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8
共0个回答
大觉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当时善人邓从贵出资修建了一座庙宇,名为清水院,并在此刻有《大藏经》。金代时期,它成为了皇家行宫,金章宗时更是成为了西山八大水院之一。明代时期,大觉寺经历了多次重修和扩建。宣德三年(1428年),寺庙被重新修缮并改名为大觉寺。正统十一年(1446年...
佛教在辽朝是怎么发展的辽代对于佛教经典的编刻,亦有其独到的成就,这就是契丹藏的雕印和房山石经的续刻。 契丹藏的倡刻,乃由于圣宗太平元年(相当宋代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得着宋刻蜀版大藏经的印本所引起,实含有和宋版竞胜的政治意义。他和宋版不同的特点,在内容上尽量补充宋版所缺少的写本,特别是《贞元录》入藏诸经,又在形式...
金朝时期的佛教发展总的说来,金代佛教是相当隆盛的。大部分寺院都继承辽代旧习,拥有广大的土地和殷富的资财,这些主要出于帝室的布施。金代国祚虽短,但在佛教教学方面,如华严、禅、净、密教、戒律各宗都有相当的发展。其中禅宗尤为盛行,这可说完全受了北宋佛教的影响。本来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在金人未占领以前,...
辽国的佛教发展辽国完成以《大般若经》为首的主要佛教石刻,于辽兴宗时期出版的《契丹大藏经》,其地位仅次于宋朝宋太祖时期开版《蜀版大藏经》,在佛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佛教的传播,语言文字学也得到了发展。为了解释佛经音义,燕京崇仁寺僧人希麟按唐僧慧琳《一切经音义》的体例,为《开元释教录》之后新译的佛...
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石刻藏经五代战乱后,石经刻造暂停,直到辽代恢复。到了1058年,赵遵仁记载的涿州刺史韩绍芳清点的石经数量显示,从1027年至1057年间,新增《般若经》和《大宝积经》等。而据石经拓片,道宗时期从1056年至1093年间,刻经已达161部,656卷。金代至元代,还有僧人如见嵩、玄英等继续刻经。元代后石经镌刻停止,...
辽代佛教简介辽代亦曾开凿石窟,如灵峰院千佛洞和千佛洞等。辽代经幢,北方亦有残存,是研究辽代佛教的重要实物资料。辽代佛教在帝室的支持下发展繁荣,不仅在社会上地位显著提升,而且在教学研究、经典编刻、艺术建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辽代佛教给继起的金代以决定性的影响,成为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金代佛教金代建树戒律方面,悟铢和智深以其严谨的律行受到尊敬。李屏山作为居士,倡导三教调和,撰写的著作影响深远。金代刻经事业中,比丘尼崔法珍发起刻印大藏经,对佛教研究意义重大。在艺术方面,金代佛教建筑、雕塑和壁画保留了晋唐传统,如大同普恩寺、上华严寺等,塔与经幢形式多样,雕塑如净璋的木雕弥陀像和法诲...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变迁宋元以来出版中心散及全国四面八方,印刷用纸质量和品种超过以往历代,形成官刻、坊刻及私刻的印刷网络。由于印刷术的普及和进步,使这一时期的印刷品趋于完美,成为后世典范,为明清两代的发展奠下了基础。辽代印刷(公元907-1125年)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于公元十世纪达到鼎 盛。他们重视佛教,大量吸收中原...
金代的云居寺发展的怎么样?金代直至金明昌年间,云居寺并未因朝代更替而间断刻经事业。1180年,义谦法师继任云居寺住持,改律为禅。金世宗子、章宗伯父完颜永中施刻的《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就在义谦住持之际。金人继辽代之后续刻自辽代开始刊刻的《契丹大藏经》,并因此才使此经留传后世。义谦对云居寺"重建廊宇,别...
藏传佛教寺庙中的大象壁画是代表什么藏传佛教寺庙中的大象壁画是代表佛陀。佛祖释迎牟尼佛是白象的化身,佛教中即有崇象意识,往往在寺庙周围雕有石刻的大象,石雕大象就是佛陀的化身,以庇佑着寺庙及僧人。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石雕大象往往也作为吉祥守护神的象征坐落在院门之外,或者作为守陵瑞兽摆放在神道两旁。这与佛教传说有关,这一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