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59
共7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13 20:31
相传,龙母原是一个砍柴姑娘,跟妈妈住在绿桃村耪田种庄稼。一年,腾越坎子凹的黑龙占据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变成一片汪洋。老百姓无法安生,纷纷逃往外地。母女俩无人帮助,无法逃走,只好到苍山的兰峰以割草砍柴为生。
一天,女儿口渴,见树上结了一个又绿又大的桃子。她摘下桃往嘴里放,桃子滑到肚里,从此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女儿怕别人笑语,把儿子丢进深山。山上的大蛇每天给小孩喂食,不仅没饿死,还长得天真活泼。龙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后跟龙母上山砍柴、割草。
母子俩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龙潭边歇脚,得知龙王生病,孩子被请进龙宫,用仙草治好了龙王的病,在宫时,孩子出于好奇,穿上了龙王的共袍,变成了黄龙,然后打败了黑龙,解除水患,大理重又变成了肥沃的田野。
绿桃村的百姓为他建了龙王庙,尊小黄龙为本主,称小黄龙的妈妈为龙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17:39
1,相传,龙母原是一个砍柴姑娘,跟妈妈住在绿桃村耪田种庄稼。一年,腾越坎子凹的黑龙占据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变成一片汪洋。老百姓无法安生,纷纷逃往外地。母女俩无人帮助,无法逃走,只好到苍山的兰峰以割草砍柴为生。
一天,女儿口渴,见树上结了一个又绿又大的桃子。她摘下桃往嘴里放,桃子滑到肚里,从此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女儿怕别人笑语,把儿子丢进深山。山上的大蛇每天给小孩喂食,不仅没饿死,还长得天真活泼。龙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后跟龙母上山砍柴、割草。
*俩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龙潭边歇脚,得知龙王生病,孩子被请进龙宫,用仙草治好了龙王的病,在宫时,孩子出于好奇,穿上了龙王的共袍,变成了黄龙,然后打败了黑龙,解除水患,大理重又变成了肥沃的田野。
绿桃村的百姓为他建了龙王庙,尊小黄龙为本主,称小黄龙的妈妈为龙母。
2,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婆婆洞前住着一户贫穷农家,夫妇膝下一男一女,男6岁,女8岁,一日姐弟上山挖野菜,在婆婆洞内姐挖到一圆球,光滑如镜,五光十色,光彩夺目,姐弟争相观玩。
回家后弟要玩球姐不让,母斥姐,姐贪玩吞于口中,不觉咽于腹内,顿时变一飞龙,摇头摆尾,腾空飞去,母大惊,急追至奄里沟东山南坡下没追上,一气之下,跺了一脚,大石上立显二指深脚印。
龙女正飞间,忽闻母亲哭喊,回头相望,见母亲情深难舍,一股心酸落于平川,变作一架山,就是现在的白龙洞山,其母追女未果,泪落小沟内,变一涌泉,眺望西北,观山气绝。
后人为纪念真龙出现,在龙池北岸,脚踏石印边盖了一座龙母庙。
3,一天温氏到江边去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见到旁边水中熠熠发光,觉得生奇,便慢慢地走过去,只见水中沉着一颗象“斗”那么大的巨蛋,使她感到生奇,于是把它抱起来带回家里,当作宝贝一样珍藏起来。
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那只石蛋忽然裂开,从中窜出五条如蛇状能活动的蜥蜴,个个非常喜欢玩水,温氏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喂养。到长大它们却是五条活灵活现的小龙。五小条感于温女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女,不断帮助温女与水灾、旱灾、虫灾和官灾斗,造福黎民百姓。
于是,温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后来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及为生计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某生的群众,世代仍念念不忘龙母的恩泽,建龙母庙,年年都祭祀龙母,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4,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西瓯、南越(今广西、广东)一带的地方官吏,获悉广西梧州有龙母豢养异物而长成五龙,便启奏秦始皇。秦始皇读了奏章,非常高兴,觉得这是最大的祥瑞。他怀着敬意,派了一位专使,带上金银璧玉,经长江、灵渠来到南方,要礼迎龙母进京。
且说龙母*上了秦使官船,心情一直闷闷不乐。船从广东德庆悦城出发,经梧州,溯漓江北上桂林,再穿灵渠而入湘江。一路流急滩多,行了十多天,才到达桂林。晚上,官船就泊在城外。大家辛苦了十多天,累极了,便早早入睡。
第二天,差役起来,走到舱外一看,都惊呆了。这那里是昨晚拴船的地方,分明又回到了梧州。专使不信,赶出来一看,脸色也变了,只好再督促船夫出发。于是又千辛万苦,再抵桂林。岂知一夜之间,船又退回到梧州。
