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管建刚《教师成长的秘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3 05: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8:16
管建刚的书买了好几本。关于作文教学的全套,《不做教书匠》、《教师成长的秘密》等等,算下来都差不多10本了。很喜欢他的书。实在,接地气,操作性强,讲真话,不玩虚的。
《教师成长的秘密》几年前看过,我记住了一点:记录。把自己的工作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成功和失败都记录下来,他自己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记录,以一年出一本书的速度在记录。这些文字奠定了他的崛起和辉煌。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做一些工作的记录。几年下来,没有出像样的论文,更谈不上出书,但是确实感受到了这样做带给自己的变化:我的抱怨变少了,消极和抗拒变少了,做事情多了思考,多了方法。
这几天再读,不仅再一次强化了这一点,而且还认识到,不能只做记录,记录的技术含量要开始提高了。第一,记录的东西应该是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的。一天到晚不要陷入自己的那点小情绪里面,那些记录像日记一样,但是对工作上的成长益处并不大。第二,记录的工作内容应该是有一定的思考在里面。如总结,反思,新的方法策略等等。第三,要在工作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我现在写东西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我总觉得要有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才能做这件事,其实不然。只要养成习惯了,相信在学校也是可以完成的。只有这样,紧扣住“工作”这个重心,才能精准的锤炼,才能写出有学术含量的东西。回顾上个学期自己的工作,写了十多封给家长的信,这也算是围绕工作来写的,写完之后就能出一篇论文。相信类似的记录做得更长久,一定是可以沙里淘金,写出更多的论文,作出研究来的。
除开重视写,管建刚给了青年老师三个5的建议:1、一个学期读5本书。2、一个学期按公开课的标准上好5堂课。3、一个学期写5篇正而八经的论文。(是否成功发表姑且不论)。如此持续5年,必成大器。这几条里,1对我这个阅读速度很快的人来说,丝毫不是问题;3跳一跳,不管结果如何也还是能拼凑出来的;2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费力的事。但是按照这个标准去要求自己,我还是可以去尝试的。管建刚能写这么多的书,阅读量肯定相当的了得。他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小故事,有很多的故事我都是第一次知道,名言、佳句信手拈来,由此见出,他不仅读了,而且还读得很认真,很有方法。
在书中,他还反复提到了“韧性”这个词,成长需要韧性,不要急,当自己的资历、积累的东西不够多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出风头,不要急于去抖落自己的那点成绩,这样会招人忌恨。他多次借用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大意是厚重的人才是一等一的人才。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才能成得了大事。
成长不仅要有韧性,而且还要能“吃得了亏”。他说,一般的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好份内的事”,觉得不是份内的事做了就是吃了亏。他认为吃亏是福。只有能够做更多的事,才能担得起更多的责任;吃一点亏,让他人为自己抱不平,不亏。回想自己当年,学校让我去做个课例解读,我死都不去,真的是太傻太不应该的。于情于理,于领导,于自身,我都不应该这样做。深刻的反思自己。
成长还要乐于帮助他人。他这个主要是针对他成名之后说的。比如别人请他改稿子啦,请名师名人讲学啦,接待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同仁啦,虽然他时间很紧,但是能帮的他都帮;还有一次时间实在是太忙,杂志社要给他们工作室出一期组稿,考虑到工作室内的老师评职称需要这些文章,他咬着牙都帮着完成了。自然同事感谢,领导也美言。我现在没有什么大能量,但是对于组内老师,我都尽量分享,也尽量营造分享的氛围,有好的书,也推荐也有需要的人。上次给小妮推荐了《一线带班》,她专门感谢我。任何时候,帮人就是在帮自己。