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时节到了,如何保暖御寒?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1:2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3 12:32
有人会说,倒春寒年年都有,这是命中注定开春会有一冻。你忍心自己在寒风中奔走吗,你忍心家人被冻得瑟瑟发抖吗?别逗了,作为一个21世纪的地球人,则能就这样屈服于春寒。
如果你家有暖气,坐在屋里听风吼、甚至看雪飘,你和家人的生活是这样的:
单衣单裤,轻松自在。倒春寒让大家重新换上了厚厚的冬装,如果你家没暖气,到家千万别脱,冷!如果你家有暖气,那就可以做回轻松的自己。单衣单裤与倒春寒对抗,有暖气这个好帮手,你赢定了!
脱掉厚衣服,赶走起床气。
没有暖气的大冷天,要穿着厚厚的睡衣去卫生间洗漱,又冷又不方便,还因此憋了一肚子的起床气。如果家里有暖气,温度恒定、温暖,屋里和被窝都暖和,谁还会有起床气?
光脚玩耍,释放孩子天性。
如果你家装有地暖,地面暖暖的,脚部酥酥的,即便是冬天,也可以放心的让孩子坐地上玩耍。娃娃在地面上肆意爬行,家里人也不用担心受凉。释放天性,奶爸宝妈,这很重要哦!
远离气温波动,宝宝少生病。
倒春寒一来,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让多少个小宝宝遭了罪?如果家里装了暖气,室内温度恒定、适宜,家就是宝宝的一个强大保护屏障。宝宝少感冒,全家人的心愿。
暖气表孝心,老人更健康。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天气变化对老人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冷空气。一套暖气尽孝心,减少老人老寒腿、心脑血管疾病的疼痛,老人更舒心、子女更放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3 12:32
倒春寒,在气候多变的春季十分常见,指的是初春气温回升比较快,但到了春季将要结束时,却又突然降至低温的一种气温变化现象。
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时节天气变化波动较大,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容易旧病复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早春时节的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的特点,适当调摄。
饮食养生
少酸多甘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
早春阳气初生,宜多吃些甜味的食物,不宜食酸性食物。酸入肝经,多食酸易造成肝火过旺,肝旺伤及脾胃,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在春季多发的原因之一。所以春季应多食甘味食物,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千金要方》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温食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都可以吃些。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附子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
春捂养生
春捂秋冻
老人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为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体表的皮肤毛孔开始打开,御寒能力减弱,所以不提倡马上脱去棉衣。
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应当尤其谨慎,年轻人即使觉得热,穿衣也要下厚上薄,同时注意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总之,春季是体质投资的最佳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吐故纳新,阳气舒展。
因此,春季养生要与充满活力的季节特点相顺应,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使精神饱满,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早睡早起
养肝护肝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王乐荣介绍,立春以后日照渐长,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早睡早起,以利于阳气的生发。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倦怠懒睡的习惯,适当早睡早起,增加室外活动,舒展形体,畅通血脉,以助生发之气。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养肝重在早睡早起。现代医学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增多,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百草丛生
预防疾病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立春后,天气逐渐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要做好防病保健工作。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过敏性哮喘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等病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注意调养预防。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日常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但不宜剧烈运动,大汗淋漓,可以适量做些轻缓的锻炼,比如散步、瑜伽、太极等。
春季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造成身体湿气重,可以试试艾灸。艾灸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王乐荣表示,根据个体体质不同,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定准穴位进行艾灸,不仅可以祛除身体湿邪,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艾灸气海、曲池和太冲等穴位可助阳气生发,补养肝脏和提升视力健康(肝开窍于目);艾灸足三里可以燥化湿邪、生发胃气;艾灸神阙穴有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等功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3 12:33
原则1、穿衣下厚上薄”。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原则2、把握好时机捂”好宝宝。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是春捂最佳时机,许多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妈妈在冷空气来临的前一两天就要适当给宝宝增添衣物了。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一捂了。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但是,在气温回升后不能立即脱掉,最好再捂7天左右,而免疫力弱的小宝宝,最好捂14天以上,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原则3、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
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应持续14天为妥当,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原则4、三暖二凉”很重要。
三暖:一是背暖。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二是肚暖。腹部保暖,最好给孩子戴个棉肚兜,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是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 较差。足底的神经末梢 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注意脚的保暖,孩子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二凉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3 12:33
适当的穿衣服呗,这没有特别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