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黛玉的死的看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4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09:04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小多病体弱,到了贾家后经常是药不离口,更因长期郁闷在胸,加之宝玉娶薛宝钗的消息的强烈刺激,终于“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对她的“泪尽人亡”,我想谈一谈我的疑惑和感想。
一、玉带林中挂——林黛玉“结局”之早期设计 林黛玉的性格、命运、结局。《红楼梦》中做了充分的描写。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在后40回中死的。据《红楼梦》前面的情节来看,林黛玉应是自尽而死的。但在高萼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她是病死的,别人说这样做就将其艺术价值降低了,我想谈一谈我对林黛玉之死的设计安排的一些看法。
从姓名的角度研究,林黛玉的性格、命运、结局,都寓于她名、字号中了。甚至她住的“潇湘馆”都是她的命运、结局的象征。黛玉所作的一些诗词、谜语中也作了透露。所谓“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正是“潇湘妃子”的写照。不仅如此,就连林黛玉身边几个丫鬟的名字,如紫娟(子娟)、雪雁、春纤,她们的名字都是衬托黛玉的命运和结局。根据作者所用娥皇、女英为舜而哭,甚至投江自尽的典故,这早已暗示了黛玉为爱而死,泪尽而亡。我甚至有点怀疑她是不是投江而死。
但是,无论是病死还是投水而亡,似乎都与第5回宝玉梦游太虚境所看的“正钗”册子上的判词和那副图画不相吻合。对此已有人提出过质疑,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第5回的“正册”上,以宝玉所见,那判词是:
只见头一也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很显然,这判词和册图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和结局的。(1)所谓“两株枯木”:是一个“林”字;“ 玉带”是“黛玉 ”的谐音。(2)所谓“雪”是“薛”的谐音;“金簪” 即是“宝钗”之意。这些解释是极为表面的意思。即用“谐音法”,说明“判词”和册图写的是宝钗和黛玉的。那么第二层意思——如其她判词就、册图一样寓示人物未来命运、结局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堪怜咏絮才”——用谢道韫《咏雪》诗典故,是的说林黛玉的才华之高有如才女谢道韫。但一个“堪怜”,是说林黛玉枉有此才,令人可叹、可怜。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二句,有人说它的意思是:
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圈玉带”看,可能又喻黛玉泪枯而死,宝玉为怀念她而弃绝一切世俗欲念(玉带象征贵族公子生活)为僧的意思。
——引《林黛玉和薛宝钗》我觉得这样的解释也很有理由,但我自己觉得这更多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的结局。
从画图和判词来看,黛玉很可能是不堪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在“绝粒”自杀不成后,到大观园林中以“一围玉带”结束自己的生命。“玉带”,是古代用来束腰的腰带,由此想像黛玉是以自己所系的腰带自缢的。这样说,既符合了图画上所画的“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符合判词中所说的“玉带林中挂”之意。
这样的推测,只是我从图画与判词所作的猜测。据说,《红楼梦》的原稿有几稿,有《风月宝鉴》、《情憎录》、《石头记》,最后才改为《红楼梦》,所以,曹雪芹在改稿的时候,在增删过程中,或在脂砚斋等人的干预下,要把林黛玉写成病死也不一定。在不断的修改中,许多情节、人物与判词、判图及十四支曲子有出入,形成了不少的矛盾,在全书人物中是不难找到的。二、“我就是回去的时候了。”——黛玉绝粒待毙
