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05:1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3:00
(1) 能量。
运动中主要能量是糖和脂肪酸,两者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强度。当 运动强度达到最大吸氧量65%以下时,脂肪的供能比例增加,运动的耐久力和糖 原贮备量有关。
正常人体内糖原贮备量约为350g,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举响运 动员体内的糖原贮备,赛前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增加糖原贮备,从而增加运动员的 耐力。
体育运动的能量消耗因运动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进行不同运4项目 的运动员的能量摄入量也不尽相同。
(2) 蛋白质。
蛋白质供给充分对维持运动员的神经兴奋及弥补运动中消耗的 蛋白质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建运动员蛋白质可按每千克体重1. 2〜2.0g供给。
若是高强度项目还可适当追加,而且在质量上应当有30%左右的优质蛋白质。
(3) 脂肪。
运动员饮食中控制适当的脂肪量,一般脂肪能量比为30%左右,高 脂饮食会增加血浆中脂肪的氧化和利用,但在训练和比赛前不提倡高脂饮备。
体内脂肪贮存量过多会影响运动能力,体内脂肪氧化的耗氧量高,高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慢,延缓胃的排空,而且脂肪代谢产物属酸性,脂肪氧化不全的产物 (酮体)蓄积会降低运动员的耐久力。
关于脂肪酸来源的比例,有资料表明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均可小于1/3,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则可略大于1/3。
(4)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运动的重要能源物质,试验证明碳水化合物作 为肌肉运动的能源,消耗等量氧的产能效率比脂肪高4%〜5%,这种差异在比赛时可能会成为影响胜负的因素。
运动员体内肌糖原贮备水平与运动的耐久性直接 相关,而糖原贮备又受膳食中摄人碳水化合物量的影响,因此赛前和赛中补充糖都 有助于运动员耐力的提高。
(5) 合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长时间运动或在热环境下运动,出汗较多,水代 谢旺盛,当运动员失水超过体重的2%时,常感到口渴。
一般认为失水量为体重的 3%〜4%时,基本上不影响运动成绩,但若失水量达到体重的5%时,运动能力则 明显下降,但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影响程度要小些。
运动员水的供给量应以保持水平衡,补足失水量为原则,如大量出汗后应采用少量多次补足的办法。运动中补 液时,液体温度以10〜13°C比较适口,有利于降低体温。
由于运动引起人体大量 出汗时,也使一些矿物质丢失明显增加,跟随汗液流失大量的矿物质主要有钠、钾及少量的钙和镁等。
运动员缺钾时,糖的利用受限,还会增加肌肉损伤的概率,体 内ATP合成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影响,肌肉血流量相应减少,故可引起肌肉无力导致运动成绩下降,因此补充含钾丰富的水果、蔬菜、瘦肉类及含钙、镁、磷、铁丰富 的食品是非常必要的。
铁主要存在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肌蛋白中,并与多种氧化 酶、呼吸酶有关,因而铁与运动员尤其是参加耐力项目的运动员的摄氧能力有关。运动员的运动性贫血,可能与膳食营养不合理、摄入铁的利用率低、大量出汗使铁 的损失量增加等有关。
(6) 维生素。
维生素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与劳动中的作用相同。
运动时体内 物质代谢过程加强,使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若经常进行剧烈运动而不注意补充维 生素,可使维生素的缺乏症提前发生或症状加重。运动员对于维生素的缺乏情况比一般人严重。维生素A在体内除参与视紫红质形成、保护上皮细胞的健康外还 与应激机能有关。
许多运动要求视力集中,如击剑、射击、乒乓球等项目的运动员 。的维生素A供给量要比参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的需要量高,而且摄入量的2/3最 好由动物食品供给。
因为运动员总能量消耗高于一般人,而且水溶性维生素B1、B2、C及烟酸易随 汗液流失,当其膳食中这些维生素摄入不足时,运动员易出现肌肉无力、容易疲劳、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导致耐力受损害;相反,若这些维生素供给充足,则可提高肌肉的耐久力,运动后也较易消除疲劳。
扩展资料:
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一样需要的程度。
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
①食品所含热能和营养素的量,对蛋白质还包括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互间的比值,对脂类尚应考虑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②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人体消化率,主要是蛋白质、脂类和钙、铁、锌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消化率。
③食品所含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尤其是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钙、铁、锌等营养素被消化吸收后,能在人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④食品的色、香、味、型,即感官状态,可通过条件反射影响人的食欲及消化液分泌的质与量,从而明显影响人体对该食物的消化能力。
⑤食品的营养质量指数。食品价格不一定反映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是相对的。同一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可因品种、产地、成熟程度、碾磨程度、加工烹饪方式等不同而有很大区别。
