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0: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8:42
新浪财经悦读会《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现场。上图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新浪财经 尚祚 摄) 周其仁: 我们回到这本书,不管你用什么概念,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你用什么都行,但是中国经济在毛以后发生一个惊人的变化,哪家哪派都要面对这个事情,这本书的导语说从来没有诺贝尔奖经济得主如此阐述中国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变化。我们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认为它不够也好,但是中国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这个变化有没有解释?你怎么从饭都吃不上,没有人想到过农民工不够用,吃饭问题解决以后,就业问题没有人想到过。理论家也好,思想家也好,要对这么一个重大的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有没有一个框架、一套东西来解释。这本书对这个问题是有重要贡献的,而且这个贡献不同于前人的贡献,它也不同于*的贡献。*曾经有一个制度变迁理论,这本书的批评是静态的,是一个主体做的计算,好像整个社会有一个做收入成本计算的主体,整体建构,这是*81年的这本书的框架,为什么发生制度变化?他把成本拆成两部分,一个是改变制度的信息成本,一个是改变制度以后的收益,只要改变制度收益足够大,改变制度信息成本降低,这也是当时很简洁的框架。《变革中国》这本书里还是不同意这个框架的,科斯和*是很好的朋友,王宁跟*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朋友是朋友,不同意是不同意。不同意以后关注的是你们提出什么东西,似乎是一个动态的制度变迁。这个制度变迁,首先这个社会不是一个人在做计算,所以他们提出两元变化,一个是*主导的,中国比世界落后,*着急,不变要完蛋。还有一个是所谓边缘发生的变化,大蛋糕先从边上开始吃,一部分包产到户,一部分是乡镇企业,然后是个体户,然后是特区,他是说这四大边缘变革撼动了中国原来毛时代的框架。虽然我们还是*党领导,还是社会主义,这个旗帜没有变。但是由于底层变革了,这个框架比*那个框架到底怎么样?我的看法是解释力增加了,但是含糊性也增加了。中国经历过这个过程就知道,边缘的改革如果没有*系统的承认,那不能合法。四大边缘改革最后经过几年变成*和法令层呢?包产到户进了法令吗?特区开放进入法令吗?如果只有边缘底下自发的变化,没有变成制度化的合法化过程,能不能解释中国今天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变化? 这个底层和上层的互动非常重要,自发现象和这个自发现象被纳入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它派生的法律框架非常重要,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稳定预期。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边缘的变革,穷的时候边缘变革发生频率很高,富有以后这个边缘变革的发生频率变低了。中国上上下下志满意得的人越来越多。回到科斯这个框架里面,自发变革靠什么?什么东西推动自发变革?穷到不行就要变,穷是变,农村的改革中饿就是变,你肚子饿还能无动于衷?无动于衷就要继续饿下去。但是等到温饱阶段一过,人均GDP到了五千美元,这个动力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哪个框架都要面对,无论是静态的,*的两个成本、两个收益,还是我们叫边缘改革和核心部分改革,都面对这个问题,这是中国再往前也要面对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这个框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动力机制,你说你有自发变革,有边缘变革,为什么变革?比喻很容易,蛋糕从边上吃。制度变革为什么从边上吃?为什么最近几年从边上吃的力量减弱了?这个蛋糕好像越来越硬,不能碰了。你一方面看我们过去释放的生产力还在鼓包,腾讯现在市值已经超过大电信运营商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主管部门和大运营商,微信不是很成功吗?那我得收费,不能继续这么免费下去了。就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这两个都是非常现实的例子,我们在概念上,你用哪个框架来处理?为什么自发改革到这个时候,好像不容易发出来?04年提出来的所谓非公36条,鼓励民营资本进一步往你定义的市场经济方向走,电信现在才说要鼓励民营进入,现在已经开始进入所谓去电信化,电信网络的盈利已经大幅度下降。这时候才想起开放了,你已经完全有新的通道,完全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完成通讯功能。我就要问一个问题,按照王宁和科斯的框架,这个动力机制怎么解决?我们不用任何概念就行吗?它在什么时候变成旺,什么时候变弱,这个是什么东西在驱动?我们理解它了吗?我们在思维上能够再现它吗?这是我觉得要讨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