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是什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01: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02:4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等特点,各代史籍中均有灾荒之记载。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我国人民总结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救灾制度。以仓储方式展开的积储备荒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予简述。
一、官办仓储
农业是中国古代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马克思语)。因所处灾害多发的地理环境和国防安全需要,我国很早就有了仓储制度,一直可以上溯到夏商时代,武王伐商,“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史记·周本纪》)。在早期,仓储不仅具有防灾救灾的作用,也是国防的需要,是综合性的。到了周代,逐步分离,有了相对专业的用于防灾救灾的仓储。《周礼》中由比较完整的叙述,包括管理的*及仓储的作用。在**,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其职责之一就是管理仓储。以下有:遗人:“(掌)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廪人:“掌九谷之数,以待国之匪颁、赒赐、稍食。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以诏谷用,以治年之凶丰。”仓人:“掌粟放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可见人员职责分工较为细化。对地方仓储,《周礼》规定:“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阨;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凡宾客、会同、师役,掌其道路之委积。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可见,那时仓储已按“乡里”、“门关”、“郊里”、“野鄙”、“县都”五类区划分级设置,并各有不同的用途。周朝以后,官办仓储进一步发展,功能逐步明确,相应出现了不同的称谓。
1. 常平仓
常平仓是*通过丰年增贾而籴、歉年减贾而粜的手段,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达到供应官需民食的目的。常平仓可追述到战国。魏文侯时期(公元前445—396年),时任魏相的李悝鉴于籴贵伤民,籴贱伤农的矛盾,运用轻重敛散平粜等手段,将固有的“取丰年之有余,补凶年之不足”的民食调节原则具体化、制度化。将年成分为上、中、下熟,平、大、中、小饥7种情况,分别按照大饥年取上熟之年所余补之,中饥之年取中熟之年所余补之,小饥年取下熟之年所余补之。李悝这种以熟补饥的方法,具有早期*宏观*的特点,是常平仓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常平仓的直接出现在汉朝。汉宣帝五凤年间(公元前57—54年),由于连年丰收,谷价低贱,农民种田无利甚至亏本。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建立常平仓制度。“寿昌奏令边郡谷贱时增贾而籴,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宣帝纪)。考察耿寿昌所和李悝的办法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区别和改进。李悝的“平籴”法是根据岁饥不同,通过大、中、小三熟的更换来实现。耿寿昌的“常平仓”的方法,是国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通过增、减谷价来达到目的。李悝的“平籴”法是让国家从中获利,而耿寿仓的“常平仓”是依靠国家斥资让百姓受益。所以说“常平仓”是李悝“平籴”之法的发展,更加符合救灾仓储的目的。
自汉起,“常平仓”作为**粮价、储备粮食的重要手段,虽有兴废,但历代沿袭,并不断改进,日益得到重视。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乃立常平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百姓”(晋书·食货志)。隋朝于开皇三年(583年)设置常平仓,唐朝于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常平仓。宋于淳化三年(992年),初设常平仓于京畿地区,后各州县都有设立。至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全国除边境地区外都设有常平仓。清于顺治年间始设常平仓。顺治十七年(1660年)规定常平仓春夏出粜,秋冬籴进的办法。丰年少粜,一般为存七粜三或存六粜四,每石减市价银钱5分;歉年多粜,可逾额石不得空仓,每石减市价银钱1钱,米价过高时,每石减市价银钱4钱或十分之三。在管理上,也不断进行改进。唐显庆二年(657年)设置了管理常平仓的机构常平监,在各州设立常平署,常平署设有官吏31人,执掌平籴仓储等事宜。清朝规定粮食籴进出粜都要地方官亲自验看,年底要将仓中粮食数量造册上报;如果仓中粮食霉烂,官吏要革职留任,限期赔偿;*离任要把常平仓钱粮交割给新任*,新任*要在3个月内查核奏闻;有因仓库空虚影响救灾的,定罪甚于空亏钱粮,贪污仓中粮食达千石以上,则处以极刑,并不得赦免。
2. 义仓
