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蛇的有关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04: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0:14
蝮蛇
【异名】 虺(《诗经》),反鼻(《经典释文》),土虺蛇(《普济方》),反鼻蛇(《纲目》),碧飞(《湖州府志》),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纲目拾遗》),草上飞(薛德焴《系统动物学》),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蝮、烂肚蝮(《生物学通报》3:4,1958),土球子(《东北动物药》),地扁蛇(《中国药学大辞典》)。
【来源】 为蝮蛇科动物蝮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蝮蛇全长54~80厘米。
头部呈三角形;吻端圆,吻鳞宽稍大于高。
鼻间鳞较宽,其后缘向外侧方斜出。
前额鳞大,长宽略相等;额鳞之长和两颅顶鳞间的缝合线的长度相等:颅顶鳞之长与额鳞加前额鳞1/2的和相等。
眼上鳞长于额鳞,小于颅顶鳞。
鼻孔位于2鼻鳞间,前鼻鳞比后鼻鳞大一倍。
眼前鳞2片,眼后鳞2~3片,眼下鳞1片,前端与第3上唇鳞相接。
上唇鳞7片,第3片入眼;下唇鳞10片,前4片与前额鳞相接。
前颏鳞大,左右并立;后颏鳞小,左右分开,中间隔1对小鳞;后颏鳞和第1腹鳞间有5对左右的小鳞片。
体鳞起棱,通常23~21~17行。
腹鳞138~168片;肛鳞单一;尾下鳞28~56对。
背面为暗褐色,体侧各具黑褐色圆斑1行,约30个左右。
两侧斑纹在背*往往相连接。
头顶灰褐色,从眼后到口角有一黑褐色阔条纹;上、下唇和头部腹面均淡*。
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斑点,有时全呈灰黑色。
尾短,焦*。
[栖息第]平原或较低的山区,常盘成圆盘状或扭曲成波状。
[食物]捕食鼠、蛙、蜥蜴、小鸟、昆虫等。
有剧毒。
我国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
本动物的皮(蝮蛇皮)、骨(蝮蛇骨)、胆(蝮蛇胆)、脂肪(蝮蛇脂)、蜕皮(蝮蛇蜕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春、夏间捕捉。
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烘干。
【化学成分】从蝮蛇蛇毒中已分离提纯以下成分:出血因子HR-Ⅰ及HR-Ⅱ,蛋白酶b,一种缓激肽释放酶及两种缓激肽破坏酶和强化因子E。
HR-Ⅰ可能是它的主要毒索,含12%中性糖,等电点4.70,是一种酸性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5000。
HR-Ⅰ已高度纯化;但与蛋白酶b分不开,也是糖蛋白,分子量95000。
蛋白酶b是一种肽键内断酶,含2克原子Ca/mol;去Ca后,分子构型变化,丧失蛋白酶活性;反应不可逆。
强比因子E是11肽,其一级结构已经化学合成证明。
【药理作用】粗制蛇毒成分复杂,作用亦很复杂。
一般认为,蝮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
被咬伤的病人除局部出观肿胀、疼痛外;由于神经毒,常发生畏寒、目糊、眼睑下垂、颈项牵引感,当然更重要的是引起呼吸困难如双吸气、屏气、点头状或鱼口样呼吸等。
呼吸麻痹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动物试验也证明蝮蛇毒具有明显的神经毒的作用。
另一方面,蝮蛇毒具有显著的血循毒,单纯的人工呼吸并不能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临床病人也常出现面色苍白、多汗、心率加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严重中毒性休克症状。
虽然有人认为江苏蝮蛇毒主要也是神经毒(据他们观察呼吸麻痹是主要症状及致死原因),但一般仍认为血循毒是主要的。
它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胶及缓动素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
更加严重的是对心脏的直接损害,被咬伤的病人心电图有窦性心律不整、异位节律、P波变尖。
R波低电压、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扁平或倒置等变化,联系到实验动物中毒死亡后的尸解情况-心肌出血、心肌纤维浊肿断裂,可以认为蝮蛇毒对心脏的毒性是循环衰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休克、溶血及对各脏器的直接损害(如肾等),可发生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璃等。
严重咬伤病人常出现酱油色尿以及尿中蛋白、管型、隐血均呈阳性等。
防治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竹叶青、龟花蛇毒亦为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
一般局部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如能及时正确抢救,死亡率较低。
【炮制】蝮蛇霜:取蝮蛇煅烧存性,研成粉末。
【性味】甘,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纲目》:甘,温,有毒。
③《本经逢原》:大热,有毒。
【功用主治-蝮蛇的功效】祛风,攻毒。
