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求一篇关于“春节期间民俗”的文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0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06
炮竹声中忆旧年
小时候,离过年还有很多天,我就开始掐着指头盼年了,那时,年对于我就意味着放炮仗、领压岁钱、穿新衣服、与小朋友们在一起守夜,所有这些孩提时代的梦想只有通过过年才能够得以实现。
鲁西南的年俗是颇有点古风的,一进腊月,小城里的炮仗声就开始零零落落地不绝于耳了,街上卖鞭炮的摊位也在逐渐增多,这些小商贩大多来自于城周围的乡下,他们带着各色自制的鞭炮,有的用板车,有的不过是在自行车后座上捆了一只木箱,权作一个临时的商店,在城内那条主要的大街上左右排开,形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鞭炮市场。离春节还有十天的时间称之为“乱市”,整个鞭炮市场的气氛达到了*,各个摊位之间都在相互攀比,以招徕生意,一个摊主放过自己的炮仗,让大家试听之后,另一个摊主也不甘示弱,马上应战,摊主的吆喝声与炮仗的骤响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那也是我们最感快乐的时刻,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穿梭在潮水般的人流中,在各个炮仗摊前观战,欢呼,有时也不免会有些意外收获,比如拾到了没有点着的炮仗之类,更会让我们感到格外的兴奋。那些炮仗名目繁多,象什么“黄烟炮”、“二脚蹬”、“土地雷”等等,我最喜欢的是“黄烟炮”,此炮的妙处在于它炸开前的三个过程,先是嗤花,俄而冒出黄烟,然后才会爆炸,既有趣,且有充裕的时间跑开去观赏,至于那种膀大腰圆的“土地雷”,乃是炮仗家族中的核武器,那就不是我们所能够问津的了。
年龄渐长,我开始越来越迷上了春联,父亲闲时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春节写春联也就成了他的专利,如果有人找他写,他就更高兴了,这在父亲的确是一件颇感得意的事情。我的任务就是为他翻书找素材,每一年的春联我都会别出心裁,花样翻新,而每有新的创意,也总会合家欢庆一番。记得有一年用了一幅古联:“一弯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配一横批曰“逍遥人家”,我曾经为这种乐在其中的创意自得了好长时间,即使过年之后,每每看到这幅春联,也仍然会感到赏心悦目,不觉莞尔。还有一年的春联取材于明人洪自诚的《菜根谭》:“黄鸟多情,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父亲写好了春联,却少一横批,我苦思而不能得,忽抬首看见一个“可口可乐”的饮料盒,不禁灵心一动,大乐:“就是它了!”遂将“可口可乐”当作了此联之横批。
贴过春联,还要在院内贴“福”字,这些大大小小的“福”字自然是多多益善,影门墙上要贴,屋里屋外、甚至老祖母的床头,和母亲的三轮车上都要贴,这是一种气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点缀,才使得春节拥有了喜气洋洋的年味。作家冯骥才等人之所以在自己的文章中不停地呼唤年味,他们系情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让人留恋的气氛,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吧。
在自己外出上学的前一年,我对春联的喜爱达到了顶峰,初一拜过年,我马上就开始走街串巷到处去抄春联了,翻看一下自己当年的笔记,比较喜欢的大致有如下几联:“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腊梅无字诗”,“杏花雨洒衣欲湿,杨柳风扑面不寒”,“宝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等等。但这类比较文气的春联毕竟不多,更多的是一些福寿祝愿的春联,像经商之家就会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家有老人则会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或者“耄老点头辞旧岁,童子鼓掌迎新春”,另外还有一些诸如“向阳门第春长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之类,这些春联直观地反映出吾乡百姓一年里最为素朴的愿望。
我的家乡有这样的乡俗,春节那天起得越早即意味着新的一年过得越好,所以从除夕到初一的鞭炮声基本上是一夜不息的,此时邻里之间开始攀比谁家起得最早,而且每家门前都会横着一条长长的“拦门棍”,以表示把财源运气留在家中,把灾难霉气挡在门外的意思。天还未明,拜年的人们已经开始纷至沓来了,这时每家都会张灯结彩,主人也会拿出家中最好的糖果、香烟迎接客人的到来。拜年自然要先拜老人,但这时见到老人首先要问的不是那些平时的客套,而是要问“老人家起得早吗?吃了几碗饺子?”,老人此时也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你自己起得很早、吃得很多,以示自己的身体很硬朗之意。
拜年之后天已大亮,三、五好友开始小聚在一起打开了扑克或者麻将,这时他们大多会赌上几个小钱,去毫不犹豫地放纵自己一把,让自己在一种类似于狂欢的宣泄中得到精神上的调整与休息。更多的年轻人则纷纷涌到街头闲逛,男孩子的穿着干净整齐,女孩子则打扮得花枝招展,一时间人声鼎沸,士女如云,让人目不暇接,此情此景,常常会让我在不自觉间想起卞之琳先生的那首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也许,过年的魅力就在于这如梦如烟且让人回味无穷的瞬间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味开始变得淡了,当我在外地奔波数年之后重返家乡时,对于过年似乎也有了很大的隔膜。家乡的那条窄窄的老街不见了,拓宽的马路两边盖上了整齐的楼房,鞭炮市场被集中在新辟的区域内,那种热闹无比的“乱市”自然是再也看不到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日益变得快,快到连写春联的功夫也不复有,于是家家的门边都换上了清一色新买的春联,这些春联富丽堂皇,珠光宝气,内容也基本上是千篇一律,过去那些丰富多彩且带有个人意味的春联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思之怅然!