在书中的八十九回讲到,黛玉听说宝玉要与别人结婚,便蛇影杯弓地信以为真,不吃不喝地一心求死,折腾了一翻,后来误会解开病才好了,黛玉此次寻短见虽不成,却让我认清了一个事实——黛玉只为宝玉而活着!从这件事看来,我认为黛玉是主动求死的。
宝玉和黛玉自幼在一起,两人互相爱慕,已经到了“非君不嫁,非卿勿娶”的地步了。黛玉对于那些世俗的臭男人的丑陋行为已是听得多,看得多了。那些披着人皮的狼,是多么可怕!封建社会的女子的终生大事就是嫁人,若不能嫁给宝玉,未来的日子简直是不敢想象(就像贾迎春毁在中山狼孙绍平手上一样)。宝钗曾经笑着说要她作大嫂,她默然地拒绝了。薛姨妈的话说的对,这样品行的薛蟠连香菱都不配,又怎样能配得起黛玉呢!所以,黛玉早就作好准备,一旦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就一死了之!这次的寻短见足以证明这一点。
在书的前面,林黛玉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别人的言语中不慎触及了她便马上还击,有时太尖刻了,不免得罪了人,但她仍处处维护着自己。但回想一下,在元春的赐品中只有宝玉与宝钗的相同这件事之后,黛玉就开始收敛自己尖刻的脾气,特别是到了宝琴进贾府之时,对众人一番的话她的反应很不寻常:
宝钗说道:“……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说话之间,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湘云因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琥珀笑道;“真心恼的再没别人,就只是她。”口说着,手指着宝玉。宝钗湘云都笑道:“倒不是这样人。”琥珀又笑道:“不是她,就是她。”说着又指着黛玉。湘云不则声。宝钗忙笑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你信口儿混说。她的那嘴有什么实据。”……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道姓,直是亲姐妹一般。
湘云的话正说中了黛玉的心中之事,黛玉肯定不高兴,她没有玲牙利齿的反驳回去实在是令人觉得吃惊。若在以前,她早已骂出声了,还会说什么“她(宝钗)的妹妹便是我的妹妹”之类的话。从这看出,林黛玉的确是改变了不少,还记得在宝玉问她要不要元春的赐品时,她就哭着叫宝玉以后去找宝钗罢了,别来找她,还祝宝玉结成“金玉良缘”,或是黛玉此时已经看出了自己无望嫁给宝玉,故一旦有什么事她就想着寻短见。
还有一点是,决定宝玉婚事的人是贾母,贾家日渐没落,她已是陈年老参,不中用了。她现在要做的是想方设法保住贾家的财产,外孙女的事她渐渐的管不了这么多了。这时她的权力也减少了,宝玉的婚事就慢慢的落在王夫人身上。在紫鹃情试宝玉后,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已是公开化了,但王夫人等人只说两人是自小在一起,关系不同别人,所以才会舍不得分开的,并不愿意承认两人相爱。王夫人曾对凤姐说过晴雯“像极你林妹妹”,骂她“水蛇腰”、“像个病西施似的”,“我就是见不得她那张狂的样子”,这分明在含沙射影地骂黛玉。借抄检大观园赶走晴雯,就是在杀鸡警猴,要向黛玉示威:想做宝玉的媳妇,你没门!故此黛玉应该知道
综合上述,说黛玉是自杀的,我认为是合理的。
三、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论是古人、今人,还是中国人、外国人,都有一死。世有百岁者常见,千岁是神话,万岁则是颂辞。总之,每个人都难免一死,上智下愚均无例外,绝对平等。每个人的死因、死法不同,而死的意义也不同。《史记》有云:有人死重如泰山,有人死轻如鸿毛;有人死默默无闻,有人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广大人们来说,就是生得平凡,死得也平静。
死,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但我认为《红楼梦》中所写的死是有特点,有性格:
秦可卿之死使人思,金钏之死使人惜,晴雯之死使人惨,尤三姐之死使人愤,尤二姐使人恨,司棋之死使人骇,黛玉之死使人伤,金桂之死使人恼,贾母之死使人羡,鸳鸯之死使人敬,赵姨娘之死使人快,凤姐之死使人叹,妙玉之死使人疑,毫无一同者。
——《红楼评梦》
这段话对曹雪芹的《红楼梦》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林黛玉的死,我认为她在第二十七回唱的《葬花词》是她死时的写照。
