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什么启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4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34
浅谈归因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
归因无处不在,无论是高明的心理学家还是普通的百姓。在教学实践中,每个学生都会对自己学业的成败进行不同的归因。学生的归因风格会直接影响其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水平和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表现。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究教育的艺术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避免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本文拟分析几种归因理论,并探讨其对教学实践的一些启示。
一、几种主要的归因理论
(一) 海德的归因理论概述。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海德认为归因可分为两类: 一是情境归因;二是个性倾向归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给我们如下启示:
1、当人成功时应归因为他的能力强,这样可以让他产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
2、当人失败时应归因为他不够努力,而不能归因为*。因为归因为*会伤了其自尊心,会有羞耻的感觉,对未来缺乏信心,忽视努力在成功中的作用。归因为他不努力,一方面可以避免伤害他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可以令他觉得自己是有过错的,他自己要负责,不能把责任推给老师,或怪试题太难。这样他会更努力学习。
(二)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韦纳将这四种因素划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即原因的控制源、原因的稳定性和原因的可控性。
Weiner的归因模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韦纳用能力和努力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韦纳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大。他认为“内外控制点”(即内外因素)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作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韦纳的归因理论带来的启示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Dweck(1975)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三)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ra,1977)提出,后经认知心理学家加以借鉴发展成现在的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所谓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行动前对自身完成该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观评估,这种预先的估计会对后续的行为发生多方面的影响。
1、班杜拉(A.Banra)认为自我效能感来源于对行为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或强化,且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随着成功和来自他人的关心、支持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或提高,他对此行为的积极性也会相应增加;而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失败和来自他人的批评、指责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削弱或降低,他对此行为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2、近期的研究者指出,人们的自我效能感还与人们对自我能力的判断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人们对先前的活动结果和他人的评价作出什么样的归因决定的。人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和理性以及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能力,强化不是在人的任何行为中都起着作用;人们通常也不会采用别人看待或评价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和评价自己,也不会由于几次活动的成功或失败就不加分析地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伴随某一行为的结束,人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知觉地推断出自己成败的原因。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出众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同样地,只有当失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而被个体归因于运气、机遇之类的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的成功或失败,都不足以动摇或改变他的自我效能感,不论别人如何评价,都是如此。
目前,将归因这种重要的认知过程作为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变化的基础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者的共识,由此归因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心。作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自我效能感的产生、维护和增强以及削弱或消失中,来自外部的积极关注和强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学前儿童、学龄早、中期儿童的成就动机和行为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处在尚未形成或正在初步形成的阶段。但对于个性趋于成熟或基本定型的人来说,归因则在其自我效能感的产生、维持、增强或削弱、消失中都起着决定的作用,因而在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34
像他这个理论的话,对教育的时间还是有一定的起是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