义仓(又称社仓),是最早直接以备荒救灾为主要目的的粮食储备仓。初见于隋朝,平日积粮,在灾年通过赈济、借贷等方式救济灾民。隋开皇5年(585年),由工部尚书长孙平奏请,隋文帝令天下各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要求“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账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自此,村、社普遍设立义仓。唐朝承继了这一制度。贞观二年(628年)设立义仓。与隋朝义仓不同的是,唐朝义仓积储的粮食来自按亩纳税,“亩纳二升”,交纳品种则依据种植农作物而定,粟、麦、稻都可以。商贾无田者按户等交纳,下下户及少数民族不征,遇灾荒之时,随便取给。永徽二年(651年),义仓取税改为按户征收,开元二十五年(739年),又恢复为亩税制。据统计,从唐太宗到文宗,用义仓中的粮食对灾民赈济多达102次,可见唐朝义仓在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宋规定,交纳税粮时,每石加税粮1斗作为义仓储粮,并明确指出义仓中的粮食专门用于救济灾民。张方平《上仓廪论》:“遇饥之岁,发以赈给。……诚为国之大事也”。可见宋代义仓在救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宋朝同时存在的辽、金,以及之后的元,也都设有义仓。
3. 惠民仓
惠民仓初创于周显德(954—960年)年间,以杂配钱折粟积储,在歉收之年减价出粜以惠民,故称惠民仓。宋淳化五年(994年)令天下置惠民仓,规定谷稍贵即减价粜于贫民,数量每人不得超过一斛。从这一规定看,惠民仓更倾向于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其功用与常平仓基本相同,但在救灾救荒中积极作用更明显。惠民仓一直到南宋中期才逐渐衰落。
4. 广惠仓
广惠仓创于宋嘉佑二年(1057年),是宋朝特有的救济性仓储。仓储粮源来源于本州县没官绝户田地上的租入,用于赈济本州县内老幼贫疾而不能自存者,如果有余可及其他地区。广惠仓由各路提点刑狱掌管,亦曾由司农寺掌管。相对来说,广惠仓由于来源的*,其数量较少,惠及面也窄一些,故存于历史的时间亦短。
5. 预备仓
预备仓初设于明洪武年间,由官出籴本买粮,储于人口密集地区,各州县设东南西北四所,用于荒年救灾,直接为赈济灾荒而设。预备仓的储粮主要来源于官地租米、无碍官钱籴入、赃罚折纳、立功赎罪折纳和民间捐纳等项。明*多次颁发有关条例,将预备仓建设作为考核地方*的依据之一。弘治三年(1490年),还为预备仓确立了存储标准:“州县十里以下积万五千石,二十里积二万石。”预备仓有官督民办的味道,一般由当地德高望重的百姓来管理,在收成较差时发放给灾民,限于第二年归还,这对缓解灾民生活压力,促进生产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以上几种仓储外,我国历史上还有辽之义仓与和籴仓,清朝的裕备仓、营仓,其功用上大体与常平仓等相同。
二、民办仓储
民办仓储是以民间自主、自愿为主要特点的积储方式,更多的作为官办仓储的补充。最早的民办仓储应从隋朝在村、社设立的义仓(社仓)算起,但后来征集方式逐渐由半自愿不定额变为强制性定额交纳,基本性质发生了改变。直到宋朝社仓的出现,才真正带来了民办仓储发展的第一个*。
社仓与隋朝长孙平创议的义仓相类似。宋朝首先提出“社仓制度”的是陈留县知事苏涓,但因王安石不同意没能最终实施。理学家朱熹因感到义仓距乡村较远,不便于赈济而谓:“隋唐所谓社仓者亦近古之良法也,今皆废矣,独常平、义仓尚有古法之遗意,然皆藏于州县,所恩不过市井惰游辈,至于深山长谷力穑远输之民,则难饥饿濒死而不能及也。又其为法太密,使吏之避事畏法者,视民之殍而不肯发,往往全其封鐍,递相付授,至或累数十年不一訾省,一旦甚不获已然,后发之,则已化为浮埃聚壤而不可食矣。”于是在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于福建崇宁首创社仓。具体做法是由地方*或乡里富家提供粮谷,设置贷本,以低利借贷给农民作农业资本或生活费用。淳熙八年(1181年)经朱熹奏请推广到各地。社仓对救灾工作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数十年间,凡置仓之地,虽遇凶岁,人无菜色,里无嚣声。”(《真文忠公文集》卷十)
清朝的义仓和社仓平行,依照就近、就便以利救赈的原则,社仓设在乡村,义仓设在市镇,多由民间出资,掌管于地方绅士之手。仓谷本以鼓励、奖劝民间百姓自行输纳为主,随正赋摊征为辅,少数地区也有拨常平仓谷为社仓谷本的。为了避免借社仓、义仓牟利,出借粮食利息由官府统一制定,但根据情况利息额不一:直隶按年岁丰歉收息,丰年收息较高,歉年则免息;河南、山西、广西等省每石收息一斗,歉年免息;湖北、江西不收息。
三、古代仓储制度的现实意义
我国仓储建设的完善,与各朝有识之士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自然灾害连连:“西周以后,史籍略备,水、旱、地震、蝗、疫、霜、雹之灾,记载较多。就春秋三传、国语周语、史记周本纪、汉书五行志及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纲鉴大全、广宏明集等书,众集所得,则两周八百六十七年间,最显著之灾害,凡八十九次”(邓云特《中国灾荒史》)。仓储的目的是既备灾又备战。《礼记.王制》中载有:“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管子》如是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不成?”贾谊、晁错、淮南王刘安、董仲舒、刘向、杨震、仲长统乃至道教经典《太平经》等,都对积贮备荒做了许多论述,强调积贮对于备荒的重要性,在国家有了一定积累后,就要适时地建立粮食储备仓,以备应急之需。应该说,自两汉之后,这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看法。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仍有积极的意义。
从历时的发展看,仓储制度一直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仓储的种类不断增多,功能不断细化,相互补充,覆盖了城乡广大地区,在救灾备荒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属性,古代仓储制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些官吏巧取豪夺,中饱私囊,或管理慵怠,以至灾时无法有效施行救灾,直至丧失民心,最终不能长久。
