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经济适用房的利弊各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10:10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0 23:38
经济适用房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十个春秋,*推出经济适用房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国家为了支持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对经济适用房项目规定,免收土地出让金,减免多项税费,同时各地方*也在*措施制定方面予以扶持。这就降低了开发商的建设成本。由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通常要比商品房低10%-20%,因此,在当今商品房价格高不可攀的情况下,经济适用房便成了市场中的香饽饽。但从现实情况看,经济适用房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经济适用房并不经济。以北京当前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为例,由于经济适用房是为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需求,所以我们暂且把月工资2000元假设为北京的中低收入,那么如果购买一套8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真正的中低收入者不仅难以承担起巨额的首付款,而且每月的月供也将会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房奴。
二房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由于开发商、监理部门和买房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被揭发后还时常以建造经济适用房利润低为由替自己的违规行为开脱。有些开发商为了压缩建设成本,通常要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这就使得经济适用房大多呈现三大弊端:楼间距太窄、见阳光不多、人多电梯少。
三当前我国商品房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却逐年下降。去年经济适用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总投资的3.6%。这一方面是人们对经济适用房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经济适用房供给的极为稀缺。这就必然造成经济适用房市场的紊乱。
四市场上不断传出部分住房宽裕的*和高收入者通过各种渠道取得一套甚至多套经济适用房进行投资或者出租。这样不仅使*的补贴以及公众资源流向了非目标对象,而且给*权力的寻租提供了机会。
五经济适用房项目中的“大户型”、“高档化”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户型不是中低收入阶层所需要、所能负担得起的,严重背离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初衷。
在经济适用房各种弊端日渐暴露的情况下,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经济适用房已经走进死胡同,强烈呼吁取消经济适用房制度。笔者认为,废除经济适用房制度不可行,一方面因为经济适用房确实是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适用房有利于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扬。针对种种弊端,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
首先要严格审核购房者的资格,避免申请者以伪造的个人信息进行骗购。我们要严厉追究骗购经济适用房的业主责任,并对出具虚*明的单位进行大力度的惩罚以及曝光,对揭发骗购经济适用房的个人进行奖励。
其次要对地方*机关进行严格监督,发现违规购房行为,决不手软,对违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从而约束地方*不去滥用职权,使更多的经济适用房能够为中低收入阶层所购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1:12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合同风险购买经济适用房也是需要签订买卖合同的,如果合同制订的不规范可能就会产生争议,所以购买经济适用房我们在合同上也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最好能找专业的律师来拟定合同。2、法律风险要知道经济适用房的买卖我国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购买经济适用房,很多朋友因为不符合条件而选择而利用别人的名字代购,这样一来就得承担其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的风险。3、*风险按照我国关于经济适用房买卖的规定,如果未住满五年是不能上市进行交易的,即便是要上市交易也只能以比购买价低的价格卖给符合条件的群众或*进行回购,*方面我们谁也不知道会怎么变化,所以需要承担*风险。4、被继承风险因为经济适用房交易的规定*,如果私下随意进行交易,一旦发生前房主身故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相关的规定该房极有可能作为售房者的遗产被其亲属继承。5、被抵押风险买经济适用房如果是自己私下交易的情况下,售房者可能会隐瞒该房还处于担保或者抵押的状态中,所以购买经济适用房一定要按照规定,私下交易很有可能需要承担房产被抵押的风险。6、被侵占风险因为经济适用房需要满五年才能上市交易,如果该房屋还没有满五年就交易,如果买房者身故就有可能会被售房者侵占,所以这也是需要承担的风险之一。7、被执行风险如果售房者有拖欠银行贷款,或者其它债务没有还清的情况,或是买卖双方还没有来得及办理过户手续,很多可能将会被*执行资产抵债,所以买房需要承担被执行的风险。8、被变卖风险经济适用房在交易上即使是按照规定程序来买卖的,但是有一些售房者可能还会挂失房证后将房屋再次进行销售,这就使得购房者需要承担房屋被变卖的风险。9、诉讼风险经济适用房买卖的纠纷在如今也是时有发生的,买卖双方如果不按照规定来交易,或者一方不按照协议执行都有可能面临被诉讼的风险,在买卖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行事。10、经济风险通过上文的信息不管我们需要承担哪一项风险,都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律师费、诉讼费等都是需要花费的,而且最终的结果还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提问怎么知道自己买的经济适用房是合法的
回答带上户口簿、身份证和申购表查询1、到经适房楼盘开发商处查询2、*事处、镇*查询3、国土房管局查询4、社区查询
提问是不是应该找个律师看购房合同
如果不合法,是不是要保留刷卡记录,看钱去哪里了?
