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22:0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05:12
不絮叨孩子,唠叨只会让孩子不入心,一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没有经过牢记只是发泄大人的一种快感,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说话本身就很重要,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说重点,让孩子明白事情的本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父母不带情绪教育,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要有指责,抱怨等不良情绪,让孩子感知父母在嘲讽自己,攻击孩子心灵变得压抑,起到反叛作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05:13
提前制订规则和边界
提前制定好规则和边界,让孩子对「不能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有了解和接受的时间、过程。如有可能,可提前进行场景预演,以便孩子能适应。尤其是后者的「应该怎么做」,其实挺重要的,还特别容易被人忽略。
孩子伸手去摸热水杯,我们觉得好烫,立刻大喊:「别碰!」
这时候,孩子的手停在半空中,虽然听到了「别碰」,但却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所以很多孩子出于惯性,手会继续往前伸,直到被烫到为止……
那么,下次试试看这句话:「烫!只能摸把手!」
这样的规则和指令足够简单清晰:一是让孩子知道危险之处在于「烫」,二是让孩子知道手应该往哪里放。只要他的手可以去摸到把手,也就避免被烫的问题了。如果家长能立刻伸手抓住孩子的手,言行一致地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效果就更好了。
同时,这些规则和边界最好在孩子第一次开始之前,或者第一次「犯事」之后就立刻制定起来,而不是任由他自己不断试错、不断惹恼大人。
教孩子情绪控制
认识情绪、识别情绪是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喜、怒、哀、乐等情绪,并且鼓励他表达出来,显得尤为必要。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琳恩·怀斯曾说过,2岁的孩子还无法明显地说出自己的感觉,而是凭感觉做事,并在积累多次的经验以后,才开始慢慢体会到自己不同的情绪,以及随后不同的行为表现。怀斯认为,当孩子逐渐领悟到自己本身的情绪时,父母就可以开始教他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养成固定的生活习惯
固定的流程和习惯,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当他对于「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有所预期,就会变得更加从容,情绪也会相对稳定。
这样的生活习惯,小到睡前的流程「洗澡-吹头发-刷牙-穿睡衣-讲故事-关灯」,大到家族传统「周末一起出去玩、春节一大家子团聚」等等,都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和温暖。
第一次进行这一切的时候,最好能提前告诉孩子接下来的具体安排,从而减轻他的哭闹和反抗。
选择和结果
给予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其实也挺重要的。很多时候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拉扯,在于希望争夺控制权;其实,这时候我们邀请孩子参与到我们正在做的事中间来,给他一定的选择权,就能避免这个问题了。
这样的做法有点像「招安」。
当孩子看到你进厨房干活,就百般不愿意地发脾气,故意挑战规则和你对着干时,不妨试着邀请他一起参与家务:帮忙开关水龙头、帮忙手撕包菜、帮忙擦桌子等等,其实都能让宝宝从「对立」变成「和我们一伙」,从而化敌为友,解决问题。
也许很多老人会觉得「孩子什么家务都做不好,让他帮忙,还不如自己做呢!」
这种想法我很理解。但是呢,让宝宝帮忙做一些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而是为了培养有自主性、独立性的孩子,并且消解「寻求独立自主」和「父母*控制」之间的矛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05:13
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当然家长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都是有样学样,家长都是孩子们的榜样,所以说孩子能跟家长学习做一个听话的孩子,首先家长他自己本身榜样的力量就是非常重要,所以说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05:14
人天生有好奇心,尤其是小孩。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简单的将答案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但是要引导,比如孩子问你一个字怎么读,你不应该告诉他读音,而是教他怎么在字典中找到这个字。
2、永远不要烦孩子:
小孩子的思维和*还是有区别的,有时他们会提一些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问题。我们永远不要因为答不上来或者孩子没完没了的问而烦躁去骂他。如果他问问题老是碰壁,以后再遇到问题,他也就不敢随便再问了。久而久之他连问问题的习惯也没有了。那是及其可悲的
3、发现孩子的天赋: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其实孩子长大了不可能什么都能干,人一辈子只要能干好一两件事也就足够了,如果一个人能干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那就很幸福了。不同的人兴趣爱好不同,往往是只有一个人擅长什么就对什么感兴趣,越感兴趣就越擅长,这样才能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05:14
孩子听话,首先是懂事,做好自己的事,不用大人过多操心,这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