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19: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0:52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专业王海英老师的讲座《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王老师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研究,是吉宁大学附中的校外心理辅导老师,她还经常深入中小学进行调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自身渊博的专业知识,在给我们授课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作了理论性指导。
王老师认为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都希望将学生的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持续发展。但很遗憾,现实中,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却不停地将内在动机转化为外来动机,甚至消失。
那么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是什么呢?王老师认为一是外部强化,二是认知好奇心。
关于外部强化——
心理学认为,强化能产生刺激作用,有以积极表扬为主的正强化,还有以批评惩罚为主的负强化。心理学专家普雷马克认为,强化具有相对性,总是伴随着反应之后出现的,也就是说先有行为,后有强化,而且强化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强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用兴趣高的活动强化兴趣低的活动,才能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效果。例如对于放学以后的孩子,是先让他玩呢,还是先让他写作业呢?答案是先让他写作业,用“玩”来作为“写好作业”的强化物。
但应注意,对于本来能用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例如某些学生本身兴趣很浓厚的行为,不宜再采用外部强化,如果外部强化此时介入,反而会损害或弱化内在动机对活动的兴趣。
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这时所呈现的刺激叫做正强化物,它们通常是一些人们所喜爱的或有价值的刺激,当这些刺激伴随在某一行为之后出现时,就会使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例如,当一个学生正在写作文时,老师走过去对她说:“我很喜欢你的作文。你不但用词恰当、语法规范,而且描写的非常清晰。”如果该同学的作文因此而不断改进,那么教师的这一番话就起到了正强化的作用。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是课堂里是最常见的强化物。学生得到好的分数、鼓励的评价、墙报上的小红旗、五角星等都是增强学生学习的正强化物。对儿童来讲,食物、玩具、听故事、看动画片、做游戏等都可以做为正强化物。
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消除或避免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这一被消除或被避免的刺激叫负强化物。当这些刺激在某一行为之后,立即被除去时,就会使该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例如,教师告诉学生们:“同学们,这周大家的家庭作业做得很好,交作业也很按时,因此,这个周末就不给你们布置家庭作业了,我们把它留到下周一再做,观后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该教师是想通过周末不留作业使学生在下一周更好地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负强化仍然是使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而不是减少。负强化常常适于在所期待的学生行为没有表现出来之前使用。例如,当学生在中午下课前开始说话时,教师说:“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去吃午饭。否则的话,就得过一阵子再去吃午饭”。这时,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亦即表现出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当然他们也就避免了不能立即去吃午饭这一结果。显然,这也是运用负强化。
根据强化的依随性和普雷马克原理,当我们运用强化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这种前后关系不容颠倒。比如,小明从小就喜欢看电视,上学后依然如此。但家长有一项规定,必须做完功课,才可以看,若功课没有做完或做得不够认真,则禁止开电视。有几次小明没有做完功课就想打开电视看六点钟的动画片,都被妈妈严格禁止了。结果,直到小学毕业,小明均能遵守这项规定,总是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而他喜欢的电视节目也都观赏了。小明的妈妈做得很好。有的家长常常误用,允许孩子先看电视,然后做作业,完全是本末倒置。第二,必须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与他的学习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如果在学生心目中没有把强化与良好的学习行为联系起来,强化对他的学习并不起作用。比如,有的学生为了看电视,草草地做完作业,就要看电视,如果家长允许看,则是对他做作业草率、不认真这一不良行为的强化。因此,家长必须使儿童意识到,允许他看电视是对他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一种奖励,而不是随便怎样他想看就可以看的。第三,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比如,家长可能觉得弹钢琴要比练毛笔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诉孩子说:“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弹一小时钢琴。”家长心想这回孩子该好好练字了,可孩子根本不买帐,因为他宁愿多写毛笔字,也不愿弹钢琴。可见,教师和家长在选择强化物时,必须了解与所要强化的学习行为相比,儿童更喜欢什么,并把后者做为强化物,方能有效。
关于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是人追求外界信息、进行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一般好奇心是指人们在过分单调的环境中,由于缺少刺激,就会想办法寻求各方面的信息,但所追求的信息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方向,仅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满足。
特殊好奇心是指人们对某些具体的、特殊的事物感兴趣,从而有选择地接受某方面的信息。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好奇心。
例如,一个小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妈妈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你是从白菜地里捡回来的。”孩子自言自语地说:“奇怪呀,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是妈妈生的,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是爸爸生的,而我怎么是从白菜地里捡回来的呢?”孩子显然很迷惑,但妈妈不再做更多的解释。于是,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他将花费很多的时间寻找报刊书籍上的有关信息,自发地探索自己的身世之迷。很明显,这个孩子对“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一种特殊的好奇。
认知上的矛盾是特殊好奇心产生的重要条件。许多人对UFO、有没有外星人、百慕大三角等感到好奇,不断追寻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恰恰是因为这些事情令人感到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直到今日,人们仍未找到解释这类问题的明确答案。那个被妈妈一句不恰当的回答所误导而不断追寻自己“身世之迷”的小男孩,也是因为认知上出现了矛盾。当一个孩子上学后,对某一门学科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一种特殊的好奇心。
要想唤起这种好奇心,教师不仅要提供有关的知识信息,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呈现的某些特点,如新奇、变化、夸张、复杂、含糊不清等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不和谐,进而唤起他们对某一学习内容的特殊好奇心。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少。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呢?王老师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方法:
1.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2.发现学习是激发动机的有效手段;
3.培养学生兴趣;
4.利用原有兴趣进行动机迁移;
王老师的讲座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再一次唤醒我们的*,让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