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1:5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5:22
来历:衮雪二字取材于中国《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
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
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至今。
扩展资料:
“衮雪”原石
“衮雪”二字的原石,在石门水库大坝下方的河中一块巨石上,为曹孟德所书。在石门口栈道旁的一块是后人根据河中的原字摹写重刻而成,意在保护这个绝代书品。石门水库修建之初,汉中博物馆特地派石匠将河中巨石上的“衮雪”二字完整凿下来,运到汉中博物馆保存。
当时河中另一块巨石上有“玉盆”二字,也被完整凿下,运到汉博,连同石门前的“石门颂”、石门铭、大开通等摩崖石刻,全部取下,以免水淹。这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邺城三台”模型从日归国 大三国志展*落幕
2010年4月1日,130多件(组)由中、日专家精挑细选的三国文物在河南省博物院云集,罕见的曹操“衮雪”真迹、曹操之父曹嵩殓服“银缕玉衣”、铜雀台龙首石构件等中国国家一级文物集中“亮相”。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出的117件(组)展品是中日两国专家用3年时间访遍中国70多处与三国有关的古迹遗址和博物馆,从10个省市30多家博物馆院数千件藏品中精挑细选而来。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超过52件(组),包括被认定为曹操存世手迹的“衮雪”拓片、安徽毫州出土的“银镂玉衣”、“彩绘陶说唱俑”,以及摇钱树、石辟邪、铜车马等精美工艺品。
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曹操题衮雪的真实含义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到汉中,经过栈道咽喉石门时,看到河水冲击石块水花四溅,犹如滚动之雪浪,触景生情,顿时诗兴大发,奋笔疾书“衮雪”二字,随从提醒曹操,“衮”字少了三点水,曹操却打趣道:“江中之水甚矣,何须画蛇添足?”于是,后人就把这一故事编成顺口溜:“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
曹操题写“衮雪”二字的“衮”字的真实用意究竟是什么呢?据《周礼·春官·司服》和《礼仪·觐礼》解释说,“衮”字是“衮衣”、“衮冕”、“衮龙袍”的意思,而“衮衣”、“衮冕”、“衮龙袍”是帝王的专用礼服;“雪”字,则象征高洁和纯正。
所以,“衮雪”二字是曹操本人在反映他具有帝王的霸气和崇高的威望,这种意境和心态只能够会意,不可言表,所以曹操才题写“衮雪”二字,并不是把“滚”字忘了三点水而写成“衮”字。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人理解,仅仅认为是曹操逐景生情而题写景物,忽视了曹操内心世界的真实用意。
细观“衮雪”这两个字,行笔放纵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衮雪”二字,风格圆浑流动,寓刚劲于柔和之中,犹如绵里藏针,堪称书法之妙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衮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5:22
400年后,曹操带兵来此与刘备争夺汉中,定军山一战失于黄忠,进退维谷斩杀杨修,为冲淡懊丧,进褒谷赏景,见水激岸石,堆浪如雪,便也应和张良,挥笔写下“衮雪”两个大字。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5:23
仔细看完你就知道了 ,出自一块碑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5:23
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是“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它们属于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汉魏摩崖刻石,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这批摩崖刻石的文字内容对研究我国交通、水利、科技、书法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研究汉隶演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弥补了史书的缺漏,校正了史书的讹传,堪称是一部重要的石刻文献,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东汉镌刻的《襵君开通褒斜道》与《石门颂》摩崖为一级中的甲品,更体现了《石门十三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