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0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9:53
只有那不为名利争破头的人才能做到“无心插柳柳
乾隆年间春天的某日,皇帝南巡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山东省济南府的官道上。由于道路刚经地方整修洒扫,所以没有太多的风尘。
坐在銮舆中的乾隆皇帝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官道两旁绿色的农庄景色。
忽然,远处隐隐现出一处庄院来。那里杨柳成行,溪水环绕,别有一番幽雅风致。这位天性喜欢游山玩水的风流天子,见此不觉来了兴致,急令銮舆停下,自己要步行前往游观一番。
来到门前,乾隆不觉诧异,只见前门门联赫然写道:心为大清,不要管刘姓何姓;志在报国,何必分汉人满人。横批是:“天下第一家”。乾隆想:
这普天之下,除了我爱新觉罗氏这一支,还有谁敢来妄称什么天下第一家呢?更何况这又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呢!实在有点可笑。不过,奇怪之下,乾隆更想前去探个究竟。
叩开门后,院子里走出来一位黑胡子老头,大约有六七十岁,穿着虽很朴素,倒很整洁。乾隆便上前问道:“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作何解释?”
老人只是摇头,说:“这事得问我的父亲。”
乾隆跟随老人来到二门。老人轻轻敲了几下门,又迎出来一位花白胡子的老人,大约有九十岁的模样,衣着也很朴素。乾隆施礼问题:“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何以解释?”
花白胡子老人也只摇头说:“这事还得问我的父亲。”
这时乾隆也更为惊奇,两位老者仪态高雅,举止不凡,想必此家确非一般人家!
第三道门打开后,迎出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足有百岁开外的年纪。
他穿着一身青布衣裳,拄着一根制作相当精良的龙头拐杖,面容神采隽铄。
乾隆见状,赶紧上前行礼,而老人连忙将乾隆挽起,并口称“不敢”。
正在随从们为皇上向一个乡下老人行礼而奇怪时,就听乾隆对老人说:
“我在年幼时就听皇祖(康熙)说过,他曾将一根御用龙头拐杖赏赐给了济南府的一位功臣,并将它敕封为‘上打君,下打臣’,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我怎么敢失礼呢?”
白胡子老人听后并不作答,只是微微一笑,随后高声喊道:“皇上驾到,家人还不速来见驾!”随着这声宏亮的叫声,全家百十余口人很快都跪到了当院,见过皇上后,又都散去了。
乾隆被老人让到正厅坐定后,又急不可待地向老人追问天下第一家的来历。老人却不直接回答,只是捋了捋尺把长的白胡子,缓缓地说:“我家自秦汉以来,宗族兴旺,枝蔓繁盛,遍及天下各府州县,算起来总共出了八十名翰林,三位状元,十二位宰相,王侯上百。如今老臣是五世同堂,全家共有人丁一百单八个。”
说着话,又从橱柜里恭恭敬敬地捧出来一卷黄绫来。打开一看,写的正是“天下第一家”,下边还署有康熙的御笔,并印有鲜红的玉玺。
乾隆见状,连忙对老人说:“这么说来,此处就是刘墉刘爱卿的家啦。”
老人点头说:“刘墉正是老臣的重孙。这孩子性情憨直,恐有不周之处,还望皇上海涵。”
乾隆笑着说:“正是因为刘爱卿能够做到秉公正直,我才如此器重他呀!”
以上有关刘墉家世的情况,在北京有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名字就叫“天下第一家”。
实际上,刘墉的祖籍并非在济南府,而是在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他生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死于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他和父亲、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侄子、吏部尚书刘镮之都葬在诸城白家庄。
诸城是个古老的县邑。春秋时称为“诸”,为鲁国属地,(春秋)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5年)曾有“城诸及防”的记载。秦时称诸县,隶琅邪郡。
西汉时曾为琅邪郡治,设有盐铁等官,是个比较富庶的地方。东汉时曾改为国,新莽末年吕母、逄安等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并入东武县,故诸城亦称东武。唐宋时多有迁革。元代为密州1治所,属益都路管辖。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设县,仍称诸城,隶青州I府管辖,至清代相沿不变。
诸城东部有琅邪、云母、烽火等山与胶州1交界,南部有马耳、九仙等山与五莲、沂水等县搭界,北有潍水、卢水流汇人海,自然条件相当优越。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人文繁盛,为胶西南一佳域。
在清代,刘氏家族无疑是诸城第一望族,先后出了十余位进士,二十多个监生、举人,做过官的人至少有三十位以上。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字微之,为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做过户部主事,后辞官家居,九十多岁后去世。刘必显生有四子:刘桢、刘果、刘棨、刘棐。
刘墉的堂祖父刘果,字毅卿,顺治十七年(16印年)进士。曾官山西太原推官,上任伊始即捐俸修文庙,设义学,劝读山中百姓。又曾在太原、榆次等地兴修水渠,引汾河水灌田,造福一方。又曾“勤于勘验,详立条规”,扼制了当地居民喜好争讼的习惯,在当地颇有声望。后官至刑部主事,参与纂修(大清律),多有贡献。
刘墉的祖父刘棨,字弛子,康熙二十四年进士,为清代著名的清官,与张伯行、陈鹏年等人齐名,死后入选《国朝循吏传》和《国朝先正事略》等书。
康熙三十四年刘棨出任长沙县令时,正值长沙因裁兵而引起干余士兵哗变,刘棨出面周旋,并用县仓所贮预支三月饷粮,终使*乱很快平息,深受上司赏识。
康熙三十七年刘綮迁任宁羌知州I时,又值关中大饥,宁羌州1饿莩遍野,而州仓却无现粮供赈济,于是刘棨亲自前往知府衙门借粮放赈,救活百姓无数,因而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次年受命赈济洋县,同样受到上司和老百姓的一片赞扬声。
宁羌一带向来地瘠民贫,商品经济欠发达,因而国家定额征收的赋税百姓多有拖欠。鉴于此种情况,刘棨作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征收办法,允许老百姓交纳蜜、栗等当地土特产品,而其中的运输费用则由他自己负担,从而减少百姓在流通环节中的附带负担。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的经济,增加百姓的收入。由于当地盛产槲树,叶可养蚕,而当地居民不知也不会养蚕,仅用作烧火做饭的柴薪。刘棨觉得非常可惜,于是就从老家诸城请来蚕师,带来蚕种,教民养蚕和织绸技术。当地人民非常感激他,称他们所产的绸为“刘公绸”。后来刘宏谋出任陕西巡抚,又在全省推广其法,陕西自此成为重要的蚕丝产地。
在宁羌知州任内,刘綮还广兴学校,培养人才,以致到后来他奔母丧时竟无钱返里,只好让弟弟卖掉自己的田产充作川资。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好官。
康熙四十三年,刘棨出任山西平阳知府,任内又多有善政。据光绪《山西通志)记载说,刘棨出任平阳知府时,正值当地发生地震之后,满目疮痍未复,百废待兴。刘棨加意周恤,每逢年岁歉收,就开仓煮粥赈饥,年岁稍好则修茸文庙,整理乐器设施,重建鼓楼,开拓试院,纂修府属三十四县志,很有一番作为。因而“在任官吏有所约束尽心尽责,而老百姓则怀德畏服,善政不可胜举”。他后来升任江西提刑按察使离任时,当地官民撒泪相送。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刘綮在四川布政使任上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刘綮生有十子,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即是其一。而刘统勋入仕雍正、乾隆两朝,对乾隆朝影响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