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看得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19: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03:43
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会有些差异,这大约是随着岁月流逝,坎坷、曲折接踵而至,在碰撞、磋磨中,时有新的心得、感悟,重新审视人生,先前的观点得以不断修正。不少人青年时雄心勃勃,英气干云,懂憬如彩云缤纷,到了中年,锐气已失,棱角磨平,遇事便实际而少幻想,平和而少偏激。难怪中年朋友谈论人生,大多一副看得开、悟得透的神情和语气。我的一位同乡年过不惑,虽无一官半职,单位又属清水衙门,却对自己的一切都十分满意。在一次闲聊中,他说: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何必太计较得失进退?一切看开一些,少些*,也就少些失望,多些满足。你看我虽地位低微,不也活得很好?
我相信他并非无奈而故作轻松语,确实是对生活中事看得开,因为他工作兢兢业业,对人热情大方,随时都笑容可掬。
看得开多是中年以上的人,经受了诸多磨难,迈过了无数门槛,历炼既久,又比较了许多别人的人生,才进入练达的境界。古人也看清了这种现象,得出“四十而不惑“的结论。一个社会无论个人怎样奋斗,结果是造就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底层的总是多数。身处底层,并不说明你就*,更不说明你无德,谁也不一定把握得住自己的命运,这取决于许多主客观条件。但生活的态度却是可以由各人选择。
“看得开“说起来轻松,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现实的*不经过一番灵魂的拼搏,是难以抵挡得住的。哪怕你有多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得如何老到,你毕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无论哪个社会,都充斥着不公平,不公平事落到你头上,你就会心理不平衡,就可能夜晚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不成寐。要使心理平衡,最终还得靠“看得开“这报杠杆来调节。
然而,看得开并非彻底看透人生。把人生看得太透,从生到死,一览无余,人生就变得毫无“滋味“,甚至生和死都可以划等号了。那些自杀的人,大概就是把生等同于死,才结束自己的生命。行将就木的老人,生了病也要治疗,哪怕生命细若游丝,一阵微风就能吹灭,也尽力推迟死神的降临。乞丐饱受冻馁,丧尽尊严,而他们行乞,正是要活下去。可见,把人生看得太透的,毕竟是少数。
有一种现象貌似看得开,其实是对人生的意义什么也看不见。其表现是,生活中浑浑噩噩,百无聊赖,得过且过。本来人有多种需求,最基本的有二:一是生存需求,即物质的*;一是受尊重需求,即精神的*。人在正常环境中都想用努力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使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更好。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名和利把握在一个适当的度,可以成为一个人奋发向上的内驱力。人人消极颓废,和人人疯狂争名夺利一样,都是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倘若“十亿人民八亿赌,还有两亿在跳舞“,谁来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怎么能够高速发展?个人的生活质量又如何得到提高?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生呢?我们可以从戴面纱的阿拉伯少女得到启示。人们都说,截面纱的阿拉伯少女很迷人。其实并非她们个个天生丽质,面纱一方面掩盖了她们胜上的联疵,一方面使她们的五官显得格外柔和,甚至蒙上神秘色彩,产生出引人遐想的朦胧美。如果没有面纱,她们的面部看得一清二楚,多数会令人失望。但她们胜上不能蒙布,蒙上布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她们会毫无生气、没有个性,缺了让人想象的基础和空间,更谈不上美感。看待人生,也应隔着一层面纱,时时产生美好的遐想,总有目标在吸引自己走下去,又不纠缠于眼前的得失。这面纱便是看得开。
看得开不是因无望而消极沉沦,自我麻醉,更不是因绝望而死同于生,而是对生活的热爱消融了诸多不如意,始终保持开朗的心境。
看得开,虽是个人对待生活的境界,也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个健康社会,应该让人既对名利看得开,又对人生充满希望,让大家尤其有据有才者有施展德、才的机会和环境。这样的社会,也才有活力,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