林黛玉自幼深得贾母的欢喜,众人对她的关爱自是不少。但在她病重和死之时竟无人来看(李执是被叫来的,平儿、探春是知她快死才来的),何其凄凉!这原因是归于贾母对她的关爱少了。贾母这陈年老参在外孙女林黛玉死后说过:“你是我的外孙女,是亲的了,若与宝玉比起来,可是宝玉比你更亲些。”哎!只因贾母的态度稍改,众人的态度就大变,人情多么冷漠。真应了那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黛玉为宝玉“泪尽人亡”时,宝玉却在呆痴中被骗与宝钗成婚,黛玉在临终前终究不能看到心爱的人一眼,最后只落得个猛声直喊:“宝玉,宝玉,你好……”到底是“你好”什么呢?是不是凤姐说的“宝玉,你好狠心!”呢?是的,“三月春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无人探望无人问讯,连最爱的男子也作“梁间燕子”了,真的是“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当日春去花落。“尔(落花)今死去侬收葬”,今日“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回想当日,怡红院里,红情初萌;沁芳桥畔,芳梦才过。两人情意绵绵。今日里,只落的个人亡花落,湿香罗。
晴雯作为林黛玉的影子,无辜被赶出大观园。她不服,她骂,她恨,但她在死前终究见到宝玉一面,能穿着宝玉的衣裳死去,但是,黛玉没能见到宝玉的最后一面,死时只能像落花一样黯然逝去。黛玉本身有着一身傲骨,死时她的愿望是:“愿奴胁下生双翼,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掬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欠泪的,泪已尽,再没有留在这世上的必要了。
“这就是回去的时候了。”——林黛玉。
若有来生,莫入红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09:04
黛玉之死,历来是最为牵动人心的,也是《红楼梦》的未解之谜,二三百年来,众说不一。高鹗的续书写成了为了给处于疯癫状态的贾宝玉冲喜,贾母弃林黛玉于不顾,采用了王熙凤的“调包计”,安排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于是,林黛玉在“焚稿断痴情”之后,魂归离恨天。 为了给贾宝玉冲喜,贾母采用王熙凤的“调包计”,安排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只是贾母不会弃林黛玉于不顾,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也不可能发生在潇湘馆里。 那么,会发生在哪里呢?是不是真像刘心武先生所说的黛玉最后是沉湖了呢? 刘心武还一个劲地说黛玉最后是沉湖而非跳湖,以显示黛玉之死的诗意,以显示自己的高雅,以显示自己是最能合乎曹雪芹的原旨原意——我看可笑得紧。 既然你都说了林黛玉弱不禁风的,照我说是弱质纤纤,她葬花都得用特制的花锄,显然她缺乏运动,又缺少睡眠(《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她对史湘云说一年当中最多就睡十日足觉),又整天长吁短叹的,又不知道保养,所以生得比谁都娇弱,说话带喘。《红楼梦》里说她“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又说她“病似西子胜三分”,是一种病态美。以其纤纤弱质,最后还带病。因为黛玉是来还泪的,泪尽了自然香消玉殒,魂归天界,身体自然是日渐消瘦了下去。《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宝玉劝她的话就可以看出来:“你必是自寻烦恼。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试想想以黛玉的性子,如何胖得起来?最后怕是瘦得不成样了。 贾府第一次被抄家,贾母说不定就病倒了,贾宝玉疯了,林黛玉平常没事的时候都能想出一些事情来伤心流泪,遇到这样的事情,她能撑得住?自然是病得比以前厉害,怕是还添出新的病来。行动都不便了,如何诗意地安排后事?必定是要有人相帮,但何人会相帮呢?谁又会有如此歹毒的心肠,不去劝阻,反倒在背后推她一把?当然,暗地里是很多人希望黛玉死,好成其美事。但明地里谁都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多半是如薛姨妈等辈还爱语相慰。既然没有人相帮,那么,黛玉即便是有这样的念头,怕也难以办到。况且此时必定会有贾母派人前来相探,高鹗续书最后写贾母喜钗怨黛,怕不是实。(我个人觉得,贾母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死,那么派来的很有可能是琥珀。