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3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0:38
大纵深理论与闪击战理论都是在一战后为解决如何有效的实施进攻的问题进行的探索。一战的实践证明,以前那种主张大兵团正面作战,寻求与敌主力正面决战的作战样式很容易陷入战壕之间的对峙,而战壕战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却不能取得较好的战果。那么下一场战争就必须需要一种崭新而有效的作战理论来指导作战。
一战后,军队和武装的发展非常迅速,军队已有新的技术装备,同时军队中已建立了新的兵种,这些军事上的进步使进攻的威力大大增强。
于是,苏联军事家们提出大纵深理论,它的基本原则是:在进攻集群中应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突击群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
结合当时的实际来说就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然后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例如坦克兵,摩托化步兵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承受住了德军闪击战的进攻。苏联广袤的领土和源源不断的兵员再加上寒冷的冬天,抵消了德军闪击战的锋芒。但是这时候的德军依然能打出向哈尔科夫反击战这样的胜仗。
然而库尔斯克等战役后,胜利的天平更加像苏联倾斜。等苏军在东线站稳脚跟,喘过气来的苏军开始了战略*,比较著名的十次斯大林突击,苏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将大纵深战略理论运用的炉火纯青,虽然损失不小但是将德军完全赶出了苏联境内。东线战场原来弯弯曲曲的战线也变得笔直。和之前闪电战的高速进攻相比德军只有防守的份。战场的局势更加明朗,德军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而德*事家在德国1870年统一战争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普鲁士统一战争的经验,再加上一战末期渗透战的探索(比如著名的“米夏埃尔”攻势),提出了“闪击战”理论,德军闪电战的战术原则是:突然进攻,猛烈突击,广泛机动,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和飞机,保持进攻的高速度。一般规律是:火力越集中,兵力越分散。在闪击战中强调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在敌军薄弱处构成突破,而后进行纵深突击或者迂回穿插。
由此可以看出,大纵深与闪击战理论都强调机动作战,并注重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在预定的作战方向上构成快速突破,之后迅速发展为胜利。在运用上强调大量使用当时的新兴兵种:坦克兵,航空兵,空降兵,以及无线电通讯手段。也就是说这两种理论都是结合当时军事科技对“机动战”的外延进行发展的产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0:38
德军的闪击战,因为作为进攻来说,显然是德军闪击战更加的性质有效,而苏军大纵深作战理论更适合于防守反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0:39
我认为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更胜一筹,因为德国的闪击战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取得效果,但只要时间拖得久了,就会吃败仗,而大纵深理论虽然在初期效果不明显,但适合打持久战,也容易获得最后的胜利。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0:39
进攻之王只能是德军的闪电战策略,苏联的大纵深战略只能用来防守,是不能用来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