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4 09: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8:20
不想一辈子工作都坎坷择业前先扪心三问
不想一辈子工作都坎坷择业前先扪心三问,择业之前问问自己这3个问题,能够快速走出迷茫低谷。 现实职场中,有很多人工作几年发现,不喜欢当下的工作,心中总有出去闯闯的冲动,一起看看不想一辈子工作都坎坷择业前先扪心三问
1、工作中缺点多还是优点多?
你的困惑:现在公司,工作时间长不说,还想让1个人干3个人的活,关键“钱”给的也不多啊,又要求这要求那的,要不是想多学点经验,早就撤了。问一句,你走了吗?
HR忠告:公司经济不景气经常发生这种事情,调整工作,员工感觉压力突然增多抱怨还是有的。尤其是大部分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即使岗位空缺也不招人,这时候,分担离职同事的工作,是很常见的现象,不必埋怨及惊讶。
除非工作量真是特别大,或是跟自己做的工作不相关的,也不必太过不满,试着学习适应不同的职责,查漏补缺,让自己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2、公司不适合我,还是我不适合公司?
你的困惑:满怀期望的进入公司,却发现工作内容跟自己理想中相差太多,工作也不能得心应手,束手束脚。适应不下去了,还是跳槽算了?
HR忠告:如果工作中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无法获得令自己满足的成绩;而公司没有适时地给予肯定及尊重,也会让“求成取向高”的上班族心生不满。
比如不好升迁、关系户太多、公司格局小等等,总之不满足现在公司的状况,也是大多数员工流失的原因。但是不会表现自己,或者说能力不符工作需求、自恃过高,就应该回过头想想自己,是否追上了公司的步调,而不是一味要求公司配合自己。
3、跳槽是加薪的快捷方式?
你的困惑:想加薪,看目前这公司基本没什么机会,想想还是跳槽吧,看别人一跳一涨,但是这真的可行吗?
HR忠告:的确,大部分人员是通过跳槽完成加薪的,跳槽是最快速加薪的快捷方式,比如抢手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但是,“跳槽”也不能就是有了好的前景。很多公司在挖角阶段,通常会提出高于一般水平的代价来达到目的,但是这种情况一般公司不是太稳定,除了工资其他的地方也没有自己想要的那么好,进了公司后你会发现,可能也不会呆的长久。
静下心来,列出所有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的专业和喜好,才是考虑换工作前必须做的最后一件事。
择业之前,扪心三问
一、扪心一问:择业,我够认真吗
你,年轻的你,无论是正在求职,还是在追求升职,已经做到下列5件事当中的哪几项?
第一,认真请教过至少一位你心仪行业中熟悉你心仪职位的“年资至少10年的老前辈”。这个“老前辈”,一要了解你,二要真正关心你,才会细细帮你参谋职业通道。
第二,好好研读至少一本关于职业规划的畅销书。(判断畅销书很容易,你只要在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网等搜索栏中输入书名,查看这本书的“评论数量”即可,有1000条以上评论的,才值得你去读。)
第三,寻找一个同龄人、一个大你5-10岁的朋友、一个大你10-20岁的长辈来分析你的优点和缺点。
第四,选定一个职业前,至少尝试过三件同类的事情。
第五,严肃地列个5年规划,尽管这个规划未来可能会变。
你打了几个勾?
如果你少于3个勾,很遗憾,你有了一个新绰号:“草率择业族”!
择业草率,重则一辈子工作都坎坷,轻则在工作的前三五年超级烦心。
二、扪心二问:学历心魔,我放下了吗
有些应届生是考研失败了才求职的,即便找工作,心里也总有个魔鬼在说话:“明年还考研吗?”
即便是决定不考研的应届生,有时候也被身边的考研大军熏染得魂不守舍,看见“充实备考”的室友,心里总是会刮过一丝危机感的凉飕飕的阴风。
还有更多已有硕士敲门砖在手的年轻人也颇为不安:“我这学历可别白读了!我不可能跟小本(本科生)拿一样的Offer吧?”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这几种情况,帮助大家铲除心魔,潜心找工作!
本科应届生镇魔心法:考研=我要“他”我现在就要!
对于是否考研,其实有一个简单却超级实用的公式:读研=我要“他”我现在就要!