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 一般来说,食品中所提供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越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养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3:00
运动的热能代谢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三要素,同时也受运动员的体重、年龄、营养状况、训练水平、精神状态及训练时投入用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全天所需总热量约在2800~3500千卡之间。当运动员体内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能源时,蛋白质几乎不被动用。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强,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增加;当运动强度达85%—90%最大氧摄取量时,全部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脂肪的利用也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为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应给予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0%~60%的膳食。近有报告指出,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体积高能食品作为赛前或赛中能量补充,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一种合理有效办法。脂肪在轻、中度运动时,脂肪约提供50%的能量需要。但膳食中脂肪比例过高,对运动反而不利。故膳食脂肪占总热能的25%~30%为宜。蛋白质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存在着功态平衡。近年发现,中强度运动使某些氨基酸代谢增强,但蛋白质终究不是运动员的主要能源,故不宜过多摄入。维生素有研究指出,运动员的维生素需要量较一般*要高一倍。为使运动员竞赛时体内有充裕的维生素,可于赛前1~2周每日补充维生素A2200国际单位(或胡萝卜素4毫克)、B12.5毫克、B22.5毫克、C100毫克、尼克酸25毫克。无机盐和水由于长时间的运动,运动员的失水量增加,使血.清铜、钾、钙浓度升高。为此,运动员除应在运动中适量多次饮用合适饮料外,还可在赛前O.5~1小时约饮500毫升低渗饮料,赛后2小时内应优先分次补充液体,恢复水、电解质平衡,促进废物排除,以利体力恢复。不同的运动不同的营养举重、投掷、短跑、跳高、跳远、跳水、武术、柔道和摔跋等项目要求较大的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并且要在极短时间产生爆发力。这类运动缺氧严重,氧绩大,含氮物质代谢加强。食物中蛋白质供给量应提升到每公斤体重2克以上,其中优质蛋白应占50%。食物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能的15%—20%,以满足运动员对糖、维生素和无饥盐的需要。击剑、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体操等项目,要求灵敏性和技巧,运动中神经活动异常活跃。全天总热能消耗虽不太高,但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盐应当充分。进行击剑、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期间视力活动紧张,应给予充足的维生素A。除食用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外,必要时服用适量鱼肝油丸。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对机体的灵敏性、技巧和力量等方面要求较全面,热能消耗也较大,故对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也应全面考虑。马拉松、自行车、摩托车、长跑、竟走、长距离游泳和滑雪等是长时间从事、耐久力为主的运动项S,其热能消耗量较大,是有氧氧化为主的物质代谢,但在后期,由于糖原大量消耗,中枢神经疲劳,耐久力下降,代谢的稳定性再次受到破坏。运动员的饮食应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质和维生素E、C、B6等,以保证血红蛋白和呼吸酶维持较高水平,增强机体能力,促进疲劳消除;食物中应含有占总热量32%—35%的脂肪以缩小食物体积,减轻胃肠道负担;还应供给一些含蛋氨酸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肝中脂肪代谢。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3:01
1、运动的热能代谢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三要素,同时也受运动员的体重、年龄、营养状况、训练水平、精神状态及训练时投入用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全天所需总热量约在2800~3500千卡之间。当运动员体内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能源时,蛋白质几乎不被动用。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强,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增加;当运动强度达85%—90%最大氧摄取量时,全部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脂肪的利用也逐渐增加。2、击剑、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体操等项目,要求灵敏性和技巧,运动中神经活动异常活跃。全天总热能消耗虽不太高,但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盐应当充分。进行击剑、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期间视力活动紧张,应给予充足的维生素A。除食用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外,必要时服用适量鱼肝油丸。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对机体的灵敏性、技巧和力量等方面要求较全面,热能消耗也较大,故对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也应全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