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17:0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1:51
不同的农业类型,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主食会有所不同,北方游牧民族以肉奶为主,黄河流域的北方旱作农区以粟麦为主,而南方以稻谷为主。
人对饮食会有偏好,也会因第一次吃新食物而出现暂时的不适。因饮食偏好带来的健康问题,本不归于食品安全范畴,但历史时期的记载,仍认为它与“食毒”有关。
《明史·食货志》记载,“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
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小麦自西亚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较长适应过程,才逐渐推广开来。农史研究表明,直到汉代,陕西关中仍不喜欢种麦。其原因,一方面冬小麦是秋种夏收,和传统农作物春种秋收不一样,农民不太适应;更重要的是,小麦种皮坚硬,粒食品质比不上粟、稻。
随着石磨盘的发明和应用,小麦被加工成面粉,北方地区开始进入“面食”时代。但是,人们初次接触面食,出现了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有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当时人的体内缺少小麦面粉消化酶造成的。
汉唐时期,伤寒病是中国北方非常流行的病患之一,很多人认为,小麦性凉易于积食,食后受凉是诱发伤寒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面食发酵(发面)技术开始出现。著名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酸浆发酵法、酒发酵法等,主要做法是把酸浆、酒等投入易于发酵的米汤中用来发面。经过发酵,面食变得容易消化,对人的健康大有好处,也促进了麦类作物的发展。
直到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夏税超过秋税,小麦才成为北方农区的主粮。南方人始终认为,“北地霜雪多而毒少,南方霜雪少而毒多。北麦面可以常餐,南麦面只堪暂用”(陈嘉谟《本草蒙筌》)。中国北方麦作区农民至今仍保留食面后喝面汤的习惯,谓之“原汤化原食”。 唐本草学家陈藏器对此的解释是,“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自然兼有寒温,面热麸冷宜其然也”,热性的面与冷性的麸正好与之相反相成。因此很早就有人建议,“小麦合汤皆完用之”(南朝陶弘景),可免面热之患。
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与北方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开始频繁交流,主要体现在肉食和乳酪食品。明清时期,为解决大人口剧增带来的粮食问题,美洲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包括辣椒等调味料。
从消化功能上说,人体肠胃对外来食物存在一个适应和接纳过程。通过人们的改造与适应,外来作物逐渐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弥补或校正了因既定饮食习惯与偏好造成的营养健康缺失。
至于现代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速食品,它带给人们的方便快捷毋庸置疑,但其高油脂、高盐分、高糖分也不容忽视。西方人与东方人的体质存在差异,盲目跟风与趋同肯定会带来肠胃适应问题。现在有人把它们定义为“垃圾食品”,我想其本意不在于食品,而在于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新材料等带来的次生性不安全因素。
现代食品安全不仅是加工问题,而是一个系统问题,从其源头——种植开始,食品安全问题便存在了。
自人类开始吃饭,食品安全问题就存在。只是在现代文明产生之前,食品安全是小概率、隐性的。而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生,加速了食品安全问题,使其以*件集中爆发,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1:52
我认为是“吃面”,因为人们在吃面的时候也是要通过牙齿咀嚼的,如果喝面的话人们就会直接吞咽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1:52
吃面,因为喝面的话有点伤胃,吃得太急了不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1:53
面肯定是需要吃的,因为在吃面的过程中我们是有咀嚼的动作。只有吃完才会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