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以前是不是叫庐州啊?在什么时候叫这个名字,什么时候改回来的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22:3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30
合肥古称庐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30
合肥市(Hefei)
别称:
庐州
坐标:
北纬32°、东经117°
面积:
7029.48平方公里
人口:
人口为462.73万人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9.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0.69%。
市树:
广玉兰
市花:
桂花、石榴花
区号:
0551
邮编:
230000
车牌:
皖A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宁庐方言)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正式成立于合肥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31
合肥别称庐州 三国故地包拯故里为兵家必争之地
合肥市市树:
广玉兰
合肥市市花:
桂花和石榴花
简介: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
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为合肥。
作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时期,合肥是魏国重镇,兵家必争之所,致使这片土地以古战场的硝烟战事闻名——— 曹操威严立于教弩台上操练强弩手五百,以御东吴水军;张辽威震逍遥津,一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还似荡漾回响;吴主跃马飞骑桥,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
呜呼!纵使教弩台、逍遥津、飞骑桥残痕仍在,震足扬尘,不是硝烟;呵斥声响,不是操教。纵情于枭雄野心,志士忠贞,还是乱事情缘,都只剩感叹。三国往事,英雄惊奇,皆葬滚滚江河水,已赴咸淡笑谈中。
除却三国故地,合肥还是包拯故里。合肥城中有一包河。北宋嘉�七年,宋仁宗见包公年事已高,家中又无田产,曾下诏赏赐包公在庐州地界一片相当大的土地,以解决包公告老还乡之后的生计。包公坚决不受,只求庐州城郊的一段淤塞已久的护城河。而后,包公请人清理葑草,挖尽淤泥,以利舟楫。并嘱包家族人在护城河里植荷、养鱼,以水域养殖的收入聊补家用。此段护城河从此为“包河”。
执法如山、克己奉公、为官清廉,包青天的传奇仍留在此地,敬仰之心筑成遗迹包公祠、包公墓以示纪念。青天皓月的唱颂,传承正大清廉的理想,以召世人克己延续。
淝水,穿城而过。逆行于湍湍水流之中,急水鼓浪耳畔,仿似战马嘶鸣;静水轻柔抚过,仿若安息颂歌。再次探身而出,许是梦回三国,许是流连宋代,许是醒世今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31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正式成立,驻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