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1: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1:41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小说字里行间既表现了浓浓的爱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学作品情感复杂多样的艺术魅力。川端康成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在这里,无论多么优越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扶养这四个孩子了。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没有豪言壮语,却也掷地有声,只因为有亲情的力量、爱的力量!川端康成无论是泼墨描写浓浓的亲情,还是轻点丹青流露淡淡的哀怨,总能扣动读者的情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展示其大手笔的魅力。“父母”的“心”的含义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对长辈的孝心;对晚辈的爱心。
小说中,第一次送走孩子的是父亲,送的是长子。尤其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眼光来审视,这是极其不合常 理的。因为,一般来说,将孩子送人,应该是母亲的行为,而且送的对象绝不会是长子。而川端却偏偏作这样的安排,是川端对日本文化的误解所致还是另有用意?
日本文化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的民族心理和中国的民族心理十分 相似。生于日本,长于日本的川端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应该有深刻的领悟,况且川端曾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生活了近8个月。因此,可以断定,这样的情节安排肯定是川端的匠心别具。川端经历过日本决定性的败仗——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心中十分清楚,日本要复兴,必须要有进取精神、生产力和劳动力。作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川端来讲,他别无它法,只有靠写作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沉稳的笔致呼吁:为了新的日本,必须维护一些古老日本的美与个性。因此,在第一次送走孩子的情节中,川端首先让父亲出场。无论是从中国的民族心理还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来看,父亲总是代表着整个家庭,父亲的出场意味着“正式”与“责任”。
当女佣提出“东家”想向穷人要一个孩子时,“到了他家的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另外,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作为酬谢”,三个优厚的条件一清二楚,这对于“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也引人注目”穷人来说,具有多么大的*力呀!但这位父亲的表情“却十分犹豫”,要与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犹豫”的究竟是什么,川端在此处没有直接写明,但不难读出,“犹豫”的焦点在于送哪个孩子。首先是性别,其次是大小。因为对方是“财主”,需要一个孩子继承家业,所以夫妻商定之后,决定将大儿子送走。这一决定完全是为对方着想的:性别上选择男性,年龄上选择大的。也就是给对方要“有用”。川端在此处要表达的就是这位“父亲”对“财主”家庭的责任心。
理智告诉父亲,答应女佣的要求,因为这样既能使儿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还可以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以免“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可“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却一再地反对这样做。理智与感情之间斗争的结果,最终还是舍不下这份亲情。所以,穷人夫妇把七岁的大儿子给财主太太后,分手时,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这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打动了穷人夫妇,他们其实已经开始后悔了。 “第二天早晨”,“那位父亲领着5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财主的太太的客舱”要求用二儿子把大儿子换回去,理由是长子是“我们家的*人”。“无精打采”一词内涵丰富,父亲可能因为思念大儿子彻夜未眠,甚至与母亲整晚讨论怎样换回大儿子,总之,一个“无精打采”把亲子之爱写得动人肺腑。紧接着,当天傍晚母亲又要用三岁的小女儿来换二儿子,理由似乎很可笑,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如果把二儿子给了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这个理由其实是谈的孝顺父母的话题,是与上一代的亲情不断的一个侧面体现。
在第二次换孩子的情节中,出场的人物是母亲,就在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的当天傍晚,她就带着三岁的女儿去换二儿子了。川端为什么要安排母亲出场呢?川端在此究竟想表达什么呢?当母亲用三岁的女儿来换次子的时候,说道:“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子,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这个理由表面上似乎很可笑,实质上却是孝顺父母的问题。而孝顺父母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日本有这样的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表达孝心难道就一定要母亲出场吗?父亲出场难道就不可以表达孝心吗?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更为深层的话题——婆媳关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婆媳关系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川端在此想用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人物——母亲来为天下的媳妇作表率,用无声的文字反映社会的价值取向,藉此来展现古老日本的美——孝心无价。这就是川端安排母亲出场的理由了。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穷人夫妇的后悔之情达到顶点了,“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先声夺人,以哭感人,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财主的太太莫名其妙,两口子边哭边诉衷肠,“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冷酷无情。……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语言平淡朴实、真诚感人,连财主夫人也深受感染,“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禁不住落泪”,“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至此,亲情战胜了物质,战胜了“理智”。川端康成父母早逝,他的作品大多是淡紫色的,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父母的心》同样具有种风格特征。 故事的结尾尽管写“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但仍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总觉得有一缕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
在第三次要回孩子的情 节中,出场的人物是父亲和母亲,可见两口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这次来见财主夫人,非同寻常。爱孩子——这是作为能够影响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至此,对晚辈的爱心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但川端觉得还不够,于是他又通过财主夫人从侧面作了有力的烘托,文章最后一小节写道:“有钱的妇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由此可见,财主夫人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这说明对晚辈的爱心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再来看看川端的经历:2岁,父亲病逝,迁至母亲娘家;3岁,母亲仙驾,与祖父母相濡以沫;7岁,祖母离世,与盲祖父相依为命;15岁,祖父辞世,成为彻底的孤儿。川端的童年经历培育出一种“孤儿的感情”,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川端 曾 在《十六岁的日记》 中写道:“我自己太不幸,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他的孤儿体验,因失去祖父而达到了极点。童年没有幸福,没有欢乐,没有人间的温暖。父母的爱,亲人的爱,对他来说只是“幼稚的朦胧的”愿望。在第三次要回孩子的情节中,川端让父亲和母亲同时出场,正是这一愿望的强烈表达。
《父母的心》 虽篇幅不长,但涵义博大,责任心、孝心、爱心三“心”共同铸就了父母的“心”。它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最具民族性的日本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