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1: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03:35
莆仙戏是我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是在唐百戏、宋傀儡戏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表演艺术,并盛于明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
晋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据传,唐开元间,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苹,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
后来,江采苹之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
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
唐咸通年间莆泉巷《言谈录》载:“承隋唐之后,兴化百戏兴焉”。954年《连江里志》记:“蔡太师做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僮于四肢为肉头傀儡戏。”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
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歌舞和杂技等。
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鸿门会》、《霸王别姬》、《东晋西都》、《夸父逐日》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
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以葭芦为之,莆中谓之芦笛。然亦莆中多此,岂余所见未广耶?”
长乐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记曰:“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闽音”。
1674年,黄金龙办起私人家班:“集戏子一班为生”。而民间班、社大发展,据清陈鸿《莆靖小纪》载,1695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戏子廿八班,共妆春架四十八架,官民共赏新年。”
清道光年间,仅仙游一县就有戏班60多班。当时,湖南人陈盛韶任仙游县令,他在《问俗录》中记载:“俗喜歌舞,里巷婚丧,靡不演剧,而价亦廉。合邑60余班,闽人通称七子班。乐操土语,别郡人终日相对,不达一语”。
据统计,从清中叶至清末,莆田、仙游两地的戏班达到150多个。并从昆曲、弋阳腔及乱弹等声腔中吸收了大量传奇剧目,改调而歌,使莆仙戏传统剧目更为丰富。此外,清代莆仙戏还出现根据时人时事或地方故事编演的时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