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23:0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0:21
相信大家经常在古装电视剧看到这个画面,大臣在外,突然就有一名太监带着几个侍从,一本正经地喊着“某某接旨!”于是众人立刻老老实实的跪下,听着那太监说着“奉天承运云云。”
其实古代的太监基本上都不怎么认识字的,他们往往出身贫苦,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有穷得吃不起饭了,这才选择了入宫这一条路。他们也就更不可能读书了。
就拿明朝来说,京城的太监大多来自河北、北京、山东等地的农村,按照明律,有孩子入宫的家庭,也能够免除徭役税负,因此不少生了很多孩子的穷苦人家也把儿子往皇城里面送,明朝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就是一个文盲,相传他和木工皇帝朱由检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一日朝鲜使臣派人过来觐见,并上交国书,结果魏忠贤翻来翻去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朱由检平日是个木匠,更不认识,朱由检看了良久,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识字,以为朝鲜国王又是提出了什么苛刻的要求,于是大怒,“撮尔小国,好生无礼!”随着拂袖而去,留下了一脸懵的朝鲜使臣。
那么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是,既然太监大多是文盲,为何他们念其圣旨,又是如此朗朗上口呢?其实事情很简单,古代念圣旨的,往往都不是真的“太监”,不要被电视剧所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来说说太监这一个词,其实最初他并不是指的宦官,而是官名。魏晋以后,朝廷设立了殿中省这一个职务,掌管皇宫的后勤,比如说负责采购药材的,负责制作衣服的,负责制作准备皇室车马的。殿中省的最高*名字就叫做太监,是三品官,此外还有四品的少监、五品的中丞,他们一起负责整个皇宫的运作。这些*有宦官,也有很多正常人。
不过到了唐高宗时期,李治将殿中省改为了中御府,*全部由宦官担任,但是也只有少部分地位最高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太监”,到了明清,*皇权的加强导致宦官的地位也慢慢增高,因此不少人也将太监视为宦官的同义词了。
至于草拟宣读圣旨这一项,到清代以前,实际上压根与宦官没有什么关系,唐宋明等朝代,撰写、颁布、宣读圣旨的职责,是在一个叫做翰林院的机构身上。
在唐玄宗时期,李隆基就会选择一些擅长文辞的朝臣供职翰林为自己写圣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草拟机密的重要机构,开元二十六年,又在京城设置了翰林学士院,专门提供草拟诏制者居住,皇帝如果要将圣旨通知到哪个大臣的家里,自然也是翰林院的学士去宣读。确保了消息机密性。
宋明期间也延续了唐朝的制度,这种官职又被称之为翰林待诏。他们在帝王的决策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到了专权的明清后期,君王显然是不愿意和大臣们分享这种权利的。
这也就出现了专门为皇上代笔的司礼太监和秉笔太监,这是一个地位极高的职务,上文的魏忠贤,还有刘瑾、王振,都担任过这个职务,但是不管怎样,要么是翰林学士宣读皇上的圣旨,要么就是钦差大臣亲自宣读,司礼太监地位太高,小太监权力太低,宣读圣旨,往往轮不上他们,因此荧幕上太监抑扬顿挫读圣旨的场面极为罕见,除非是皇帝传的口谕,这也算是常识性的错误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0:21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电视剧以及电影中所描绘的具有艺术色彩的片段,有可能古代太监不是这样宣布圣旨的。宣布圣旨的都是皇上身边比较重要的太监,总要有点文化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0:22
因为太监到了宫里之后,大太监会挑选那些眉清目秀,口齿伶俐的小孩,专门来培养,就是为了培养皇帝身边那些既可以伺候皇帝,又可以兼做文秘的太监,从一进宫就教他们读书认字。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0:22
因为不是所有太监都可以念圣旨的。一般跟随皇帝的贴身太监,是会认识一些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