我要“他”,当然指的是你爱“他”、需要“他”。
我现在就要,指的是你现在就需要这个“研”给你带来的文凭技能人脉。
下面这两类年轻人,违反了选择读研的“我要“他”要素:
1.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却惯性地选择保研、考研,比如大量的IT类专业的考研族。
2.从未和某个专业“恋爱过”,只凭神交就选择跨专业考研,比如大量的'理科转文科考研族。
还有这两类年轻人,违反了选择读研的“我现在就要”准则:
1.只有22岁,却开始读和管理相关的硕士,比如工商管理MBA,这明显是个你未来才要学的专业。
2.担心“怕我未来年纪大了要不动了”,所以趁着现在就要了!去年,一个学人力资源的小萱这么跟我说:“老师,将来工作、结婚、生孩子搅在一起,哪有时间读研呢?我妈让我趁年轻读完!”我对小萱说:“22岁读HR这样一个重实践的硕士学位,你得到的是一张纸;32岁至少是HR主管的经验丰富的你读HR硕士,拿到的会是一张纸黄金……”
理论也许不足信,我们来看数据。
表格1需求硕士与本科的职位供应比例
它当然不是科学计算的结果,但是肯定能基本反映出不同职位对学历的要求。很明显,要求硕士学位的招聘职位占比为10%—30%之间。
硕士镇魔心法:今日能屈,他日能伸
如果你是技术类或文史哲研究型学科硕士,只要找的是专业技术工作,你肯定比“小本”有优势多了,用不着委屈自己。
如果你学的是实践型学科,或者你需要跨行就业到实践型工作岗位,比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抱歉,你有八成,不,九成的可能,和“小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高智力型公司除外)。
外经贸女生小爽,国际关系学硕士,国考失利后,她把目标锁定在了“外企市场”或“销售”这样的职位。但是很快,小爽就变得不爽:她所心仪的营销职位,并不看重硕士学历,反而经常觉得她学历太高,怕她无法摆正心态……
对于此类申请非研究型岗位的硕士生,你可能需要“委屈自己”去和“小本”拼抢职位。
如果你觉得委屈,记住这句话:“今日能屈,他日能伸!”也许你年长几岁更有城府,也许你的研究生学习给自己带来了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你在工作中,就应该比做同样工作的“小本”更有优势吧!
三、扪心三问:我能打败虚荣这个魔鬼吗
因为虚荣(别否认,我也有),很多年轻求职者的择业次序大大不妙:
1.名企
2.高薪
3.对职位有兴趣
4.觉得行业有前景
名企高薪≈香车美女,堪称年轻人互相攀比的两大指标,说出来就有面子,听见了就会肾上腺素猛升。然而,职位兴趣和行业前景这两个家伙,因为无法用“500强”、“月薪过万”这样的量化指标来丈量,总让年轻人觉得像雾像雨又像风,选择起来没有底气。
不过,职场*湖们都知道:名企高薪≈眼前利益,职位行业≈长远利益,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正常人工作大概要35年,这好比一场超级马拉松,在开始的时候领先并没有太大意义,能稳健地越走越高才是最重要的。
毋庸置疑,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职场新鲜人,你只能按照这个次序来择业:
1.职位有专业性。挑职位,比挑公司名气重要N1倍!举个例子,小婕同时获得两份Offer,一份是在大外企做行政助理,另一份是在一个本土小公司做市场调研。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小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知名外企,总觉得可以内部换岗(即使不难,也走了曲线)。而那个市场调研的Offer,被小婕的同学小敏拿到。且看三年之后,小婕当上了行政主管,而小敏则在积累了三年经验之后跳到某上市公司做市场调研项目主管,薪水高于小婕几成,而且越老越值钱。
2.行业有发展。这一点我不赘述了,本章中我们会单独探讨如何选择行业。
3.企业有知名度。好的企业的确给人很多机会,不过很多同学对企业所提供的机会有所误解,他们以为可以凭空从“行政助理”转为“销售助理”或者“市场助理”。在企业里,同类型调职是有可能的,比如从“行政助理”升成“总经理秘书”,但是要从“行政助理”调动到人力资源部,难度就会大不少。
4.薪资高。最后才考虑薪资,道理你们都知道:第一份薪水多少钱不重要,几年、十年后你的薪水是多少才是关键。年轻时收到的几份Offer,往往只有几百元钱的月薪差距;而几年之后,不同职位的月薪资差距很可能达到几千元、几万元。
选自《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作者:杨萃先张有明万泓楷郭丹锐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