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20: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7:17
明朝实行海禁制度,禁止海上一切贸易往来,这使得当时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有倭寇,自然就有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这两位抗倭英雄稍熟悉明史的都知道,但提携重用这两位的胡宗宪却未能带着抗倭英雄的光环流传下来,被更多的后人知晓。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个很纠结的问题。
做大事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在开明治世,一切还好说,做大事之人付出的代价多半是成事本身的那些个艰辛;而如果在奸人当道的庸世,想做大事就没那么简单了,成事本身的艰辛要付出,但光有这个远远不够,可能还需要付出与奸人为伍的污浊代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做大事的机会。
运气好,个人生活有操守,为做大事与奸人为伍,那叫和光同尘,枭雄所为;运气不好,个人生活不检点,那就叫狼狈为奸,为人不齿。
很不幸,抗倭有功的胡宗宪属于后者。
从胡宗宪的仕途经历看,此人本质上属于能臣那一类。早年考中进士后,先在刑部观政学习,后到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当县令。
从当县令起,胡宗宪就显示了他治理地方的过人才干,尤其是对付地方强盗,一个因地制宜的安抚劝降之策,三下两下就把常年铲除不掉的地方强盗变成了为己所用的义军。
手段很灵活,一点不刻板。
在益都知县以及余姚知县任上干出成绩后,胡宗宪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整军纪,固边防,为大明的边疆稳定作出了不小贡献。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因十年政绩显著,明世宗钦点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其用意便是想用他去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胡宗宪也是志在必得,临行前他曾立下这样的誓言:”我这次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
到任后,胡宗宪毫不含糊,针对明朝官兵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的积弊,他以严明赏罚的手段,大力进行整顿。经过这一番努力,东南沿海官兵的军容、军纪迅速改观,士气也重新振作了起来。
但对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胡宗宪来说,一个浙江巡按监察御史的权利似乎是不够用的,毕竟这个官职离主政一方还有不小的距离。
恰在这时,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受内阁首辅严嵩的推荐,以祭海神的名义,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军务。
赵文华这厮是明朝头号大奸臣严嵩的义子,为人奸诈骄横。他排挤陷害忠良,到江南后,浙江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先后都栽在了他手里。
对胡宗宪来说,这是个需要做出选择的重要时刻。
是与奸人势不两立呢?还是和奸人同流合污呢?
选择前者,生死难料;选择后者,大权可期。
为了能成大事,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也有由此可富贵荣光的心理,最终胡宗宪选择了后者,开始极力奉承讨好赵文华。
同流合污带来的好处有时候来的很直接。在赵文华的大力举荐下,明世宗很快擢升胡宗宪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又加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
由此,他便成了手握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权力大过一般总督的东南实权人物。
拥有大权后,一方面胡宗宪身上很有些贪图荣华富贵的影子,个人没少搞钱,而且还十分纵容其子搞*;但在抗击倭寇、大展宏图这方面,他还是一点没松弛,依旧抱负满满。
他提拔重用了俞大猷、戚继光等一批名将,把颇负盛名的徐渭也招进自己幕府作了高参。
有这帮能人猛将辅助,不久,长期在东南沿海肆虐的汪直、徐海两大倭寇集团一举被胡宗宪荡平。
若没有后来的官场翻船,如此功绩足以让胡宗宪流芳后世。
只可惜,他终没逃过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残酷法则。
因为为官不检点,手握大权时,胡宗宪就屡遭*。为保住官位,他用的还是老办法,紧抱严嵩大腿,通过赵文华多次重金贿赂过这位当朝第一奸臣。
严嵩不倒,他没事;严嵩一倒,他的麻烦就大了。
嘉靖四十一年,作恶多端的严嵩终于垮台。树倒猢狲散,胡宗宪不久就遭到猛烈*。
按说一顶严党的帽子是足以压垮他的,所幸皇帝老儿念其抗倭有功,最终给他留了条活路,只罢官,不要命。
历史有时候很残酷,不仅在于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还在于不还完不算完。
胡宗宪告老还乡,隐居乡野后,本以为能善终而老了。不曾想,一封昔日写给严嵩之子严世蕃的贿求密信被搜出,因密信中牵扯假拟圣旨的大罪,胡宗宪再无回旋的余地,终被投入大牢。
如此一来,彻底清算的时候就到了。面对各种反复罗织的罪状,胡宗宪不愿被折磨而死,在1565年愤然自尽。他之所以愤然,那是因为他自认是朝廷权争的牺牲品。可话说回来,他落下的大小把柄实在也是太多了。只要有人推,他根本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