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时候初始计量,什么时候后续计量?注会书上讲后续计量时为什么讲买入时如何核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1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8:48
不矛盾!首先将长期股权投资分成两类:控制和非控制类。控制的话(包括小于10%的情况):
首先说说控制的那种情况,因为他是对一个企业与绝对的控制权,所以算作自己的东西,固然用成本法。
那么小于10%的不具有重大影响的第四类呢?因为,所占股份太小,人家不认为你有什么权利所以就不能用权益法,不能用权益法就只能用成本法,也就是你只能享受投在里面的成本,没啥权益!所以投资比例的多少决定你后续计量(也就是后续权利)。
而初始计量呢,这个也好理解:这关系到企业之间的问题,首先说说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
《同一控制》下的(这个要看好,记住是算是控制里的后续用成本法),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A是母公司,B和C都是A的子公司,把A当做老板,B为男员工,C为女员工,那么作为一个企业里的,如果B想讨C做老婆,B讨老婆花了10000000000000.....,那么C的身价倍增,实际上B和C结完婚后就是一家等于没花啥,也就是同一控制下的容易出猫腻,所以不让用公允价值,就算用了这个价值也不能当真啊,也就失去了公允的含义了。所以你花多少人家不管,C的价值是要看它的价值的,比如貂蝉西施啊啥的那多少钱你花多少别人不管,它的价值在那摆着呢。所以是看B现有C所占份额进行初始计量的。
《非同一控制》下的主要是关系不太近,没有太多关联,所以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就可以用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了。
而《非合并》也就是你不能完全控制了,我控制不了你,那我就享有点权利吧。所以就用权益法了。
纯手打,纯个人理解,学会计嘛,就是把记账方法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尽量简单话,所学的那些都是要去理解才好的。纯背的话很坑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8:48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计量就是用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
教材上说的后续计量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
因为权益法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所以你会感觉用了两种方法。给你举个例子,这样讲给你你就会很清楚了: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后续计量用权益法的,需要对被投资企业的初始入账价值进行调整。
比如A企业以200万购入B企业30%的股权,购买日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
那么这里的初始计量就是公允价值200万。
而这里的后续计量使用权益法,所以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进行调整:
1.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不作调整。
2.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那么,很显然,这里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应作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这样经过权益法调整以后,他的入账价值就是300了(200的初始入账成本+100权益法调整)。
前者是初始入账成本确认方法,后面的是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的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追问能举例讲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吗?什么时候的是初始计量,什么时候又算是后续计量。重点说明下入账时是用的合并方的公允价值还是被合并方的公允价值?我还是有点疑惑,请高手赐教啊!(另外您说的这个例题中,A购入B的30%的股权应该不算是企业合并,只能算是重大影响,初始计量用的公允价值为什么是200万不是300万(1000万*30%)呢?)
追答同意控制下使用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是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例题中,初始投资成本是200万,经权益法后续计量调整成300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8:49
后来你想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