这样来回了四次,船上的人方知是五龙太子护母返航,只好上奏秦始皇,允许龙母返回家乡。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西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大洪灾,龙母与当地群众民竭力抗洪,不慎掉入水中,虽治服了洪水,但龙母却再也没有回来。
傍晚,五龙见母亲已亡,被水冲至悦城江口,悲痛不已,遂萦浪聚沙成坟,就地埋葬了母亲。并化为5位白衣秀士,朝夕守墓。秦始皇闻之,颇为感动,赐“秦龙母墓”。
5,却说南关有一户很本份的庄户人家,老俩口四十而过还膝下无子,仅有一女长得玲珑可爱,取名线且姑娘。老俩口视如掌上明珠。光阴冉冉,线且姑娘不觉已年过二八,长得婷婷玉立,还未许人。老俩口一年四季在地里忙碌,线且姑娘在家做饭料理家务,日子倒也过得安稳。
一天,线且姑娘家里来了个化缘的和尚,线且姑娘心善,就给这和尚化了一钵好缘,临走时和尚口中念念有词,并在饭桌上写了“金、木、水、火、土”五个字,而后疯疯颠颠游云而去。
和尚走后这五个字不但有五种颜色,而且还熠熠发光。线且姑娘害怕父母回来遭责骂,急得就用抹布揩擦。谁知这一擦,不但没有擦掉,反而就好像把字上面的灰尘擦掉一样,五个字越发明亮了。
急得线且姑娘眼泪汪汪,就又用手指蘸上唾沫去擦,谁知这蘸蘸,擦擦,倒也把这五字给抹掉了。高兴的线且姑娘破啼为笑,总以为躲过了这端事,也就没有把件事告诉父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个月过去了,可线且姑娘的肚子却一天天大了起来。父母以为她得了大病,急忙找郎中诊看。不看还好,一看老郎中的一句话恰似晴天一声霹雷,震得老俩口晕倒在地,老郎中说,你小姐有孕在身了。
古时一个未出嫁的姑娘未婚而孕可是件伤风败俗的事,老俩口急忙追问女儿是怎么回事,这时线且姑娘已哭成泪人儿一般,纵使自己有千张嘴,万张口也是跳到黄河里面也洗涮不清了。
老俩口见事已如此,眼不见,心不烦,发了发狠心就决意把自己亲生的女儿赶门在外,线且姑娘见父母已绝了养育之情,已是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只好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父母。
从此线且姑娘只好在南关、小东关一带沿街讨吃,后来肚子越来越大,线且姑娘却觉得口干舌燥,每天全身如火烧焚,只好沿街讨水喝,可是奇怪的是无论喝多少水也不能解渴,一时间竟把四乡八邻家的水瓮都喝干了,仍干渴不止。
乡亲们见她实在可怜,就告诉她,孩子往东去吧,只要你能到了源涡,那里有喝不尽的泉水,管饱你能喝足。
线且姑娘一直朝东走去,刚走到猫儿岭,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刹时间,天昏地暗,雷鸣闪电,大雨如注,头上的炸雷一声比一声紧,线且姑娘在狂风暴雨中一路挣扎着往源涡村狂奔而去。
线且姑娘终于在源涡村的荒野中找到了泉水,她急爬下来拚命地汲吸泉水,这时天空中忽然一声震天的霹雳炸了下来,把线且姑娘炸晕气绝,在雷鸣电闪中,从线且姑娘身上突然飞腾起五条颜色不同的龙,在大雨中绕源涡上空久久迂迥,不肯离去,再看那线且姑娘早已坐化了。
五条祥龙围绕在母亲身边迟迟不肯飞去,后村人依此而筑龙母庙,五龙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18:57
1、传说一
相传,龙母原是一个砍柴姑娘,跟妈妈住在绿桃村耪田种庄稼。一年,腾越坎子凹的黑龙占据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变成一片汪洋。老百姓无法安生,纷纷逃往外地。
母女俩无人帮助,无法逃走,只好到苍山的兰峰以割草砍柴为生。一天,女儿口渴,见树上结了一个又绿又大的桃子。她摘下桃往嘴里放,桃子滑到肚里,从此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女儿怕别人笑语,把儿子丢进深山。山上的大蛇每天给小孩喂食,不仅没饿死,还长得天真活泼。
龙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后跟龙母上山砍柴、割草。*俩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龙潭边歇脚,得知龙王生病,孩子被请进龙宫,用仙草治好了龙王的病,在宫时,孩子出于好奇,穿上了龙王的共袍,变成了黄龙,然后打败了黑龙,解除水患,大理重又变成了肥沃的田野。
绿桃村的百姓为他建了龙王庙,尊小黄龙为本主,称小黄龙的妈妈为龙母。
2、传说二
相传龙母姓温,广西藤县人,出生于公元前290年,卒于公元前211年。龙母刚出生遭遇水灾,因家贫无法抚养,父母将她放在一个大木盆里,放在西江上任其顺江漂流,一直来到德庆县悦城,被打鱼人梁三发现。
梁三想抱回家收养,但一想到自己的生活也很贫寒,于是他用力地将木盆往西江里推,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没过多久,木盆又漂回到他跟前,他还是希望她能被家庭条件更好的人家收养,于是他再次狠心地将木盆推向江中。谁知,木盆再一次漂回到梁三的身边。
梁三觉得这是上天安排的缘分,最终决定把她抱回家。
龙母长大后,貌美非凡,聪明过人,能渔能织,能医能牧,身附神奇力量。一日,龙母在河边洗衣,见一小孩子掉落水里,也飞快地跑过去把孩子救起,但孩子已经死了,只见龙母在孩子的身上摸几遍,孩子便慢慢复活了。
龙母不仅心灵手巧,劳动勤快,而且具有“辟谷”本领,又学习了岐黄之术,钻研各种医书、药典,经常救死扶伤,义务为乡里百姓服务。于是,大家都把她看成是天上下凡拯救百姓的“神女”,遂拥戴她为氏族的领袖。
