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2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0:45
川西新生代走滑型花岗岩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是古近纪浅成相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二是新近纪深成相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
1.古近纪浅成相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
前已述及,古近纪时期的川西地区早已成为陆内环境,但此期在扬子陆块西缘的雅江-九龙花岗岩带南部西范坪和江达花岗岩带西部均以铜矿化花岗斑岩,由小规模浅成侵入体集合成群组成,其岩性和岩石化学特征皆属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该期含铜斑岩的成岩年龄也可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为江达花岗岩带的玉龙斑岩群,其K-Ar年龄33~52Ma,锆石U-Pb年龄为4lM(a 沈敢富,1995),后者可代表其成岩年龄;晚阶段为西范坪铜矿化斑岩群,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斑岩,其K-Ar年龄为32.2~34.6Ma。由此可见,该期花岗岩侵位年龄是西早东晚。
据岩性和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综合研究,其与埃达克岩特征较为相近,岩浆源于壳幔混合源区,具物源深、就位浅的特点。是由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深切地幔的断裂,切割早期结合带的俯冲岩石圈根,诱发富集地幔和加厚地壳下部减压混熔形成的钙碱性岩浆活动的产物。根据La-La/Sm 关系判别,其岩浆演化过程以部分熔融为主(图8-3)。
2.新近纪深成相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
新近纪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呈岩基侵位于雅江-九龙花岗岩带,构成折多山岩体;或在沙鲁里山花岗岩带侵位于格聂岩体内,其分布明显受线性深大断裂控制,代表陆内走滑机制下陆壳重熔乃至上侵的记录。折多山岩体平行鲜水河断裂呈带状产出,具物源浅、就位深的特点,岩体边缘具平行鲜水河断裂的剪切定向组构,表明其形成受控于鲜水河断裂活动,同位素年龄3.75~18Ma锆石SHRIMP年龄18Ma;格聂岩体该期花岗岩则产于南北向的德格-乡城大断裂带,但其产出分布及其受控的局部构造不明,同位素年龄7~16Ma。
折多山岩体以黑云二长-正长花岗岩为主,岩石富硅、钾,贫钛、镁、钙,过铝,A/CNK=1.04~1.26(平均1.1),属过铝-强过铝花岗岩;在SiO2-K3/TiO2较低仅50(表8-1),表明其源岩主要为硬砂岩,形成温度较高。因此,折多山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应是在鲜水河断裂走滑作用控制下,主要由陆壳内中—新元古代基底硬砂岩混合一定量的幔源物质或其衍生物重熔的产物。根据La-La/Sm 关系判别,折多山花岗岩岩浆演化过程受分离结晶(主)和部分熔融双重作用控制(图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