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9: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3:45
【药名】:笔筒草。
【拼音名】:BíTǒnɡCǎo
【英文名】:HerbofRamoseScouringRush
【拉丁植物名】:Hippochaeteramosissima.(Desf.)Boerner[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
【别名】:千峰草、节骨草、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节节草、接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锁眉草、草麻黄、节骨草、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无心草、接骨筒、麻蒿。
【主治】: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
【性味】:甘;苦;平;无毒;微寒。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来源】:该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晾通风处阴干。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山坡草丛、溪边、池沼边等地。
木贼草
《木草经疏》
【来源】该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山西等省区。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异名】木贼(《嘉祐本草》),锉草(《盛京通志》),节节草(《植物名实图考》),节骨草(《东北药植志》),擦草、无心草(《山西中药志》)。
【药材性状】干燥全草,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枝,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无,味甘,微苫涩。以茎粗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
【采集】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
【炮制】洗净,稍润,剪去根部,切段,晾干。
【性味】甘苦,平。
①《嘉祜本草》:味甘微苦,无毒。
②《纲目》:温。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
【归经】入肺、肝、胆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二经血分。③《本草汇言》:入手、足三阳经。
【功用主治】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
②《纲目》: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
③《本草正》:发汗,解肌。治伤寒,疟疾。去风湿,散火邪。
④《玉楸药解》:平疮疡肿硬,吐风狂痰涎。治痈疽瘰疬,疔毒,疖肿,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诸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宜忌】气血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非其所任。
②《本草汇言》:多服损肝,不宜久服。
③《本经逢原》:多用令人目肿,若久翳及血虚者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