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15: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0:16
上周五,上汽集团的股价大幅高开,并一度冲击涨停。诱因,当然就是上汽集团于当日发布了一则关于投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公告。
这个公告翻译一下,其实就是由上汽牵头,找了一堆“朋友圈”一起干“高端智能纯电汽车”。这波“朋友圈”不光有张江高科,更关键在项目计划中,出现了与阿里巴巴合作投资的信息。对标的项目,则暂定名为“智己汽车”。
于是乎,投资者将其视为“重大利好”。想想看,“高端智能纯电汽车”,联合“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着力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芯片”和“纯电”等等。从规模来看,计划首轮融资100亿——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新势力。
再看看纳斯达克的蔚来:市值已过700亿美元,差不多快“一个半”上汽集团的总市值了。特斯拉的市值更是达到了“宇宙级”的55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十个上汽集团。照这个预期想下去,上汽集团的股价最起码翻两倍啊!
就在不久前,市场上似乎已有一个先例。11月5日掌阅科技公告控股股东向字节跳动(旗下的量子悦动)转让股份,引发了连续六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在两周内翻倍有余。
于是,对于投资者而言,还犹豫什么?一个字:追!
然而,为何最终收盘,上汽集团连一个涨停都没封住呢?
其实,冷静想想,这很正常。原因,有以下三个。
无法确定的概念,对于大市值公司影响力有限
我们知道,当下的市场早已不像当年,公司改个名字就能一飞冲天。尤其是像上汽集团这样的“巨轮”,大量的机构持仓。股价上涨,必须要有一个足以让人信服的逻辑。套用巴老的一句老话,只有“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预期有了质变,才有可能引发股价的短期暴涨。
那么与阿里合作,推出高端纯电的智己,能不能实现这一点呢?亦或者说,它能否提供给投资人这样的“预期”呢?
诚然,首轮融资百亿,超过了当年的蔚来、小鹏等等。然而圈里人都懂,这个规模摆在“造车”这件事面前,只能算是“起步价”而已。
关键是,这件事儿虽然概念很好,也契合热点,但毕竟不确定性太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目前还处于“蓝图”的阶段。
就好比蔚来、小鹏,它们首轮融资的时候,市值是多少?别忘了就在一年多前,蔚来的市值只不过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分之一……
也许你会说,一年前“风没到”,连特斯拉的市值也一般。当下不同了,正在新能源的“大风口”。
既如此,为何有那么多新势力“暴雷”了?
回想就在两年前,是不是还有很多人觉得拜腾要比小鹏、甚至蔚来都靠谱呢?然而现在拜腾的市值能有多少呢?
更关键的是,即便多数投资人相信上汽和阿里巴巴这对“金牌搭档”,也不足以激起太大的水花,因为上汽集团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
一般来说,单纯靠概念引发股价上涨仅适用于小市值公司。例如不久前飞涨的掌阅科技,起涨时的市值不过百亿。关键是,它是一个总资产不过20亿,营收不过20亿,净利润仅1亿出头的“小公司”。有了字节跳动的参与,市场自然可以“畅想”它能够迅速实现营收、利润的翻倍。
而上汽集团呢?是一个总市值、净资产都超过3000亿,营收8000亿、净利200亿级别的“巨轮”。且不说市场“抄不抄得动”,单看预期:即便智己能成功,区区百亿的起步投资,要想让它实现“未来现金流折现”的大幅增长甚至翻倍,估计市场上没有一个人乐观到这种程度。
智己的成长性: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被市场“一致性看好”
诚然,上一个章节的观点你可以从两方面驳斥。
第一,?????????蔚来、小鹏目前的营收都不高,利润更是负值,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市值纷纷超过上汽集团。
第二,?????????智己目前并不只是“蓝图”。它的实车已经初步成型,并要开始路试,很快就能量产上市了。智己并不是现在才开始从零起步,而是属于上汽“L计划”的落地。而这个项目,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启动了。
第一点我们不讨论,这又会回到蔚来、小鹏当下这种“市梦率”估值是否合理的“老问题”上。
我们现在想说的是第二点。正因为智己属于“L”的落地,我们才认为市场并不会将智己与蔚来、小鹏等同看待。
也就是说,市场可以给蔚来、小鹏“市梦率”,但并不会给智己。
大家应该注意到,蔚来、小鹏,还包括理想等等,它们身上有个显著区别于其他车企的特点。用套话来说,就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造车”。
别看不起这个词。这其实才是市场能给这些车企“市梦率”的关键。
什么叫“市梦率”?就是你可以尽情的畅想、做梦。用“正经”的话来说,就是对行业模式的*、*。就如同当初数码相机革了柯达的命、智能手机革了诺基亚的命一样,这些“新势力”迟早将革了“传统车企”的命。
这才是蔚来市值超宝马,特斯拉市值超包括BBA在内的所有豪华品牌车企市值总和的深层次原因。无论你接受与否,市场的多头们就是这么看的。你觉得“无法理解”、“不可理喻”,只能说明你是空头。
大家注意,多头看待这些“新势力”有一个“洁癖”,就是不能沾染“传统车企”。这也是为什么宝马推出了i系列,奔驰推出了EQ系列,甚至大众有了MEB,市场却仍然不愿意给出高估值的原因。
因为市场认为:没有人能革自己的命。奔驰宝马不能、丰田本田不能,大众不能,当然上汽——也不能。
这些年,上汽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不少。三电技术,也发展了一代、两代。从Ei5,到现在的R系列,高端也有 MARVEL X。然而市场为什么并没有因此给上汽太高的估值预期?原因就在这里。
再看这个智己。各种宣传都是“新势力套路”,也有阿里的“站台”(但其实持股20%都到不了),但它骨子里,依然是“上汽新能源”。
没错,恰恰就是因为智己,本质上就是上汽“L”的落地。而这个“L”,市场已经预期两年了。所以这则公告对于深入关注上汽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突发消息”。
而智己本身,如果从行业类比来看的话,它不像蔚来、小鹏,更不像特斯拉,而是更像广汽新能源的Aion,亦或者类似于吉利的几何、北汽的极狐。
是的,它只是上汽想要重新打造的一个新能源品牌,然后定位会往高端靠而已。有了之前MARVELX的表现,你指望市场能给这个新品牌多少预期呢?