就启示讲,我们正在建设的救灾仓储,不无借鉴意义:一是要分级设置救灾物资储备库。救灾的要求是在灾害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把救灾物资运送到第一线。这就要求我们要探索灵活的储存方式,自省、市至重点县(市、区),要分级建设用于救灾的储备库,以备灾时所需。二是救灾物资储备要覆盖乡村。由于交通等因素,救灾物资储备库一般设在运输较为便利的大中城市,这样就距离农村比较远,但农村却往往是最易受灾也最需要灾后及时救助的地区。因此,在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避灾工程”建设,选择一些公共设施作为救灾物资储备点,储备灾民急需的生活用品。三是要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救灾仓储建设。*救灾仓储发挥主渠道作用,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仍应探索民间参与救灾仓储建设的方式。民间仓储具有分散、灵活、快速的特点,*可予一定的奖励、*优惠,使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灾实战。这对凝成社会合力有极大好处。
参考资料:http://www.zjmz.gov.cn/newsxp/html/2007/09/015351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04:06
古代国防也要看哪个时期,你的问题有问题啊
盛世以国威震之,乱世就只好签条约,进点贡品送点钱和个亲了什么的!!
这些是大战略方针问题,战术性质的最好问你们教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05:4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一、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1、夏商西周:崇尚自然,较为分散。这时国防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2、春秋战国:学术活跃,国防逐步系统化;武器改良并加以创新。国防逐渐发展。3、秦朝至唐朝:国防逐渐体系化。系统达到鼎盛。4、北宋至前清:冷热兵器并用,武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二、中国古代国防国防,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中国古代国防,是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07:32
一、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
1、夏商西周:崇尚自然,较为分散。这时国防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2、春秋战国:学术活跃,国防逐步系统化;武器改良并加以创新。国防逐渐发展。
3、秦朝至唐朝:国防逐渐体系化。系统达到鼎盛。
4、北宋至前清:冷热兵器并用,武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二、中国古代国防
国防,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中国古代国防,是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
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09:40
浅说中国古代国防
国者所立,起于防守,观远古帝王之选,携阻带堑者,除极尽暴虐,为国数百年,无他。国都之防由重,浅观之,知而。然则,都所不地,其若卧榻虎伴,危矣。
昔者商王迁都数次,不定而,所顾无二,避人祸,躲天灾。今人考古所知,其曾至今郑州,忖之,此黄河之滨,而古来黄河之泛实不为当时当事所可御之,岂不迁?而北过黄河至今安阳所地,南有黄河之天堑阻南部族之扰,可谓帝王之心甚缜。
而商不奉天武王灭之,周者发于关中之地,此地东有函谷之屏,然则渭水之滨,水美地沃。且坐看冬土,西有黄河之阻,羌无以入。起前1027至平王东迁洛邑,近三百年。
然不论历厉王,幽王周者所无帝气。且看平王之所选,可谓圣者,帝王哲思而。
先人李格非有言,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当四方必争之地也。此言确已。
后者所立秦,后者传其长城之建,其义仍于防守。后刘邦胜天下,未央与长安,后武帝作战匈奴者数,国之昌然财力耗。后西汉乱,止于刘秀东至洛阳,,且环山者 ,国故也,且地沃者,民足也,且水丰也,通便也。
后华夏之乱,思报国魏晋十六国,其雄才大略者,概曹孟德,孝文帝都洛阳,帝业不朽而功勋卓著。今者洛南伊水处西山上有石窟为鉴。
隋有炀帝,创科举,开运河于洛阳城,水运非北方他城所及。后唐者胜极,其都长安源于其租曾霸该地,然洛邑陪都之功,甚已。后有武周,独爱洛阳,名之神都,且土木,林苑大兴于此。然兴者实毁曹魏之旧迹,勘之后人亦毁昔唐者之胜容。概古语,且天下之治乱,侯于洛阳之盛衰而知。
时至有宋一朝,开国之际燕云之地盖十六州已落于辽人之手,且其都开封,其平者无屏障,无国防之缓冲,东过太行即平原,轻骑南下,三天可到。顾言,宋代无国防可言。然太祖开国战事繁多,国家未全复。太祖曾讲,待国家平,都必西迁。然大志未酬,后人无继,今人南下,国灭已。
后草原民族至,见大都谓者,华夏民族千年来*中心北移失中,时至今日。中有变故,然小故。后有明朱隶者营建紫禁城,其浩繁,其宏大,与往未央,大明相异。然非同日故不同语。
由帝王说至于草原民族,古代国防大略。史相继时不断,今北京城都中国,今日之事且不言,今之国防与前者迥不同已。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82052.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