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结合现实论述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05: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9 09:09
1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研究 行政伦理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国运治乱和国家兴衰,影响行政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的提高,关系到行政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和水平。目前,从全市和荣昌县来看,行政伦理存在失范的现象,需要从人员、*、监督等方面加以完善。加强*自身建设,就要加强整个*公职体系和公职人员的伦理价值即行政伦理的重塑,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一、当前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行政人员往往会臵行政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不顾,导致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时常发生,公共权力经常被用来满足私利,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目前存在的行政伦理失范有经济类失范,如贪污挪用、行贿受贿、违规经商、隐匿财产等;*类失范,如官僚主义、权力寻租等;以及组织人事类失范、失职类失范等。 (一)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从宏观范围上看,荣昌县及至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取向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往计划*时期形成的以突出*为导向、以服从义务为标准、以自觉自律为主要形式的行政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受到挑战,旧的道德规范被怀疑和否定,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定型和完善,西方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乘虚而入,传统的宗法道德思想、等级特权思想沉渣泛起,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被严重扭曲,必然出现行政伦理的失范现象。 2 (二)行政人员自身素质方面原因。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行政人员是“经济人”, 他们会在*市场上追求自己最大的效用,即权力、地位、待遇、名誉等,而把公共利益放在次要地位。行政人员虽然有私人生活和个人利益追求的自由,但因为其掌握着公共权力,就应当有维护公共生活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当公与私之间发生冲突,需要他做出选择时,如果其道德修养不高、自身素质较差,受个人利益的驱动,行政人员的行为就会失控,导致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发生。 (三)行政*自身问题。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行政*自身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政企不分,*职能泛化;机构叠床架屋,编制缺少立法;用人制度不公开,人浮于事,因人设事,人满为患;管理目标不明确,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执法重“实体” 、轻“程序”,行政监督无“法”、无“章”等。特别是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期,新*的建立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各种配套的法规、章程、制度不可能一下子健全,无形中造成许多管理上的“空档”,成为产生行政伦理失范的隐患。 (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当前的中国,虽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相比,还远远滞后。一是*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的地位偏低,无法有效行使监督权。二是民主渠道不畅,监督缺乏群 3 众性。在各种监督中,人民的监督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但受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今天我国国民素质虽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公民的主动监督意识不强,这样就谈不上监督了。三是*导向乏力,社会效益差。善不能尽扬,恶不能必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政伦理失范的程度。 二、行政伦理规范建设思路 行政伦理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行政管理职业上的特殊表现,是行政人员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同志曾提出四项要求:一是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和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二是忠于祖国、一心为民,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人民的公仆。
三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发扬我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崇高品德,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开拓进取,不断前进。四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国家和人民夙兴夜寐地勤奋工作。这应是关于行政伦理规范基本内容的准确、深刻的概括。 三、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建议 (一)要确定行政伦理准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发掘我国传统伦理美德的精髓,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行政伦理内涵,如掌权为公,从政为民;坚持正义,处事公平;厉行节俭,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敬业勤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其次,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公共 4 伦理,如,中国*党经过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奋斗,形成主要的公共伦理价值是坚定的*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言行一致,谦虚谨慎等。再次,要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行政伦理立法,可以总结《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执行的经验,适时出台《公务员伦理法》。同时,为了保障《公务员伦理法》的实施,应当在*内部建立专门审查监督公务员履行行政伦理义务的组织机构,推进政务公开和加强新闻*监督,在制裁措施方面,不仅要使用精神激励等“奖惩手段”,还要从*利益、经济利益等层面,将公务员履行行政伦理义务的表现与其职务升降、待遇调整等联系起来。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公务员信用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做法,就是将公务员的履职信用信息和个人生活信息等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评价,分为若干信用等级,与其职务升降、待遇奖惩等联系起来,起到了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 (二)要加强对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教育。行政伦理教育,不仅要从理论上阐明行政伦理的概念内涵、价值取向、基本范畴和社会功能,更重要的是应当总结和推广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实践经验,介绍国外行政伦理立法、制度建设和实践等方面的经验,特别要在公务员行政伦理责任意识的培养、行政人格的塑造、行政伦理冲突问题的处理能力、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加强教育研究。 (三)要加快行政*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服务性行政模式。 一是转变*职能,使*不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而主要进行宏观*,对市场进行监督和制约,克服市场经济天生的弊端,如 5 盲目性、无*性、无计划性、非公平竞争及行业垄断等,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切实将*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克服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不分、政商不分的状态,尤其不应把社会团体*化。杜绝*介入经济活动、从事赢利活动等不良现象。要加快行政机构改革,对*的规模与结构加以*,有效防止机构臃肿、无限膨胀。其次,改革干部人事的“选拔” 制度,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实行竞争选举。适当提*部薪给标准,使其符合养廉要求,以便彻底废除薪给以外的一切特权待遇。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督政的民主化、制度化渠道,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得以真正实现。二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服务行政模式。不仅要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一种行政观念,而且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其变成一种制度。将在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这一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内化为行政人员的内在规范,使其成为一种发自行政人员内心的行为准则。将建立社会主义服务性行政模式作为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使行政人员的道德自律获得客观保障,为行政伦理提供赖以生长的沃土。 (四)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道德行为往往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外部社会压力下产生的。由于行政管理权是种公权力,社会转型期的行政伦理建设的突破点更应着眼于构筑有效的监督。只有让群众了解事实*,才会形成道德评价的压力。政务公开的宗旨就在于使行政管理活动处于群众监督
之中,防止管理权的私化或虚假空化。政务公开应着重行政资讯公开、行政程序公开、行政依据公开、行政结果公开等。新时期的政务公开必 6 须进行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进入信息社会,电子政务正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为政务公开提供了有效的形式与途径。电子政务是未来政务管理的主导,为建构统一、公开、公正、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我国已开始了各级*的“上网工程”,它的意义不仅仅在行政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而且还在于制度伦理的变革与行政伦理的变革。可以说,它是我国当前行政伦理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平台。政务公开与电子政务结合起来,能共同促进现代行政管理的实现,也能促进行政伦理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