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分析题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9:3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13
因为利润指标具有滞后性,所以导致某行不但没挣到钱,反而亏损了。
滞后指标(又称落后指标)是指其高峰或低谷出现的时间晚于总体经济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的指标。它有助于分析前一经济循环是否已结束,下一循环将会如何变化。
滞后指标一般有: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滞后指标是在经济波动发生以后才显示作用的指标,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和谷的一种确认,可以对先行指标显示的信号进行验证。
滞后指标也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则称该指标为滞后指标。此类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变化,如失业率,库存量,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等。从经济意义上分析,该指标与其基准循环有肯定的滞后关系;与基准循环峰值相比,峰值要滞后3个月以上。如城乡居民储蓄额、商品库存、职工工资总额等指标。
我国的滞后指标主要有: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共6项。滞后指标有助于验证领先指标所表示的经济趋向是否真实。
中国有一个“中国特色”,就是数量型工具比价格型工具对市场的实质影响更大,简单地说就是M2/货币供应量/存款保证金比率等比利率的影响更大(这个是国情决定的,因为很多项目投或不投,关键在于是不是融得到资,而不在于能借到钱的情况下利率是5%还是6%,和教科书讲的能借到钱的利率VS预计收益率来决定投不投这个项目是不一样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13
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某银行也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了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的目标,只是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自身陷入了困境,连掉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请问:是什么原因使得该行在生死攸关的利润指标上判断失误,而且差距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