即使对于我个人而言,春节也逐渐丧失了它单纯的快乐与轻松,越来越缺少了*与浪漫的想象,而变成了*之间迎来送往的应酬。我每每为这些繁琐的日子而感到了深深的厌倦,也为春节所象征的似水流年与老大无成而感受到某种危机,所以最近几年每逢春节来临,我总想躲进一个小小的角落,躲进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悄悄地度过这一段混乱的日子。去年的春节,我竟然在网上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除夕之夜,一场大雪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与家人一起看完央视的“春节文艺晚会”,我便坐到了电脑前,开始了自己的网络节日。网络的世界真的是好静谧、好安然啊,在那个雪花飞舞的大年夜,在世俗的生活之外,我与网络组成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在悠扬的雪花中,我仿佛幻化作一个精灵般的符号,乘上了童话世界中的扫帚飞人,在网络无垠的空间里尽情地飘着。
由喜欢绮丽浓艳的色彩,转而喜欢淡而有味的咀嚼,这种审美的改变其实也正意味了年龄的变化,传统的春节于我真的是渐行渐远了,正如少年的情怀于我也是渐行渐远一样,那种期盼与等待的心情已逐渐凋零,如今,我更喜欢躲开纷扰的人群,独自体味一种孤寂的年味,我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步入中年的故事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07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06
炮竹声中忆旧年
小时候,离过年还有很多天,我就开始掐着指头盼年了,那时,年对于我就意味着放炮仗、领压岁钱、穿新衣服、与小朋友们在一起守夜,所有这些孩提时代的梦想只有通过过年才能够得以实现。
鲁西南的年俗是颇有点古风的,一进腊月,小城里的炮仗声就开始零零落落地不绝于耳了,街上卖鞭炮的摊位也在逐渐增多,这些小商贩大多来自于城周围的乡下,他们带着各色自制的鞭炮,有的用板车,有的不过是在自行车后座上捆了一只木箱,权作一个临时的商店,在城内那条主要的大街上左右排开,形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鞭炮市场。离春节还有十天的时间称之为“乱市”,整个鞭炮市场的气氛达到了*,各个摊位之间都在相互攀比,以招徕生意,一个摊主放过自己的炮仗,让大家试听之后,另一个摊主也不甘示弱,马上应战,摊主的吆喝声与炮仗的骤响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那也是我们最感快乐的时刻,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穿梭在潮水般的人流中,在各个炮仗摊前观战,欢呼,有时也不免会有些意外收获,比如拾到了没有点着的炮仗之类,更会让我们感到格外的兴奋。那些炮仗名目繁多,象什么“黄烟炮”、“二脚蹬”、“土地雷”等等,我最喜欢的是“黄烟炮”,此炮的妙处在于它炸开前的三个过程,先是嗤花,俄而冒出黄烟,然后才会爆炸,既有趣,且有充裕的时间跑开去观赏,至于那种膀大腰圆的“土地雷”,乃是炮仗家族中的核武器,那就不是我们所能够问津的了。
年龄渐长,我开始越来越迷上了春联,父亲闲时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春节写春联也就成了他的专利,如果有人找他写,他就更高兴了,这在父亲的确是一件颇感得意的事情。我的任务就是为他翻书找素材,每一年的春联我都会别出心裁,花样翻新,而每有新的创意,也总会合家欢庆一番。记得有一年用了一幅古联:“一弯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配一横批曰“逍遥人家”,我曾经为这种乐在其中的创意自得了好长时间,即使过年之后,每每看到这幅春联,也仍然会感到赏心悦目,不觉莞尔。还有一年的春联取材于明人洪自诚的《菜根谭》:“黄鸟多情,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父亲写好了春联,却少一横批,我苦思而不能得,忽抬首看见一个“可口可乐”的饮料盒,不禁灵心一动,大乐:“就是它了!”遂将“可口可乐”当作了此联之横批。
贴过春联,还要在院内贴“福”字,这些大大小小的“福”字自然是多多益善,影门墙上要贴,屋里屋外、甚至老祖母的床头,和母亲的三轮车上都要贴,这是一种气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点缀,才使得春节拥有了喜气洋洋的年味。作家冯骥才等人之所以在自己的文章中不停地呼唤年味,他们系情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让人留恋的气氛,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吧。
