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淮海平原为什么多旱灾和水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18: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6:12
原因一:黄河:
黄河是黄淮海平原的主要造就者,又是平原许多灾害的主要根源。流经西北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黄河,挟带大量泥沙而下,在漫长的第四纪,形成了如今的黄淮海平原。近代的黄河,每年平均输沙量仍高达16亿吨,其中一部分填海成陆,使河口不断延伸,继续在扩大平原;一部分淤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升高,引起历史上周期性的决口改道。一旦决口,或者北上阻塞海河的洪水出路,破坏海河平原的排水系统;或者南下阻塞淮河的洪水出路,破坏淮河平原的排水系统。可以说平原的洪涝碱沙的形成或者加重,无不和黄河在关。
原因二:季风型气候
季风型气候,使平原农业得以长期维持,同时又造成频繁的旱涝灾害。黄淮海平原从北到南,年平均降水量从500毫米到800毫米。从年平均值看,能够维持天雨型农业(即依靠降水进行农业生产)。但是,黄淮海平原的降水主要受太平洋季风的强弱和雨区进退的影响,地区上分布不均匀,季节间和年际间变化更是剧烈。 全年降水的60—80%集中在6至9月。在海河平原,又大部分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20多天里。在这段时间里,降水主要是以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形式出现,1975年8月5日至7日,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颍河发生大范围的特大暴雨,中心的林庄,三日雨量1650毫米,最大一日1005毫米,其中6小时830毫米。海河流域1963年8月上旬大面积的特大暴雨,中心地区,7日雨量2050毫米,其中最大一日为865毫米,超过当地一年的平均降水量。 季节间的先旱后涝,涝后又旱,年际间的旱涝,多年间的连旱连涝,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极不稳定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