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12:1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6:19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都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他们与之为敌人的原因,通常是家长们造成的。
当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时,家长会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又考了满分。”当孩子与家长吵架时,家长会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从来都是听父母的话,从不顶撞父母。”
甚至当孩子们只是多玩了一会儿时,家长们也会说:“别人家的孩子,每天都很自觉的学习,从来不用父母提醒,你就不能多学学吗?”因为家长的这些比较,也成了孩子们童年时期挥之不去的阴影。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动物森林中,动物们举办了一场运动会。鲤鱼宝宝在游泳比赛中拿了第一名,大家都夸鲤鱼宝宝真厉害。
燕子妈妈看到了,便对燕子宝宝说:“看看人家鲤鱼宝宝,游泳游的多厉害啊!明天开始,你也要去学游泳!”
燕子宝宝摸了摸身后的翅膀,对妈妈说:“可是我想飞翔!”然而,燕子妈妈并没有把燕子宝宝的话放在心上。
第二天,燕子妈妈在地上挖了一个大坑,把燕子宝宝推了进去,一边往坑里加水,一边对燕子宝宝说:“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学会游泳的!”
第三天,燕子宝宝看着马上就要淹没自己的水,拼命大声的呼救,但燕子妈妈却置若罔闻。直到水彻底淹没燕子宝宝的头顶,再听不见燕子宝宝的声音……
我们都知道,鲤鱼有尾巴,燕子有翅膀,所以鲤鱼本就善水,燕子更应飞翔。
但请问各位家长,当羡慕别人家优秀的孩子时,看到自己孩子身后*的翅膀了吗?
家长们将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孩子做比较时,有认真审视过自己的孩子吗?有在意过他们的想法吗?
在家长遇到心目中的好孩子时,他们便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其比较,比较的结果往往是有挫败感的,这时家长便会“恨铁不成钢”,甚至责备自己的孩子。大多数家长在将孩子做比较时,往往会出现下面这些表现。
1)总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
说起“比较”,大多数人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总是觉得家长三句话不离“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仿佛成了一个专有名词,被家长们时常挂在嘴边。即使孩子们忍无可忍,抱怨家长,家长也当他们是任性不懂事,此后仍乐此不疲的提及这个“专有名词”。
长此以往,孩子们便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
2)以他人的成就为孩子制定目标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别人家的孩子小提琴拉得很好,家长便为孩子报了小提琴课;别人家的孩子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家长便天天让孩子学习超纲的英语句子;甚至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考了满分,家长也会对考了九十分的自家孩子不满意。
事实上,这些家长太盲目了!
他们总是以别人达到的成就,为自家孩子制定目标。会出现这种行为的家长,不妨想一想,若孩子经常对家长说:“别人家的父母买了好大的房子”、“别人家的父母开着好漂亮的小轿车”“别人家的妈妈长的很漂亮”……
听到这些时,家长们会开心吗?若不会,就请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他们同样不喜欢以别人为目标,不喜欢与别人做比较。
3)忽略自家孩子的感受
对于生活中接触到的万千种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即使身为孩童,也不会例外。孩子们在面对每件事情的时候,亦有不同于他人的感受。
若家长们经常将自家孩子推出去做比较,孩子可能会产生厌烦、害怕、无助甚至痛苦等心理状况。
很显然家长们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家长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将不喜欢与他人比较的孩子们,一次次推出,一次次比较,一次次抱怨,又一次次责备。即使孩子们的内心受了伤,家长们也竟全然不知。
有时,家长们的比较,仅仅为了激励自家孩子,也有时,家长们只是随口抱怨,但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比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经常比较对孩子的危害,主要包含了下面几个方面。
①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若家长们经常让自己家的孩子,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比你优秀。
孩子们会思考――家长是不是更加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有那么优秀吗?自己真的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吗?
在产生这些想法的同时,便会给孩子们的心理造成无形的压力。
②让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
在孩子们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本就就避免不了与家长的争吵,而对于家长们口中的比较,更是成了大多数争吵的导火线。
争吵的次数多了,家长越来越觉得孩子“不成材”,孩子也越来越厌烦家长的行为。
在喋喋不休的争吵声中,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他们像两条擦肩而过的线,相交过后越离越远。
③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每位孩子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就像鲤鱼擅长游泳,燕子擅长飞翔那样。但若要遨游海底,翱翔蓝天,本身必须拥有自信。
只有深深地相信自己,才能让蕴藏着巨大能量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若家长们经常将不同的孩子做比较,并永远赞扬那个心目中的好孩子,永远批判那个自己认为较差的孩子,对于被批判的孩子来说,他的自信心便会被家长扼杀于无形之中。到那时,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挽救不了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每位孩子身上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优点,在这个世界上,缺少的并不是有天赋的孩子,而是不会发掘孩子潜力的家长。
若每位家长都有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去审视自己家的孩子,孩子必定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作为家长,正确审视自己的孩子,要做好下面几件事情。
作为孩子,成长的路是自己要走的,而家长们除了陪伴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鼓励。
所谓鼓励,并不是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其鼓励,而是要讲求适当的鼓励。不能因为孩子只做成了一件小事就不鼓励孩子,更不能因为这一件小事,就把孩子夸上天。
对家长来说,不给予孩子鼓励与过度鼓励孩子,都是错误的做法,是应该被避免的。
当孩子们有了一点小成就时,家长们应对其作出具体的鼓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时要指出孩子做对了什么,而不是随口说一句“你真棒”。
当孩子们遇到一些小挫折时,家长们也应对其适当鼓励,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勇敢前行,受到家长鼓励的孩子,必然会充满了勇气与动力,他会带着家长的鼓励,摘下心中的那颗曾经遥不可及的星星,因此只有适当的鼓励,才对孩子的成长恰到好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箱深沉海底的宝藏”,他们会发光,只不过需要被人发掘,而发掘他们的人,理所应当是他们的家长。
当家长们不厌其烦的,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好的时候,别人家的家长,可能也在把被“嫌弃”的那个孩子,当成是自己家孩子的榜样。
因为他们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发出了光芒,而忽略了自己身旁的那束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家长们要成为自己家孩子的伯乐,一点一点的,把他们从深沉的海底捞出,让孩子们在太阳底下,也能散发他们原本的光芒。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比较”是个禁忌。孩子们讨厌与其他孩子作比较,更讨厌家长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
即使家长们是为了让孩子长进,采用对比的方式激励孩子,结果也不见得是好的,因为比较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
对于孩子不喜欢的,家长们首先要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切忌忽略孩子的感受。
无论出发点为何,家长们都不应该过度比较孩子。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虑“比较”会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更是因为,孩子们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比较行为下牺牲的祭奠品。
作为家长,需要更加顾及孩子的感受,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他们该仔细审视自己的孩子,发掘他们独有的天分,从心底把他们认作是最优秀的孩子,陪伴他们进步与成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6:20
使孩子对自己没信心,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总是分神,无法集中精神,总是爱胡思乱想。父母总是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6:20
家长过度攀比,让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违背家长的意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容易误入歧途!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6:21
会产生一些自卑的情绪,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也会被父母打击的很大,造成一些心理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