作为参考,大家不妨可以去看看广汽集团、吉利汽车以及北汽蓝谷这一年多的股价表现——也都涨了,但和蔚来、小鹏、特斯拉是没法比的。
股价走势何去何从?核心还是看上汽集团自身的周期性
至此文章标题的答案应该是已经有了,即由于智己的影响力有限,而且市场的预期并不像很多追热点想的那样,所以才出现了“辣么大利好却一个涨停都封不住”的情况。
平心而论,这个智己对于上汽股价的影响力,恐怕还远不如ID.4 X的投产来得大。这样一个消息,让一个市值3000亿+的公司,一天之内股价涨了8%,已经是超预期(涨得过多)了。
然而可能大家仍觉得不过瘾:说了半天,上汽集团未来的走势到底如何?是涨还是跌?
按说,这样的“算命话题”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畴,但有人关心,我们不妨说说我们的观点。
汽车是消费股还是周期股?有争议,但我们的观点肯定是后者。只是,它的周期不像钢铁、水泥、石油那么明显。
上汽集团,则是所有车企上市公司里,最符合周期股特征的。亦或者说,上汽集团是最能体现整体行业周期的公司。
所以上汽的涨与跌,与中国车市的行业周期特点密切相关。这一点,与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等等整车上市公司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我们注意到,上汽集团的利润,是2018年出现峰值的,从2011年的202亿逐年递增,达到了2018年的360亿。之后的2019年,首次出现利润下滑,跌到了256亿(今年截至目前看,依然是同比下滑)。上汽集团的股价,也理所当然地在2018年创造了历史新高,之后逐步下滑,从33.69元(前复权)跌至今年年初的“疫情底”16.58元,刚好腰斩。
所有这些,都符合“价值投资”的特点,即股价长期“称重机”,与业绩对应。
那么现在的关键是,下一步上汽集团的业绩到底是见底回升还是继续下探?这一点大家通过今年的各种行业分析也看到了——你说是疫情后的刺激也好,是行业真的转暖也好,总之今年下半年确实是好消息不断。这也是促使今年整车板块“疯牛”的原因(长城、长安均暴涨)。上汽集团的股价,也从16.58元回升至(最高)28.8元。
对此,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满意。长城汽车目前的股价差不多是“疫情底”时候的4倍,长安汽车一个扣非净利亏损的公司,目前的股价也相当于“疫情底”的3倍,凭什么上汽连翻倍都做不到?有没有可能借着智己来一轮“补涨”?
我们的观点是:可能性不大。
上汽与长城、长安的成长逻辑有很大不同。例如,有无数人可能对于上汽的低估值无法理解——同样是整车股,上汽只有十几倍的估值,而长城估值达百倍,凭什么?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上汽的利润全都来自于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为主。上汽自主板块,这么多年了,一直是亏损的。你没看错。别以为荣威、名爵现在很火,它的这部分仍然是亏损的,并且连毛利率都是负值!
而且!它的亏损幅度还在增大。以三季报为例,其自主板块的经营性净利为-16亿,同比增亏3亿,环比增亏5亿!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靠合资公司赚取利润的上市公司,估值都不高,因为这背后的成长逻辑掌握在外企手中。
这方面有个“血淋淋”的教训。当年的长安汽车,估值同样只有十几倍的时候,也就是它创造股价峰值的时候,业绩就是主要依靠长安福特支撑,而自主板块一直亏损。后来的长安福特怎样了大家都看见了——从盈利支撑变成了巨额亏损。长安汽车的股价,也从最高值25元跌至最低值5.53元——并且估值越跌越高,活生生的戴维斯双杀!
我们倒不是说上汽会重蹈长安的覆辙。大众、通用也绝非福特可比。我们只是说明这背后的估值逻辑:上汽目前的低估值是合理的。
再看“周期变化”。目前来看,通用看起来像是走出了周期低估,今年以来呈现增长态势。上汽大众则似乎还没完全“缓过劲儿”来。自主板块虽然新品叠出,但从投资者角度似乎也还没看到扭亏的预期。
这种情况下,凭什么让投资者可以把上汽的股价“买到翻倍”呢?
那是不是意味着上汽就只有“跌”一条路呢?
也不是。
被忘了,还有MEB、还有ID.4。当前,上汽的股价在整体行业板块不出现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应该处于一个平衡点。而决定未来涨跌的因素,除了产销报告以外,更关键的恐怕就是ID.4 X的表现了——如果好于预期,再上一个台阶,甚至摸一下历史新高(33.69元)并不是没有可能。反之,如果ID.4表现平平,股价在这里做个小双头之后回跌,回到前期21-25这个平台区间整理,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说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呢?嗯,所有的买卖都是有多空预期决定的。那就要看基于以上的分析之后,你目前的观点会是“多”,还是“空”了。如果非要问我的立场,面对目前的股价,结合整个行业的疯狂程度,我属于“空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