一天,温女到江边洗衣服,突然看见水中有一颗像斗那么大的巨蛋熠熠发光,通体晶莹闪亮,于是就把它抱起来,原来是一枚石蛋,带回家里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石蛋忽然裂开,爬出五条如蛇状的蜥蜴,生性非常喜欢玩水。温女把它们看作龙子,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地喂养。
这五条小龙渐渐地长大了,温女把它们携到江边,让它们生活在这里。一天,温女觉得江边草棘丛生,有碍五条小龙的活动,便取了一把大砍刀,把那些草棘灰色的砍掉,没想到,那五条小龙却在这时游上来凑热闹,温女收刀不及,一刀砍断了其中一条小龙的尾巴。于是,它们都游走了。
眼看挥刀误伤了自己最喜爱的小龙,温女吓得瘫坐在地,心疼得好像自己被尖刀扎了似的。没过几天,这里本来风调雨顺的地方,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卷起了掀屋倒树的大风。原来平静的江面,怒涛澎湃。西江两岸,一片汪洋。
不少农田、房屋、市镇都被洪水淹没了,许多人惊慌失措地爬到高坡上、屋顶上避难。大家都说这准是“掘尾龙”发怒了。
龙母面对滔天的洪水流着眼泪祷告说:“我心爱的五小子呀,你们真是能兴云布雨的龙吗?你们是不是因为我误伤了你们当中的一条就掀起了这样的一场洪灾呢?我求求你们,要惩罚就惩罚我吧,但请你们千万不要滥害无辜。”
终于,风停下来了,雨停下来了,洪水退下去了。大家对温女这种为了老百姓免除灾难而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的崇高精神,表示了由衷的敬意。
从此,五条小龙感于温女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女,不断帮助温女与水灾、旱灾、虫灾和官灾斗,造福黎民百姓。
于是,温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后来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及为生计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某生的群众,世代仍念念不忘龙母的恩泽,建龙母庙,年年都祭祀龙母,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扩展资料
龙母文化
龙母文化是西江水域“保护神”的赞歌。
古代生产力落后,西江流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社会不文明,官害严重,人们害怕水旱害,恶浪惊涛,渴望风调雨顺,农渔丰收,安居乐业。于是,龙母豢龙的传说传开以后,人们寄托龙母,把龙母当作水域的“保护神”,祈祷龙母“降妖”,保我水域安宁就是自然的了。
探讨龙母文化对研究神话的起源和作用,对认识我国古代,特别是战国、秦汉时期百越民族的生活和思想,对宏扬中华民族“龙”的精神,对保护、宣传和利用文物,对开发文物旅游资源,都有积极意义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20:32
传说一(白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22:23
龙母,是我国民间流传周秦之世的神女,对龙母的崇拜源于秦始皇时期,历史悠久。传说龙母是端溪(一说程溪)人,从小喜欢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特别值得珍贵的是,她有一颗晶莹的善良的心,并立誓言:要利泽天下,为老百姓做好事。龙母有预知人间祸福的本领,精通各种医述,能给百姓带来许多福祉,如祈雨、祷雨、生子;经常救死扶伤,义务为乡里百姓服务。每逢天灾人祸出现,聪明、勤劳的龙母,都会率领百姓战天斗地,战胜天灾人害,让黎民百姓得以安居、生息、繁衍,因而深受人们的拥戴。甚至岭南的赛龙舟也源于龙母故事,“今南人为舡,为龙摇尾即此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0:31
相传,龙母原是一个砍柴姑娘,跟妈妈住在绿桃村耪田种庄稼。一年,腾越坎子凹的黑龙占据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变成一片汪洋。老百姓无法安生,纷纷逃往外地。母女俩无人帮助,无法逃走,只好到苍山的兰峰以割草砍柴为生。一天,女儿口渴,见树上结了一个又绿又大的桃子。她摘下桃往嘴里放,桃子滑到肚里,从此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女儿怕别人笑语,把儿子丢进深山。山上的大蛇每天给小孩喂食,不仅没饿死,还长得天真活泼。龙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后跟龙母上山砍柴、割草。*俩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龙潭边歇脚,得知龙王生病,孩子被请进龙宫,用仙草治好了龙王的病,在宫时,孩子出于好奇,穿上了龙王的共袍,变成了黄龙,然后打败了黑龙,解除水患,大理重又变成了肥沃的田野。绿桃村的百姓为他建了龙王庙,尊小黄龙为本主,称小黄龙的妈妈为龙母。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2:56
动画片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