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19: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06:19
从太平天国和清军两个方面来说。
先说太平天国自己。
太平天国运动初起,还是轰轰烈烈的,而且很快就从广西一路转战,到达并控制了长三角地区。这在军事上来说,是很大的成就。而且,长三角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占领这一地区,既有利于加快自己的发展,也对清朝是巨大而沉重的打击。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从一开始,就有着先天性的不足。
一方面是假托拜上帝教,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信仰不相符合,从而无法吸引更多沉沦在下层社会的文化精英加入进来,反而会将一部分人推到本来他们不愿为之卖命的清朝一边去。
另一方面,因为一开始就基于建章立制,建立政权,权力架构很不稳定,造成了东王权力过大,其他人无法有效制约他,从而威胁到洪秀全的地位的局面。这也就为后来的天京之变埋下了伏线。
在军事上,从长江中游顺水而下,攻占长江下游地区,总体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至少应当留相当部分部队,以重要将领率领,从武汉方向向北进攻,进入河南。河南是四战之地,但当时清军的布防重点都在沿海和边疆地区,中原地区是比较空虚的。进入中原即使不能真的策应下游的北伐,也可以牵扯清军,迫使清军在两个战场之间分兵。
因为太平天国没有在中游地区留部队北上,而是全军东下,所以清军一路围追,到了长江下游,太平军仍然处于被清军四面包围的局面之下。这时候,又想出击安徽和北伐,开辟新战场,以此来减轻天京周围的军事压力,结果北伐部队孤军深入,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最后全军覆没。在安徽战场也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始终处于拉锯之中。
最严重的打击,则是天京之变。初期的重要将领几乎全部在内乱之中丧生,硕果仅存的石达开也因为洪秀全的猜忌,*出走,返回广西。
虽然现在老有人说,石达开西征是为了开辟新战场,减轻天京的军事压力。但从江淮一路转进到湖南,再从湖南返回广西,广西站不住脚,又进入四川,想着渡江北上,结果在大渡河被包围,全军覆没。这样大范围的转移,离主战场太远,完全无法有效扯动围攻天京的清军。
天京之变后,太平天国就开始进入衰退期。坦白说,这之后,军事上已经完全没有初期的锐气和进攻能力,之所以仍然能维持那么久,并不是因为太平军特别厉害,而是因为清军太*,还在重整旗鼓的过程中。
再从清军方面来说。
太平军初起,清军几乎溃不成军,八旗军就不用说了,绿营兵也是完全不堪一战,而清朝这时候还没有新的军队来替代绿营兵。
这其实是任何一个经过较长时期的和平,军队缺乏实战经验打磨,必然会出现的结果。也是因为没有遇到过实战检验,所以清朝方面从上到下对军队的实际战斗力缺乏清醒的认识,也就没有主动进行改革的动力。
这也是太平军初期在军事上进展顺利的原因之一。
随着太平军从西南一路转战到长三角地区,所过残破,清军和太平军都没有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团练军队发展起来的地方军队就逐渐出现了。
湘军、楚军、淮军的兴起,既是绿营兵衰落之后清军不得已的选择。这些地方团练发展而来的军队与绿营兵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军队的组织结构以亲缘关系、师生关系、同乡关系等为基础,凝聚力更强一些。
此外,这些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编组、训练方式比之前的绿营兵更为接近近代化的军队。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湘军强于绿营,楚军强于湘军,淮军又强于楚军。
到天京之变发生时,清军基本上稳住了在长江下游的主要战线,湘军、楚军也开始崭露头角,战斗力在逐步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天京的军事压力在逐步加强,包围圈在一步步缩小。而太平军则始终处于内线作战的状态,虽然这个包围圈也被打破过,但太平军也无力开辟更多战场,仍然处于内线作战的状态,最多也就是喘口气而已。
这种攻守形势的转换,实际上在1859年就已经完成了,之所以太平天国没有马上就灭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迫使清朝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和财政等资源去应付列强的入侵。此外,咸丰帝去世后清廷的*动荡,也对前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等到这些危机都基本解决,对太平天国的几个主要据点也基本上完成了分割包围,使天京成了孤立无援的孤城,处理完了,清军就该大举进攻天京,彻底消灭太平天国运动了,这时候洪秀全死了。本来就已经非常混乱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最后就在混乱之中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