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刘罗锅》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这是真的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1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3:08
荧屏上的《宰相刘罗锅》里,刘罗锅是一个刚正不阿、足智多谋的清官。他心怀百姓,惩贪治腐,常常让乾隆身边的“红人”和珅丢人现眼。实际上的刘墉即不是罗锅,后期也没有那么刚正,才高嘴利肯定是有的。
实际上的刘墉出身于官宦世家,祖孙三代都是官居高位。他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时进士,祖父刘檠是康熙年间著名清官,父亲刘统勋是乾隆前期首席军机大臣。从刘墉的曾祖父到他的侄孙刘喜海,刘氏家族共有35位举人、11位进士和两位大学士。可见刘墉出身贫寒之说并不是真实的。
那么刘墉真的是罗锅吗?显然这也不是真实的。据古文献考证,清朝选拔官吏有全面严格标准,四个字“身、言、书、判”。“身”就是相貌端正,体格健壮;“言”是口齿伶俐、表达清晰;“书”是指字体工整、笔法清秀;“判”是断事精准、思维敏捷。刘墉要做清朝*,必须符合以上条件。而“身”是第一要素,“罗锅”不仅难立官威,而且有损大清国体,即使刘墉出身再高,也不可能入朝为官。
那么刘墉的罗锅之说从何处而来呢?这个传说应该是刘墉年老时有些驼背。嘉庆皇帝继位时,刘墉已经年近八旬,嘉庆皇帝常戏称其为“刘驼子”。这样民间就以为刘墉天生就是驼背,所以“刘罗锅”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刘墉30岁之前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直到33岁时,刘墉才因为其父刘统勋的功绩,直接参加了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和殿试,被钦点为二甲第二。我们知道会试的资格只有举人才能应试,这是皇帝因为其父刘统勋才开的后门。不过刘墉才华是有的,举行殿试的时候乾隆皇帝本欲把他点为状元,经过其父刘统勋的极力反对才没有点。
刘墉中进士后翰林院进修三年,授予翰林编修,不久晋升为翰林侍讲,并多次担任乡试、会试主考官,三次兼任国子监,曾先后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三通馆、会典馆总裁。《清史稿》评价刘墉的才能为“外娴政术,内通掌故,博通经史,长于古文考辩”。刘墉不仅学识出众,而且还是著名书法家。
刘墉前期做地方官,确实刚正不阿、为民除暴,革除了科场、官场很多弊端,被百姓称为“*天”。刘墉清正廉洁最为人称颂史实就是查办山东巡抚国泰一案。国泰是皇妃的伯父、和珅的心腹,党羽众多、势力庞大。乾隆派和珅和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刘墉一同前往山东查办此案。和珅暗中给国泰通风报信,阻止刘墉查办此案。刘墉派出阻力,暗中查访,结果发现国泰罪行累累、证据确凿,遂顶着各方压力,向朝廷历数国泰的种种罪行,摆出查案铁证。最终,国泰认罪伏法,涉案30多名*被处置。这个案子轰动全国,在百姓中广为传播。
可惜的是,刘墉为官后期不再奉行棱角分明、刚正不阿的处世风格,而变得圆滑世故。自调入京城做史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后,看到和珅位高权重、党羽众多,便对和珅及其亲信虚与委蛇,这也许和乾隆对和珅的信任有关,刘墉做起“老好人”,不愿再得罪官场同僚。他也没有做到宰相的官职,他的父亲刘统勋才是宰相。
嘉庆九年,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他一生廉洁,但因为乾隆皇帝的原因没有做到始终刚正不阿。因此,嘉庆皇帝赐他谥号“文清”,而不是“文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3:08
是真的。刘墉只是有点驼背,因此看上去像个罗锅,而且刘墉从来没有担任过宰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3:09
不是,虽然刘墉并不是罗锅,但他是货真价实的大学士,也是属于宰相之列。
《宰相刘罗锅》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这是真的吗?
