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15: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10:16
早更新世黄河源盆地沉积了一套以粗砂、砾石为主较粗的砂砾石层,我们称之为野牛沟组,同位素测年为223.9万~76.4万年。该时期黄河源区气候比较湿润,孢粉比较丰富,组合中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木本植物花粉含量一般在27%左右,属于森林草原气候。在扎根加陇剖面中产有大的裸子植物(Gymnosperm)及脊椎动物骨骼化石(张森崎等,2006)。王绍令等认为在早更新世,黄河源区为温暖湿润的气候,这个时期青藏高原总体不高,海拔高度大约在2000m左右,此时本区还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得青藏高原北部很湿润(王绍令等,1992)。这一时期,在黄河源以北的柴达木盆地出现过湖泊面积扩大(于庆文等,2001),湖水淡化,盐类沉积减少,甚至在盆地的东部盐类沉积消失的地质事件(张彭熹,1986)。
以上资料说明,早更新世黄河源区气候总体是比较温暖湿润的,降水比较充沛。孢粉组合研究显示,该时期虽然是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气候,但实际上还存在一些冷-暖和干-湿的气候波动,孢粉带可以划分为3个亚带。同时沉积物粒度也显示,该时期早期沉积物粒度比较粗,为古湖水进时期冲积扇亚相沉积物,反映古湖早期发展快速,降水比较丰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