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13:2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0:18
一般我们都听说过“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它出自南宋时期,说明当时的江南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地位。
尽管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但是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当时金朝占领中原,野蛮“驱使”华北、中原地区北方人民,使得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给南宋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能工巧匠,与当地百姓一起辛勤劳作,推动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完成,却非在南宋时期开始。
在此之前就曾发生过经济南移。
西晋灭亡后,东晋王朝也曾偏安东南。尽管之后政权更替频繁,但是相对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来说,当时南方的战乱还是十分少的, 安定的社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当时的大批北方民众随西晋*贵族迁往南方,南方的劳动力迅速增加,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迁的汉族民众与南方少数民族共同劳动,使得江南经济快速发展。此外,南方一些统治者,如刘裕,采取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 修水利等经济发展措施。这一时期,南北经济差距开始缩小,但还没有超过北方。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国家大一统,南北方经济都获得快速发 展。
统治者进一步开发南方地区,使之成为产粮重地。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打乱了北方的社会格局,民众不稳定,哪里安心生产?因此,大唐后期“赋之所出,江淮居多”。中国的经济重心首次出现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更加频繁,而南方则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大量北方民众移居江南,家伙是哪个很多割据政权统治者,采取了许多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这一时期,南方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北方。
可见,中国经济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0:18
中华*时期,上海极其以南的地区经济不错,之后新中国成立,北方复苏,改革开放后,随着东北的没落,大约在2000年之后,南方经济已经优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0:18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何在? 1天时:宋朝时候,中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原先气温高,降水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的北方开始转冷。再加上中原地区森林长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条件开始恶化。 2地利:从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乱至五代,中国的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而南方战乱少。 3人和: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