当我们拨开层层迷雾,便会发现,这位声名显赫,清誉卓著的宰相刘罗锅,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既然有宰相刘罗锅的说法,为何又说刘墉不是宰相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封建王朝的宰相制度了。明朝以前历代王朝均有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机大事,只是称谓稍有不同,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由于疑心太重,为了防止高官...
《宰相刘罗锅》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这是真的吗?
荧屏上的《宰相刘罗锅》里,刘罗锅是一个刚正不阿、足智多谋的清官。他心怀百姓,惩贪治腐,常常让乾隆身边的“红人”和珅丢人现眼。实际上的刘墉即不是罗锅,后期也没有那么刚正,才高嘴利肯定是有的。实际上的刘墉出身于官宦世家,祖孙三代都是官居高位。他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时进士,...
《宰相刘罗锅》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这是真的吗?
不过电视剧和历史还是有区别的。就以《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来说,剧中就有一些情节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上的刘墉出生并不卑微,而且刘墉也称不上是宰相。至于“罗锅”一说则没有很确凿的证据。刘墉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都是朝廷的官员。尤其是刘墉的父...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
一系列的犯错,让刘墉错失被授予大学士的机会,他没进过军机处,没有接触到大清的权力中心,因此后世称他为“宰相刘罗锅”,也是不合适的。刘墉在为官前后,判若两人,令人费解!巧合的是,刘墉犯的错总是不大不小,也不足以赔上身家性命,只是遭到乾隆骂而已。不管刘墉从刚直到圆滑,还是从谨慎到糊...
《宰相刘罗锅》中刘罗锅真的是宰相吗
我们看《宰相刘罗锅》,讲刘墉的职位达到宰相。事实上刘墉并没有到宰相这一级别。清代没有宰相一职,但却有类似宰相级别的职位,《清史稿》中讲到: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军机处是雍正八年建立的,那么雍正八年以后,大臣的职位如果做到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那么就是宰相了。刘墉从协办...
宰相刘罗锅真的是罗锅吗
乾隆年间山东人、绰号“刘罗锅”的刘墉 相传刘墉有驼背,所以他在民间有个外号叫作刘罗锅,但并不符合史实。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刘墉当时是八十多岁的老人。
历史上的刘墉不是宰相也并非“罗锅”,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可能是“罗锅”。有史书记载,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但那时的刘墉已经八十多岁了,弓腰驼背可能是衰老的征兆,而非恶疾。刘墉一生,虽无宰相之名,却曾履宰相之职。清廉刚正之余,不乏灵活机变之态,尽显为人处世之道。而罗锅之名,在后人看来,钦佩之美誉更多于敌对之嘲讽。
《宰相刘罗锅》,为什么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
刘墉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正因为如此,乾隆皇帝才会对其貌不扬、还是驼背的刘罗锅器重有加 。清朝时期是没有对宰相职务的正式设置,但是清朝沿袭了内阁和大学士的制度,而且大学士的职数是固定的,编制为四位大学士,两位协办大学士。清代将授予大学士作为拜宰相的标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六月授予...
《宰相刘罗锅》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这是真的吗?
可以这样说,军机处大臣是实际的宰相,而三殿三阁大学士是名义上的宰相,一般叫其中堂,比如刘墉是体仁阁大学士,可以叫刘中堂,但他不是军机大臣。所以刘墉只是名义上的宰相,而不是事实上的宰相,电视剧称之为宰相,也没有什么问题。清代进士对于外貌是有要求的,而像电视剧刘墉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
刘墉:有人说他既不是宰相更不是罗锅,是真的吗?
其实,“宰相刘罗锅”,五个字错了四个,刘墉既非宰相,也不是罗锅。说刘墉不是宰相,是因为清朝根本没有设有宰相一职,虽然大学士也被称为相,但比之真正的宰相一职,权力差的很远。刘墉也并不像电视剧描述的那样睿智、完美,也有很多缺点据古文献考证,清朝选拔官吏有全面严格标准,四个字“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