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7: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15
金代直至金明昌年间,云居寺并未因朝代更替而间断刻经事业。1180年,义谦法师继任云居寺住持,改律为禅。金世宗子、章宗伯父完颜永中施刻的《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就在义谦住持之际。金人继辽代之后续刻自辽代开始刊刻的《契丹大藏经》,并因此才使此经留传后世。
义谦对云居寺"重建廊宇,别建僧庵,西序东厨,焕然顶新",当时长乡城义井院、李河灵岩寺以及歧阳开化寺皆请义谦为提控宗主。
1215年,蒙古大军攻破辽中都,大元一统后,云居寺得到元执政者的重视。
1315年,元仁宗命朝廷*明里董阿前往涿州代自己进香,顺道至云居寺视察石经。明里董阿回京后,奏请元仁宗赐经律论一大藏,藏于云居寺内。
元代在元文宗、元宁宗之际,云居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复,至1332年才告结束。
1341年4月,高丽僧人慧月又修葺了石经山华严堂,并补刻了堂内残损的5块经版。
大明立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于1388年派名僧道衍到云居寺视察,道衍为隋静琬开创刻经事业所感,题《石经山诗》并序镌于华严堂石壁上。
1428年,道教的北派全真教代表人物陈风便、南派正一教王至玄等,仿效佛教刻经,募刻了道教的《玉皇经》等4部共刻石8块,送至石经山藏于第七洞中。
1393年和1444年,明*又对云居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明永乐年间,中天竺僧人桑谒巴辣曾修复东峪云居寺,改称"东峪观音寺",并成为该寺住持。
桑谒巴辣是在我国佛寺担任住持的第一位印度僧人。他在1405年率领诸国使臣至明*进贡方物,在南京受到永乐皇帝接见,并被封为"圆融妙慧净觉弘济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西天佛子大国师",允其随方传教,自在修行。
在此之后,桑谒巴辣奉诏居于北京崇恩寺,并在内府教授*学梵语,有不少王公大臣投其门下,削发为僧。他还于1436年大修了崇恩寺。
桑谒巴辣圆寂后,塔葬于东峪云居寺附近的白云陀金香炉山清峰岭上。桑谒巴辣传播的是秘密大乘佛教,自明永乐年间桑谒巴辣重修东峪寺后到成化年间,东峪寺住持哩提干资罗及西峪寺住持嗔嗒悉哩,他们都是桑谒巴辣的梵僧弟子,从而开创了我国佛寺由印度僧人任住持的先例。
1592年,五台山一代高僧真可法师至石经山雷音洞参礼,发现洞内像设瘫敝,石经薄蚀,还在雷音洞拜石下石函内起出3颗肉舍利。于是,真可法师在明代慈圣皇太后李彩凤等人的资助支持下,赎回骨塔和香树庵,并为香树庵购置500亩的下庄一所。
此外,真可法师还将东、西云居寺的住持、执事僧召集一处,严加训示,重申戒律,再肃清规。
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年间,吴兴沙门真程劝说在北京的南方籍官僚居士葛一龙、赵琦美、冯铨、董其昌等刻造石经,他们采取先集资在北京石灯庵用小石版刻好佛经,然后送往石经山贮藏,共刻经10余部。并于雷音洞左侧新开一洞,将这些石经藏入其中。
1631年初,出资刻经的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在新开的洞额题"宝藏"二字,故此洞也俗称为"宝藏洞"。
至此,历时千载的房山云居寺石经刻造事业宣告结束。
到了清代,云居寺改为临济正宗,世代相传,而且在1672年终于迎来了溟波大师任住持。溟波大师后被尊为云居寺重开山第一祖。
据溟波大师自述,他7岁即被父母送往天仙庙出家,后在北京悯忠寺受具足戒。曾经师从天津如来庵大博禅师开悟,40岁入主云居寺。
溟波大师是清康熙年间的著名高僧,蜚声遐迩,曾得康熙帝亲自垂问法力,并赐白金30两添钵。
在溟波大师主持下,云居寺共修复建设殿宇、禅堂、寮房、厨库200余间,整修了西域寺、东域寺、梦堂庵、云居寺双塔、戒坛,以及石经山藏经洞、暴经台等一应建筑。
此后,重开山第二代圆通法师继承乃师遗志,至1698年将云居寺重修工程告竣。
圆通的弟子重开山第三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五世了尘法师也是一代有作为的住持,移大悲坛,修两壁僧寮,建藏经阁。
云居寺蒸蒸日上的时候,正是清康乾盛世,后世将清代前三代重开山祖师圆通、了尘、光泰并称云居寺"三公",并将他们三人的遗骨分别安奉在3座形制相仿的覆钵式塔中,墓塔均为东向,石砌覆斗座,覆钵塔身,塔刹为十三天承宝珠,通高均为7米,并列位于云居寺北塔以北的平台上,俗称"三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