在自己外出上学的前一年,我对春联的喜爱达到了顶峰,初一拜过年,我马上就开始走街串巷到处去抄春联了,翻看一下自己当年的笔记,比较喜欢的大致有如下几联:“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腊梅无字诗”,“杏花雨洒衣欲湿,杨柳风扑面不寒”,“宝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等等。但这类比较文气的春联毕竟不多,更多的是一些福寿祝愿的春联,像经商之家就会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家有老人则会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或者“耄老点头辞旧岁,童子鼓掌迎新春”,另外还有一些诸如“向阳门第春长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之类,这些春联直观地反映出吾乡百姓一年里最为素朴的愿望。
我的家乡有这样的乡俗,春节那天起得越早即意味着新的一年过得越好,所以从除夕到初一的鞭炮声基本上是一夜不息的,此时邻里之间开始攀比谁家起得最早,而且每家门前都会横着一条长长的“拦门棍”,以表示把财源运气留在家中,把灾难霉气挡在门外的意思。天还未明,拜年的人们已经开始纷至沓来了,这时每家都会张灯结彩,主人也会拿出家中最好的糖果、香烟迎接客人的到来。拜年自然要先拜老人,但这时见到老人首先要问的不是那些平时的客套,而是要问“老人家起得早吗?吃了几碗饺子?”,老人此时也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你自己起得很早、吃得很多,以示自己的身体很硬朗之意。
拜年之后天已大亮,三、五好友开始小聚在一起打开了扑克或者麻将,这时他们大多会赌上几个小钱,去毫不犹豫地放纵自己一把,让自己在一种类似于狂欢的宣泄中得到精神上的调整与休息。更多的年轻人则纷纷涌到街头闲逛,男孩子的穿着干净整齐,女孩子则打扮得花枝招展,一时间人声鼎沸,士女如云,让人目不暇接,此情此景,常常会让我在不自觉间想起卞之琳先生的那首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也许,过年的魅力就在于这如梦如烟且让人回味无穷的瞬间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味开始变得淡了,当我在外地奔波数年之后重返家乡时,对于过年似乎也有了很大的隔膜。家乡的那条窄窄的老街不见了,拓宽的马路两边盖上了整齐的楼房,鞭炮市场被集中在新辟的区域内,那种热闹无比的“乱市”自然是再也看不到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日益变得快,快到连写春联的功夫也不复有,于是家家的门边都换上了清一色新买的春联,这些春联富丽堂皇,珠光宝气,内容也基本上是千篇一律,过去那些丰富多彩且带有个人意味的春联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思之怅然!
即使对于我个人而言,春节也逐渐丧失了它单纯的快乐与轻松,越来越缺少了*与浪漫的想象,而变成了*之间迎来送往的应酬。我每每为这些繁琐的日子而感到了深深的厌倦,也为春节所象征的似水流年与老大无成而感受到某种危机,所以最近几年每逢春节来临,我总想躲进一个小小的角落,躲进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悄悄地度过这一段混乱的日子。去年的春节,我竟然在网上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除夕之夜,一场大雪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与家人一起看完央视的“春节文艺晚会”,我便坐到了电脑前,开始了自己的网络节日。网络的世界真的是好静谧、好安然啊,在那个雪花飞舞的大年夜,在世俗的生活之外,我与网络组成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在悠扬的雪花中,我仿佛幻化作一个精灵般的符号,乘上了童话世界中的扫帚飞人,在网络无垠的空间里尽情地飘着。
由喜欢绮丽浓艳的色彩,转而喜欢淡而有味的咀嚼,这种审美的改变其实也正意味了年龄的变化,传统的春节于我真的是渐行渐远了,正如少年的情怀于我也是渐行渐远一样,那种期盼与等待的心情已逐渐凋零,如今,我更喜欢躲开纷扰的人群,独自体味一种孤寂的年味,我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步入中年的故事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07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