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9:45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25 02:10
王朗与王允不一样。
王朗,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郯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东汉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由于朝廷腐败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0 23:12
1、王朗,本名王严 ,字景兴。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为曹操所征,因战乱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曹睿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王朗去世,谥号成。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
2、王司徒指王允,字子师,东汉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身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腐败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6:29
王允和王朗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王允是貂蝉的义父,貂蝉是造成吕布和董卓反目,以至于吕布最终刺杀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讨论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和连环计时经常引用此事件。
王允,在时代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对东汉末年三国纷乱的形成具有推波助澜作用的大人物。王允的历史作用莫过于除董贼安汉室,但由于自己的一系列错判(譬如对董卓余部强硬的处理态度),导致命丧黄泉并加剧汉室衰微,三国纷乱,是中国历史上“书生误国”代表。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王朗以会稽太守的身份初次登场。在孙策打败吴郡的严白虎之后节节进*,基于唇亡齿寒的原因,力排众议接纳了逃亡的严白虎,但遭到虞翻的反对。之后派遣大将周昕与孙策作战失败,自知不敌孙策而向中原逃亡。
逃亡至中原后,受到曹操的赏识在朝中任职。在此之后则成为极力帮助曹操夺权的得力助手,与华歆等人联手,使曹操得以晋升至魏公、魏王的位子。曹操死后则威*汉献帝禅让帝位与曹丕,成为魏国建立的一大功臣。
扩展资料: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王允指使貂蝉施展连环计,笼络吕布、离间董卓,最终成功触发凤仪亭事件,引发吕布杀死董卓。
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这位从董卓进京开始隐忍的汉末名臣,用了三年的时间侍奉虎狼之徒董卓,同时用这三年时间不断聚集反董人士,最终等到了公元192年发动吕布成功刺杀董卓的良机。
王允,就是这样一个人,用了三年时间潜伏在强横无道的军阀董卓身侧,最终一朝计谋发动,把汉末第一个大魔王董卓的下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随后,潜伏成功的王允,又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成功让自己身死族灭,自己所全力保卫的东汉王朝也从此一蹶不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6:29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是非常精彩的一幕。虽然这一幕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诸葛亮和王朗从未谋面,王朗是在家中病逝的。所谓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一情节,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一情节让人看得大呼过瘾,诸葛亮的口才真不是盖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6:30
三国时期第一个王司徒是王允,他是大汉王朝最后一颗救命稻草,设离间计除掉董卓,可惜王允持才傲物,导致李傕 郭汜谋反。第二个王司徒是王朗,他是曹魏时期的司徒,就是被诸葛亮骂死那位。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6:30
王允王司徒就是和貂蝉一起策反吕布的人,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王朗王司徒就是被诸葛亮骂死的人,曹魏初期重臣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6:31
王允和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