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贾母就是派琥珀来伺候林黛玉。)而这个时候,紫鹃肯定也会不离左右,如何会任由黛玉沉湖而无人知晓呢? 即便是黛玉支开了所有人,自己费尽了力气“爬”到湖边(虽然很不雅,但也是刘心武提出来的“沉湖”,我据此想象,所能得出的最为可能的方式了。因为以紫鹃之慧,如果是她扶黛玉到湖边,如何能不有所察觉呢?),她也沉不下去。你可别忘了,水是有浮力的,以黛玉的身段,她想沉下去,根本就不可能。我们这里不讨论黛玉要沉湖需要多大的浮力。但你别忘了,沉湖是要一步步走向湖*,让水淹没了全身。那么,水又是有张力的,可能还没齐腰,黛玉就要感到胸闷气喘了。 即便黛玉真的能克服了水的浮力、张力,那这需要多长时间呢?这么一段时间,紫鹃能不找来吗? 那么,你说跳湖呢?那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她跳不起来啊。那你说她是不是失足落水了?你可别忘了这是小说,曹雪芹能这样去写吗? 刘心武的沉湖一说,显然太过牵强了。更何况他忘了一个细节,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文本细读。照理这一段不该忘,或许是刘心武为了验证自己的“沉湖”这样的歪理的正确而把它忽略了、漠视了,或者根本就不敢去提。 你还记得《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怎么写黛玉葬花的初衷的吗?贾宝玉要将花抖到水里,林黛玉怎么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你看看,连花她都怕让人家的脏的臭的混倒给糟蹋了,更何况她冰清玉洁的自身呢? 那么,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当然,她不能称之为死,她原本就不是凡人,她最后是魂归天界的。 在我看来,更为可能的解释,黛玉应该是泪尽而逝。地点在桃花林中,更确切地说,是她当年葬花的地方;也是她跟贾宝玉偷读《会真记》也就是《西厢记》的地方(此处临水,才有将花抖到水里一段)。 林黛玉觉得自己大限已至,因为她并不知道自己是绛珠仙子,不知道自己在天界的身份,不知道自己其实就是来还泪的。那么,临时之前,她让紫鹃将她搀扶到当年的葬花之处,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因为黛玉是爱花、惜花之人,甚至认为自己是花的化身。她的身份并不是象刘心武所说的只是草,她还是花,是芙蓉花,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就写到了她抽到的是芙蓉,众人就说:“除了她,别人不配做芙蓉。”而薛宝钗是牡丹,可别忘了。(我觉得刘心武是故意忘了的,这有点象史家编史在选择史料,对于其观点有利的,就择出来,对于其不利的,索性就放弃,或者是含糊其词。) 那么,林黛玉就认定了自己就是花,是芙蓉花,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贾宝玉的祭文其实是念给林黛玉的。你看第七十九回,林黛玉听到贾宝玉说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是什么反应? 可见,林黛玉终归还是要归到黄土当中,那么,她显然会选择花冢。再者,跟花葬在一处,也不失为一种诗意的选择。而此葬花之处,林黛玉说不定还会联想起当年的许多情景来,(比如葬花,比如偷读《西厢记》)也有可能在此处“焚稿断痴情”(这点也可以解释“粉堕百花洲”,盖因焚稿的灰飘到了水里头),或者还留下了首诗也未可知。 更何况,沉湖一说,与前文的判词“玉带林中挂”,也不相符。有人说,那么林黛玉会不会是上吊啊?我觉得不会,玉带并不等于是其自身。前文也废话了那么多,就是说紫鹃应该是陪在她身边的,不大可能任由她自生自灭。而“世外仙姝寂寞林”,既是对林黛玉的眷恋,点明了其最终葬身在桃花林中,也是对其的一种缅怀,对其一生的感伤之语。林缘何寂寞?盖因人去楼空(鸟去巢空),落花满地无人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09:04
作者太残忍,将林黛玉写死了!但如果林黛玉没有写死,这本书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著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9 09:05
我的看法就是没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