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
①《别录》:酿作酒疗癞疾,诸瘘,心腹痛,下结气。
②《药性论》:治五痔,肠风泻血。
③《纲目拾遗》:治风痹。
【用法与用量】内服:酒浸或烧存性研末。
外用:浸油、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大风及诸恶风,恶疮瘰疬,皮肤顽痹,半身枯死,皮肤手足脏腑间重疾并主之:蝮蛇一枚。
活着器中,以醇酒一斗投之,埋于马溺处,周年以后开取,酒味犹存,蛇已消化。
不过服一升已来,当觉举身习习,服讫,服他药不复得力。
亦有小毒,不可顿服。
(《本草拾遗》) ②治白癞:大蝮蛇一枚。
切勿令伤,以酒渍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糠火温,令下,寻取蛇一寸许,以腊月猪膏和,敷疮。
(《肘后方》) ③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歪斜,肢体弛缓:土虺蛇一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地龙五条(醋炙),天南星一枚(重三分者,炮)。
上为末,醋煮面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三至五丸,生姜酒下,稀葱粥投,汗出瘥。
(《普济方》天南星丸) ④治一般肿毒,创伤溃烂久远等症:蝮蛇,去其首尾,剖腹除肠,锉,浸油中,五十日后,微蒸取用,外涂。
(《外科调宝记》蝮蛇油) ⑤泊瘰疬搭背:蝮蛇一条,香油一斤。
先将香油旗入瓷罐内,而后把蝮蛇放入浸泡,封口,埋地下,百日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状物,敷患处。
(《吉林中草药》) ⑥治胃痉挛:蝮蛇,酒浸一年以上,每食前饮一杯,一日三次,连续二十日有效。
(《动植物民间药》) ⑦治遗溺:蝮蛇一钱,鸡舌香二分。
上二味细末,临卧白汤送下。
七岁至十五岁,每服五分;十五岁以上每服一钱。
(《新本草纲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0:15
腹蛇 短尾腹蛇 Gloydius brevicaus(Stejneger)
蛇目 Serpentiformes 蝮科 Crotalidae
识别特点 中等大小的毒蛇,全长约500毫米。头为长三角形,与颈部分界明显;吻棱清晰;眼、鼻之间有颊窝,眼后到颈部有一条棕褐色纵带,其上缘镶有一黄白色细纹。体粗,尾短,末端尖细。口内前部有一对着生在上颌骨的圆锥状管型毒牙;后方还有8对预备毒牙。体色不一,可由浅褐色逐渐转成红褐色的变异;有2行彼此交叉或并列的深棕色圆斑,最外侧的1列背鳞与腹鳞之间有一行略呈星状的有规则黑色粗点。
我国至少有6种蝮蛇,然而分布在苏州地区甚至江苏省内的却只有一种短尾蝮蛇,这也是是产在当地仅有的一种毒蛇。
蝮蛇繁衍后代的方式非同寻常,母蛇分娩产下的是小蝮蛇而并非蛇卵,由于它的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得到的营养来自卵黄,不像马、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胎儿是通过脐带由母体供给发育营养的。
由腹蛇毒液中提取的蛇毒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和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年春季都有许多外地人来苏州郊区大量捕捉蝮蛇,致使蝮蛇资源急剧减少,必须引起警惕和加以保护。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 花尾腹蛇 短尾腹蛇 Gloydius brevicaus(Stejneger)
蛇目 Serpentiformes 蝮科 Crotalidae
识别特点 中等大小的毒蛇,全长约500毫米。头为长三角形,与颈部分界明显;吻棱清晰;眼、鼻之间有颊窝,眼后到颈部有一条棕褐色纵带,其上缘镶有一黄白色细纹。体粗,尾短,末端尖细。口内前部有一对着生在上颌骨的圆锥状管型毒牙;后方还有8对预备毒牙。体色不一,可由浅褐色逐渐转成红褐色的变异;有2行彼此交叉或并列的深棕色圆斑,最外侧的1列背鳞与腹鳞之间有一行略呈星状的有规则黑色粗点。
我国至少有6种蝮蛇,然而分布在苏州地区甚至江苏省内的却只有一种短尾蝮蛇,这也是是产在当地仅有的一种毒蛇。
蝮蛇繁衍后代的方式非同寻常,母蛇分娩产下的是小蝮蛇而并非蛇卵,由于它的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得到的营养来自卵黄,不像马、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胎儿是通过脐带由母体供给发育营养的。
由腹蛇毒液中提取的蛇毒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和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年春季都有许多外地人来苏州郊区大量捕捉蝮蛇,致使蝮蛇资源急剧减少,必须引起警惕和加以保护。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 叶林腹蛇 科 名:腹蛇科
中 文 名:叶林腹蛇
学 名:Lachesis muta
属 名:Lachesis
食 性: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分 布:尼加拉瓜南部至巴西间。
形态特征: 全长一般均超过2公尺。为新*中体型最大的毒蛇,亦是腹蛇中体型最大者。体型粗,但头部较为粗短。躯体背部以淡褐或褐色为主,具有黑色菱形斑纹。
生活 习性:栖息于热带雨林等多湿的自然环境。性情温和,入夜后较为活跃。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