如果不合法,是不是要保留刷卡记录,看钱去哪里了?
回答如果没有的话,肯定需要找相关人事来帮助
肯定要保留记录,这是关键的证据
提问那如果去签合同,找哪方面的律师呢?
回答这个直接去当地的律所咨询就可以了,说出你的需求,他们就会安排相关人员给你的
提问好的,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3:04
1,经济适用房价格必需控制,建设中尽可能降低成本。2,确实解决住房有困难的群体,使其能买得起,住的起。3,吸取国外经验,推广廉租建设《可以个人投资国家补贴建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5:12
蛮好的啊,除了环境差点,质量说不准,其他都满好,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7:36
有利无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10:34
经济适用房的优点:
第一、简单的概括,经济适用房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有很多房子是新修建的、购买优惠、户型新颖。
第二、在*上,*越来越重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力度,并出台相关*如*经济适用房的购房人群、给予相关购买优惠等。
第三、近年来新开发的经济适用房,其地理位置已开始转向四环以内地区,开发单位对于建设经济适用房逐渐积累了经验,在配套设施,绿化环境等细节上都有进步,更加关注其适用性,因此经济适用房的优势十分明显。
经济适用房的缺点 :
第一、建造廉价房由*出面组织,效率低下。如果*直接出面,违背市场经济中专业分工原则。即使间接出面,中间承接的发展商不以经济效益为考核,难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二、廉价房以售为主,缺乏退出机制,这是一个根本缺陷。因为买廉价房的时候是穷人,不代表将来是穷人,一辈子是穷人,收入改善后还不退出,一直占用*补贴的住房,对其他穷人不公平。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手中有经济适用房,但自己却贷款买更好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则用来出租,以租养贷,造成了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的局面,而那些真正需要经济适用房的人,却无房可买。
第三、 由于廉价房没有效益激励,一些*往往只关心提供了多少套房子的目标考核,而很少真正为居住者考虑居住需要。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国家采用减免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的方式,责令开发商限价出售给中低收入城市居民。开发商通过协议的方式取得土地,以*的定价出售,除房价以外的房屋质量、社区配套设施等由企业自主决定。这给企业在房屋质量、相关设施等方面留有很大的运作空间,留下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隐患。廉价房的质量常常难以让人满意。
第四、 廉价房可能带来一些后遗症,容易形成穷人聚居的贫民窟、问题社区,造成居住割裂。瑞典后来发现很多百万工程建造的住房往往成为流浪汉、吸毒者、无业者、社会遗弃人员的收容聚居地,一般老百姓不敢问津,避而远之。居住割裂,是欧洲和北美社会中当前很热门的一个话题。穷人富人彼此隔绝、相互不沟通,越来越没有交流,这对社会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严重妨碍社会和谐团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13:49
经济适用房优点是价格相对便宜,短期内可以缓解购房人手头资金紧张局面。
缺点却不少。经济适用房是半产权的商品房。有的地方法规要求5年要取得全产权。而且按市场价补差价。上述的“短期内”,也仅仅是5年。
许多经济适用房位于偏远市郊。公交车少。你不能嫁娶有房子的配偶,还不能买汽车,不能有高消费行为。一旦破戒,就不符合经适房条件,房子被依法折旧回购,且装修不在回购范围内。如果你符合上述条件,可以考虑。所谓经济适用房,不是廉价房。还是需要你有一定经济基础,至少5年后能买得起商品房。即5年期限免缴土地出让金,让你住上商品房。
*应多建经济适用房,以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这是很多人的呼声。然而,现实却是经济适用房“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为数极少的房子出来后,又是“犹抱琵琶 半遮面”,很难真正满足低收入者的需求。 从原理上说,经济适用房是这样建造的:*给开发商减免税费,甚至提供低价土地;开发商把房子造出来,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低收入者。 这过程中间有个矛盾: 开发商作为经营实体,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房子做大一些、豪华一些更赚钱,他就会朝宽敞、豪华方向努力。结果呢,房子总数相应减少。 另外,*进行限价,低价使房子成为抢手货,暗箱操作就难免了。有些人会利用各种关系、手段,偷偷把房子买走。 所以, 经济适用房难得一见,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