成粉末,搀到点心馅中即可,便宜简单。这样的茶点品种丰富,吃起来口感也不会腻。还有一种素食与茶的结合就更加随意了,在茶馆里做素食,它们在菜中间分开,却在更大更广阔的空间里融合,这更是一种大散淡。禅说:吃茶去在许巍的新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中,有一首歌名叫《吃茶去》,不明白其意的人会不解,其实这说的是唐朝一个很有名的禅宗公案。赵州禅师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乎?"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何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赵州又说:"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