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1 17:20
里子加偏旁变成:埋;理;哩;娌;野
1、埋,多音字:
(1)mái,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或指隐藏。如“掩埋”“埋葬”。
(2)mán,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如“埋怨”。
2、理,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含义。古语中“行理”为外交官名,行理常出国外,在旅行中办公,故名。《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即这个意思。故而“理”“李”是同音通用。
3、哩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猜测、夸张、强调等语气。跟“呢”略同 [a formal word in Chinese]。如:还早哩。
4、娌 lǐ 形声。字从女,从里,里亦声。“里”指“里边”、“内部”。“女”和“里”联合起来表示“在家人列队迎候贵客的队伍中站位靠后(靠里)的女子”。本义:弟媳。说明:古代人家列队迎宾的队伍排列顺序是:公公(嫜)排在头里,站位在大门外;其次是兄长;再其次是诸弟;最后依次是婆婆、妯娌、儿童。“妯”是兄长之媳,家务总管,站位在婆婆之后,“娌”之前。“娌”是弟媳,站位“妯”之后、儿童之前,在里屋门口。
5、野是指郊外。最初指周代王城外百里的区域。《说文》:“野,郊外也。”甲骨文的野字是由土及地上的树木所组成,表现出野外的风景。说文古文中将树木中加入予形,小篆将土改作田、土,从而成为了形声字。由郊外引申为民间、界线、范围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